一种利于卧床患者灌肠后大便收集的灌肠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39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肠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于卧床患者灌肠后大便收集的灌肠袋组件,包括灌肠液储存袋、灌肠管和大便收集袋,灌肠液储存袋的上端成型有进液口,灌肠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的前端和侧面均成型有出液口,大便收集袋滑动连接于灌肠管的下端,大便收集袋的上端成型有排泄口,排泄口的上端沿边缘一周粘附有泡棉胶贴,大便收集袋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灌肠软管存放袋,灌肠软管存放袋的侧面成型有开口,开口上固定安装有便于开口闭合与打开的拉链;有益效果是:通过泡棉胶贴贴在病人的臀部可一边灌肠一边排出大便,设置有灌肠软管存放袋,可实现软管的存放,避免灌肠后软管拿出来会污染到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卧床患者灌肠后大便收集的灌肠袋组件
本技术涉及灌肠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于卧床患者灌肠后大便收集的灌肠袋组件。
技术介绍
灌肠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医疗手段,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灌肠通常一般采用灌肠袋,现有的灌肠袋只能把灌肠液注入到患者体内,再由患者自行去到卫生间排出或者用使用便盆收集大便,而对于卧床、行动不便又需要改善排便的患者,易出现边灌边漏的情况大便直接漏出会容易导致污染患者皮肤、床单,使患者感到不舒服,还会喷溅到医务人员身上,同时,灌肠后的软管抽出后无地方安放容易污染环境,给医务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利于卧床患者灌肠后大便收集的灌肠袋组件,包括灌肠液储存袋、灌肠管和大便收集袋,所述灌肠液储存袋的上端成型有进液口,所述灌肠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灌肠液储存袋的下端,所述灌肠管与灌肠液储存袋相通;所述灌肠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的前端和侧面均成型有出液口,所述软管与灌肠管相通;所述大便收集袋滑动连接于灌肠管的下端,所述大便收集袋的上端成型有排泄口,排泄口的上端沿边缘一周粘附有泡棉胶贴,所述大便收集袋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灌肠软管存放袋,灌肠软管存放袋的侧面成型有开口,开口上固定安装有便于开口闭合与打开的拉链。优选地,所述灌肠液储存袋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呈管状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与灌肠液储存袋相通,所述灌肠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呈管状的第二接头,第二接头嵌入第一接头内、并与第一接头相紧配,所述灌肠管通过第二接头与灌肠液储存袋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灌肠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器。优选地,所述大便收集袋的侧端成型有与灌肠管大小相适配的通孔,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灌肠管穿过通孔伸至大便收集袋的内部,所述大便收集袋通过通孔与灌肠管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大便收集袋排泄口的侧端沿边缘一周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减压垫。优选地,所述大便收集袋排泄口的上端沿边缘一周粘附有向上凸起的环形保护片,保护片安装于泡棉胶贴的外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灌肠液储存袋和大便收集袋通过灌肠管连接,将大便收集袋的排泄口对准患者的肛门,通过泡棉胶贴贴在病人的臀部,可以实现一边灌肠患者一边排出大便的效果,解决了卧床患者不便于移动排大便的缺点,且可以大幅度减少大便向外喷溅,避免患者反复长时间使用便盆引起皮肤损伤,也可以免去老年患者反复改变体位引起不适或跌倒,同时,设置有灌肠软管存放袋,通过拉链可实现灌肠后软管的存放,避免软管拿出来会污染到环境,为医务人员省去了很多的麻烦。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灌肠软管存放袋的工作状态图。