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指力刺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32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电动指力刺激器,包括硅胶套和活动套,所述硅胶套和活动套之间为一体加工制成,所述硅胶套的内壁粘合连接有内撑件,所述硅胶套内侧的中部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内侧的中部和两侧分别开设有球形槽和敞口槽,所述球形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圆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硅胶套、活动套、内撑件、球体、圆球、第一长杆、第二长杆、马达、连接板、硅胶手托和手柄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解放协助排便者双手,且能充分刺激患者括约肌帮助排便,此种人工模拟手指的操作简单易行,大大缓解操作者的畏难情绪,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尴尬,解决了目前护工或家属因掌握程度差而导致操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指力刺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电动指力刺激器。
技术介绍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1~2日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一般原因有年龄、精神心理、疾病(肠道病变、神经源性肠道等)、不良生活习惯等。指力刺激排便是人工辅助排便一个重要操作。一般指力刺激排便方法是:操作前患者应排空膀胱中的尿液,行腹部按摩后,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应靠近病床的右侧床沿,充分暴露肛门,以利于操作。操作者修剪指甲,站于病床的右侧,双手戴上手套,右手食指或中指涂抹石蜡油充分润滑,蜡油润滑,之后将手指轻轻地伸进肛门约2~3cm,手指把直肠壁向肛门方向牵拉,再用手指的指腹紧贴肠壁顺时针方向做环状刺激,每次15~20s,一般少于1min。指力刺激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并使直肠腔扩张,从而刺激排便反射,促使粪团排出。临床上指力刺激排便工作一般由护工或家属完成,他们对该方法的掌握程度较差,操作效果不理想,而且畏难情绪明显,不利于辅助患者排便,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尴尬心理,为此提出一种可以解放协助排便者双手,且能充分刺激患者括约肌帮助排便的电动指力刺激器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指力刺激器,具备可以解放协助排便者双手,且能充分刺激患者括约肌帮助排便的优点,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动指力刺激器,包括硅胶套和活动套,所述硅胶套和活动套之间为一体加工制成,所述硅胶套的内壁粘合连接有内撑件,所述硅胶套内侧的中部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内侧的中部和两侧分别开设有球形槽和敞口槽,所述球形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圆球,所述圆球的两端分别熔接有第一长杆和第二长杆,所述硅胶套的右侧安装有壳体且两者连通,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栓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栓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长杆的右端贯穿至壳体的内侧并与连接板左侧的顶部分别通过活动轴和轴承座固定安装,所述壳体的右侧粘合连接有硅胶手托,所述壳体右侧的中部栓接有手柄。优选的,所述第一长杆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长杆的底部且位于凹槽的两侧均熔接有连接片,两个连接片之间转动连接有硅胶转辊,所述硅胶转辊与活动套的内壁之间滚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硅胶套和壳体接合处的外圈粘合连接有隔离叶,所述隔离叶的表面开设有引流槽,且引流槽从硅胶套至隔离叶的边缘处开口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左侧熔接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远离壳体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连接板的外圈熔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环形槽的内部并与其内壁之间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套内腔的左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活动套内腔的左侧且位于温度传感器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填充块,所述第一长杆的底端熔接有球形头,且球形头与硅胶填充块的表面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控制器和电池盒,所述壳体的正面分别安装有显示器和开关按钮,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盒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硅胶套、活动套、内撑件、球体、圆球、第一长杆、第二长杆、马达、连接板、硅胶手托和手柄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解放协助排便者双手,且能充分刺激患者括约肌帮助排便,此种人工模拟手指的操作简单易行,大大缓解操作者