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一群专利>正文

智能插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378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智能插线板,包括排插本体和插头本体,插头本体包括后壳体和前盖板;后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上端与后壳体滑动连接,推杆的下端活动插入在通孔中;后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锁紧机构,后壳体的后侧内壁上固定有电磁铁,推杆与后壳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后壳体的后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上转动连接有齿轮,推杆的外壁上设置有齿条部,齿轮的前端面上一体成型有与齿轮同轴设置的凸台,前盖板中设置有第一长形孔,凸台活动穿设在第一长形孔中,凸台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十字槽,滑动座上设置有第二锁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当插线板出现过载现象时,插线板能够自动断开电源,从而能够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插线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插线板。
技术介绍
插线板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用于延长插座或扩展插座位的电气装置,目前的插线板在使用过程中,当插线板上连接过多的用电器或连接大功率电器时,插线板容易出现过载的现象,而目前市面上的插线板不具备过载保护功能,这样一来,当插线板过载后,容易出现起火燃烧的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插线板,该插线板在使用时,当插线板出现过载现象时,插线板能够自动断开电源,从而能够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进而能够避免插线板出现起火燃烧的现象,消除了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插线板,包括排插本体和插头本体,排插本体通过电源线与插头本体电连接,插头本体包括后壳体和前盖板,前盖板固定在后壳体前端的开口处,后壳体的底部穿设有两个导电插片,导电插片与后壳体固定,电源线中的两根线芯分别与其中一个导电插片电连接;后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用于在插线板过载时与墙面插座相抵以使插头本体上的导电插片脱离墙面插座,推杆的上端与后壳体滑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插线板,包括排插本体(1)和插头本体(2),所述排插本体(1)通过电源线(3)与插头本体(2)电连接,所述插头本体(2)包括后壳体(21)和前盖板(22),所述前盖板(22)固定在后壳体(21)前端的开口处,所述后壳体(21)的底部穿设有两个导电插片(23),所述导电插片(23)与后壳体(21)固定,所述电源线(3)中的两根线芯(31)分别与其中一个导电插片(23)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推杆(4),所述推杆(4)用于在插线板过载时与墙面插座相抵以使插头本体(2)上的导电插片(23)脱离墙面插座,所述推杆(4)的上端与后壳体(21)滑动连接,两个导电插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插线板,包括排插本体(1)和插头本体(2),所述排插本体(1)通过电源线(3)与插头本体(2)电连接,所述插头本体(2)包括后壳体(21)和前盖板(22),所述前盖板(22)固定在后壳体(21)前端的开口处,所述后壳体(21)的底部穿设有两个导电插片(23),所述导电插片(23)与后壳体(21)固定,所述电源线(3)中的两根线芯(31)分别与其中一个导电插片(23)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推杆(4),所述推杆(4)用于在插线板过载时与墙面插座相抵以使插头本体(2)上的导电插片(23)脱离墙面插座,所述推杆(4)的上端与后壳体(21)滑动连接,两个导电插片(23)之间的后壳体(2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211),所述推杆(4)的下端活动插入在通孔(211)中;所述后壳体(21)上设置有在推杆(4)上移复位后用于锁紧推杆(4)的第一锁紧机构,所述后壳体(21)的后侧内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锁紧机构以使第一锁紧机构解锁推杆(4)的电磁铁(5),所述电磁铁(5)与其中一根线芯(31)串联连接,所述推杆(4)与后壳体(21)之间设置有在第一锁紧机构解锁推杆(4)后用于驱动推杆(4)下移的驱动机构;所述后壳体(21)的后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6),所述滑动座(6)上转动连接有齿轮(7),所述推杆(4)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齿轮(7)啮合的齿条部(41),所述齿轮(7)的前端面上一体成型有与齿轮(7)同轴设置的凸台(71),所述前盖板(22)中设置有用于供凸台(71)横向滑动的第一长形孔(221),所述凸台(71)活动穿设在第一长形孔(221)中,所述凸台(7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十字螺丝刀的端部配合以方便十字螺丝刀转动凸台(71)和齿轮(7)的十字槽(72),所述滑动座(6)上设置有用于锁紧齿轮(7)以防止齿轮(7)逆时针旋转的第二锁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第一滑板(81),所述第一滑板(81)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卡齿块(811),所述推杆(4)的外壁上设置有在推杆(4)上移复位后用于与第一卡齿块(811)配合卡接的第一齿槽(42);所述第一滑板(81)两端的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滑杆(812),每根第一滑杆(812)的外端部均活动贯穿位于后壳体(21)后侧内壁上的其中一个支撑块(212)后伸出于对应的支撑块(212)外,每根第一滑杆(812)伸出支撑块(212)后均配合卡接有卡簧(82),所述第一滑板(81)与每个支撑块(212)之间的第一滑杆(812)外部均套装有用于推动第一滑板(81)以使第一卡齿块(811)与第一齿槽(42)配合卡接的第一弹簧(83),所述第一滑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一群
申请(专利权)人:沈一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