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35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正极浆料;S2、制备负极浆料;S3、制备正、负极板;S4、切割极板;S5、制备极芯;S6、制备软包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锂电池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原料相对容易获得,制作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锂电池具有工作温度范围宽,放电电压平稳,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航天航空、军事、长寿仪器仪表、物流追踪、汽车电子、移动数码产品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不断升级,对锂电池的制作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已成为电池行业的重点研究方向;但是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比较复杂,所需材料较多,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正极浆料:将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搅拌均匀,分散后形成正极浆料;S2、制备负极浆料:将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搅拌均匀,分散后形成负极浆料;S3、制备正、负极板,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分别涂布到极板上,并对涂布后的极板进行烘干,制得正、负极板;S4、切割极板,将S3中制得的正、负极板冲切成指定尺寸,并对切割好的极板进行清理,去除边角毛刺;S5、制备极芯,将正极板、隔膜、负极板、隔膜由上到下装配到一起、完成贴胶后,形成极芯,并对极芯进行烘烤;S6、制备软包电池,将S5中制得的极芯放入已经冲好坑的铝塑膜中,并完成侧封、顶封,形成软包电芯,然后向软包电芯内部注入电解液,注入完成后,将电芯内部抽真空,完成密封。特别的,所述S1和所述S2中搅拌时均采用真空搅拌机,搅拌速度为9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特别的,所述S1中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酸锂、磷酸锰锂、镍钴锰酸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S2中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粉。特别的,所述S1中的导电剂为石墨或炭黑,所述S2中导电剂为碳纳米管、碳纤维、石墨烯中的一种,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特别的,所述S1中的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所述S2中粘结剂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聚乙烯醇中的一种。特别的,所述S1中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S2中分散剂为氯化钠或氯化镁。特别的,所述S1中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S2中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醇、丙酮中的一种。特别的,所述S3中浆料涂布厚度为1-2mm,烘干温度为50-60℃。特别的,所述S5中制得的极芯在氮气环境下烘烤6-12h,烘烤温度55-6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制备正、负极浆料;制备正、负极板;切割极板;制备极芯;制备软包电池以上步骤生产锂电池,使得工艺流程简单,原料相对容易获得,制作成本低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正极浆料:将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采用真空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900r/min,搅拌30min,分散后形成正极浆料,其中,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导电剂为石墨,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S2、制备负极浆料:将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采用真空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900r/min,搅拌30min,分散后形成负极浆料,其中,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粉,导电剂为碳纳米管,粘结剂为羟甲基纤维素钠,分散剂为氯化钠,溶剂为甲苯;S3、制备正、负极板,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分别涂布到极板上,并对涂布后的极板进行烘干,制得正、负极板,其中,涂布厚度为1mm,烘干温度为50℃;S4、切割极板,将S3中制得的正、负极板冲切成指定尺寸,并对切割好的极板进行清理,去除边角毛刺;S5、制备极芯,将正极板、隔膜、负极板、隔膜由上到下装配到一起、完成贴胶后,形成极芯,并对极芯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55℃,烘烤时间为6h;S6、制备软包电池,将S5中制得的极芯放入已经冲好坑的铝塑膜中,并完成侧封、顶封,形成软包电芯,然后向软包电芯内部注入电解液,注入完成后,将电芯内部抽真空,完成密封。实施例2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正极浆料:将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采用真空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950r/min,搅拌45min,分散后形成正极浆料,其中,正极活性材料为磷酸铁锂,导电剂为石墨,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S2、制备负极浆料:将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采用真空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950r/min,搅拌45min,分散后形成负极浆料,其中,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粉,导电剂为石墨烯,粘结剂为聚乙烯醇,分散剂为氯化钠,溶剂为丙酮;S3、制备正、负极板,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分别涂布到极板上,并对涂布后的极板进行烘干,制得正、负极板,其中,涂布厚度为1.5mm,烘干温度为55℃;S4、切割极板,将S3中制得的正、负极板冲切成指定尺寸,并对切割好的极板进行清理,去除边角毛刺;S5、制备极芯,将正极板、隔膜、负极板、隔膜由上到下装配到一起、完成贴胶后,形成极芯,并对极芯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58℃,烘烤时间为9h;S6、制备软包电池,将S5中制得的极芯放入已经冲好坑的铝塑膜中,并完成侧封、顶封,形成软包电芯,然后向软包电芯内部注入电解液,注入完成后,将电芯内部抽真空,完成密封。实施例3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正极浆料:将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采用真空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60min,分散后形成正极浆料,其中,正极活性材料为锰酸锂,导电剂为炭黑,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S2、制备负极浆料:将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采用真空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60min,分散后形成负极浆料,其中,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粉,导电剂为碳纤维,粘结剂为聚丙烯酸,分散剂为氯化镁,溶剂为乙醇;S3、制备正、负极板,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分别涂布到极板上,并对涂布后的极板进行烘干,制得正、负极板,其中,涂布厚度为2mm,烘干温度为60℃;S4、切割极板,将S3中制得的正、负极板冲切成指定尺寸,并对切割好的极板进行清理,去除边角毛刺;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备正极浆料:将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搅拌均匀,分散后形成正极浆料;/nS2、制备负极浆料:将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搅拌均匀,分散后形成负极浆料;/nS3、制备正、负极板,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分别涂布到极板上,并对涂布后的极板进行烘干,制得正、负极板;/nS4、切割极板,将S3中制得的正、负极板冲切成指定尺寸,并对切割好的极板进行清理,去除边角毛刺;/nS5、制备极芯,将正极板、隔膜、负极板、隔膜由上到下装配到一起、完成贴胶后,形成极芯,并对极芯进行烘烤;/nS6、制备软包电池,将S5中制得的极芯放入已经冲好坑的铝塑膜中,并完成侧封、顶封,形成软包电芯,然后向软包电芯内部注入电解液,注入完成后,将电芯内部抽真空,完成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正极浆料:将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搅拌均匀,分散后形成正极浆料;
S2、制备负极浆料:将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导电剂、溶剂、分散剂混合,搅拌均匀,分散后形成负极浆料;
S3、制备正、负极板,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分别涂布到极板上,并对涂布后的极板进行烘干,制得正、负极板;
S4、切割极板,将S3中制得的正、负极板冲切成指定尺寸,并对切割好的极板进行清理,去除边角毛刺;
S5、制备极芯,将正极板、隔膜、负极板、隔膜由上到下装配到一起、完成贴胶后,形成极芯,并对极芯进行烘烤;
S6、制备软包电池,将S5中制得的极芯放入已经冲好坑的铝塑膜中,并完成侧封、顶封,形成软包电芯,然后向软包电芯内部注入电解液,注入完成后,将电芯内部抽真空,完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和所述S2中搅拌时均采用真空搅拌机,搅拌速度为9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陆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池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