图中:1、灌肠液储存袋,2、进液口,3、灌肠管,4、流量调节器,5、第一接头,6、第二接头,7、软管,8、出液口,9、大便收集袋,10、通孔,11、密封圈,12、排泄口,13、泡棉胶贴,14、减压垫,15、保护片,16、灌肠软管存放袋,17、开口,18、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利于卧床患者灌肠后大便收集的灌肠袋组件,包括灌肠液储存袋1、灌肠管3和大便收集袋9,所述灌肠液储存袋1的上端成型有进液口2,所述灌肠管3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灌肠液储存袋1的下端,所述灌肠管3上安装有流量调节器4,可实时控制灌肠液的输液速度,所述灌肠管3与灌肠液储存袋1相通,所述灌肠液储存袋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呈管状的第一接头5,第一接头5与灌肠液储存袋1相通,所述灌肠管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呈管状的第二接头6,第二接头6嵌入第一接头5内、并与第一接头5相紧配,所述灌肠管3通过第二接头6与灌肠液储存袋1可拆卸连接,方便灌肠管的更换;所述灌肠管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软管7,软管7的前端和侧面均成型有出液口8,使灌肠液能从多角度流出,使肠道清洁更全面,所述软管7与灌肠管3相通;所述大便收集袋9滑动连接于灌肠管3的下端,所述大便收集袋9的侧端成型有与灌肠管3大小相适配的通孔10,通孔10内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密封圈11,所述灌肠管3穿过通孔10伸至大便收集袋9的内部,所述大便收集袋9通过通孔10与灌肠管3滑动连接,所述大便收集袋9的上端成型有排泄口12,排泄口12的上端沿边缘一周粘附有泡棉胶贴13,便于将大便收集袋9粘附于卧床患者的臀部位置,所述大便收集袋9排泄口12的侧端沿边缘一周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减压垫14,减缓卧床患者臀部与大便收集袋9之间的压力,提高卧床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所述大便收集袋9排泄口12的上端沿边缘一周粘附有向上凸起的环形保护片15,保护片15安装于泡棉胶贴13的外围,可防止大便的溅出,所述大便收集袋9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灌肠软管存放袋16,灌肠软管存放袋16的侧面成型有开口17,开口17上固定安装有便于开口17闭合与打开的拉链18;工作时,通过第一接头5和第二接头6的连接,使灌肠液储存袋1与灌肠管3相通,方便灌肠液的输出,将灌肠管3的下端穿过大便收集袋9的通孔10、并使软管7从大便收集袋9的排泄口12中伸出,将大便收集袋9的排泄口12对准卧床患者的肛门位置,把灌肠管3下端的软管7插入至卧床患者的肛门内,通过泡棉胶贴13将大便收集袋紧9贴于卧床患者的臀部位置,打开灌肠管3的流量调节器4,开始对卧床患者进行灌肠,此时,可实现一边灌肠卧床患者一边排出大便、并避免大便飞溅的效果,灌肠时,灌肠液通过软管7的出液口8流出,当灌肠结束后,将灌肠管3的下端的软管7完全伸出排泄口12、并放入灌肠软管存放袋16中,通过拉链18拉上,避免了灌肠后抽出软管7会污染环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卧床患者灌肠后大便收集的灌肠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肠液储存袋、灌肠管和大便收集袋,所述灌肠液储存袋的上端成型有进液口,所述灌肠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灌肠液储存袋的下端,所述灌肠管与灌肠液储存袋相通;所述灌肠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的前端和侧面均成型有出液口,所述软管与灌肠管相通;所述大便收集袋滑动连接于灌肠管的下端,所述大便收集袋的上端成型有排泄口,排泄口的上端沿边缘一周粘附有泡棉胶贴,所述大便收集袋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灌肠软管存放袋,灌肠软管存放袋的侧面成型有开口,开口上固定安装有便于开口闭合与打开的拉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卧床患者灌肠后大便收集的灌肠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肠液储存袋、灌肠管和大便收集袋,所述灌肠液储存袋的上端成型有进液口,所述灌肠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灌肠液储存袋的下端,所述灌肠管与灌肠液储存袋相通;所述灌肠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的前端和侧面均成型有出液口,所述软管与灌肠管相通;所述大便收集袋滑动连接于灌肠管的下端,所述大便收集袋的上端成型有排泄口,排泄口的上端沿边缘一周粘附有泡棉胶贴,所述大便收集袋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灌肠软管存放袋,灌肠软管存放袋的侧面成型有开口,开口上固定安装有便于开口闭合与打开的拉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卧床患者灌肠后大便收集的灌肠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液储存袋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呈管状的第一接头,第一接头与灌肠液储存袋相通,所述灌肠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呈管状的第二接头,第二接头嵌入第一接头内、并与第一接头相紧配,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