的畏难情绪,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尴尬,解决了目前护工或家属因掌握程度差而导致操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球体的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硅胶套;2、活动套;3、内撑件;4、球体;5、球形槽;6、敞口槽;7、圆球;8、第一长杆;9、第二长杆;10、壳体;11、马达;12、连接板;13、硅胶手托;14、手柄;15、凹槽;16、连接片;17、硅胶转辊;18、隔离叶;19、引流槽;20、环形圈;21、环形槽;22、滑块;23、温度传感器;24、硅胶填充块;25、球形头;26、控制器;27、电池盒;28、显示器;29、开关按钮;30、盒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所示,电动指力刺激器,包括硅胶套1和活动套2,硅胶套1和活动套2之间为一体加工制成,两者均采用硅胶材质,能够更加亲肤,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同时方便该装置进行清洗,硅胶套1的内壁粘合连接有内撑件3,硅胶套1内侧的中部设置有球体4,球体4内侧的中部和两侧分别开设有球形槽5和敞口槽6,球形槽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圆球7,圆球7的两端分别熔接有第一长杆8和第二长杆9,硅胶套1的右侧安装有壳体10且两者连通,壳体10内腔的右侧栓接有马达11,马达11的输出轴栓接有连接板12,第二长杆9的右端贯穿至壳体10的内侧并与连接板12左侧的顶部分别通过活动轴和轴承座固定安装,壳体10的右侧粘合连接有硅胶手托13,壳体10右侧的中部栓接有手柄14,本技术通过硅胶套1、活动套2、内撑件3、球体4、圆球7、第一长杆8、第二长杆9、马达11、连接板12、硅胶手托13和手柄14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解放协助排便者双手,且能充分刺激患者括约肌帮助排便,此种人工模拟手指的操作简单易行,大大缓解操作者的畏难情绪,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尴尬,解决了目前护工或家属因掌握程度差而导致操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值得推广。请参阅图1和3所示,第一长杆8的底端开设有凹槽15,第一长杆8的底部且位于凹槽15的两侧均熔接有连接片16,两个连接片16之间转动连接有硅胶转辊17,硅胶转辊17与活动套2的内壁之间滚动连接,此种设计可以帮助前端的活动套2对肠道内部做环形按摩刺激,而且硅胶转辊17对活动套2的施力均匀,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请参阅图1、5和6所示,硅胶套1和壳体10接合处的外圈粘合连接有隔离叶18,隔离叶18的表面开设有引流槽19,且引流槽19从硅胶套1至隔离叶18的边缘处开口逐渐减小,在实际使用时,将硅胶套1和活动套2填入患者肛门后,可以将装置进行旋转,使得引流槽19开口向下,当肛门内有体液流出时也不会污染辅助者的手臂,体液会被隔离叶18阻挡,并通过引流槽19流至下方收集处。请参阅图2所示,壳体10内腔的左侧熔接有环形圈20,环形圈20远离壳体10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21,连接板12的外圈熔接有滑块22,滑块22位于环形槽21的内部并与其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此种设计可以对连接板12的转动进行限位,保证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指力刺激器,包括硅胶套(1)和活动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1)和活动套(2)之间为一体加工制成,所述硅胶套(1)的内壁粘合连接有内撑件(3),所述硅胶套(1)内侧的中部设置有球体(4),所述球体(4)内侧的中部和两侧分别开设有球形槽(5)和敞口槽(6),所述球形槽(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圆球(7),所述圆球(7)的两端分别熔接有第一长杆(8)和第二长杆(9),所述硅胶套(1)的右侧安装有壳体(10)且两者连通,所述壳体(10)内腔的右侧栓接有马达(11),所述马达(11)的输出轴栓接有连接板(12),所述第二长杆(9)的右端贯穿至壳体(10)的内侧并与连接板(12)左侧的顶部分别通过活动轴和轴承座固定安装,所述壳体(10)的右侧粘合连接有硅胶手托(13),所述壳体(10)右侧的中部栓接有手柄(14)。/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指力刺激器,包括硅胶套(1)和活动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1)和活动套(2)之间为一体加工制成,所述硅胶套(1)的内壁粘合连接有内撑件(3),所述硅胶套(1)内侧的中部设置有球体(4),所述球体(4)内侧的中部和两侧分别开设有球形槽(5)和敞口槽(6),所述球形槽(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圆球(7),所述圆球(7)的两端分别熔接有第一长杆(8)和第二长杆(9),所述硅胶套(1)的右侧安装有壳体(10)且两者连通,所述壳体(10)内腔的右侧栓接有马达(11),所述马达(11)的输出轴栓接有连接板(12),所述第二长杆(9)的右端贯穿至壳体(10)的内侧并与连接板(12)左侧的顶部分别通过活动轴和轴承座固定安装,所述壳体(10)的右侧粘合连接有硅胶手托(13),所述壳体(10)右侧的中部栓接有手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指力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杆(8)的底端开设有凹槽(15),所述第一长杆(8)的底部且位于凹槽(15)的两侧均熔接有连接片(16),两个连接片(16)之间转动连接有硅胶转辊(17),所述硅胶转辊(17)与活动套(2)的内壁之间滚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楚贾彦梅钟丽霞胡扬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