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包括第一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铰接的第二支撑架,卡固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的第一定位销;第一支撑架上按照人体工程学分别设置有坐垫、腿垫;第二支撑架上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分别设置有胸腹垫组件、撑手台组件以及头撑组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患者在长期保持一个回复姿势时所收到的肌肉紧张、神经压迫所带来的身心煎熬,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
技术介绍
眼底疾病是目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设备、材料等的不断进步,一些严重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如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落、晚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都可以通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获得有效治疗。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巩膜扣带术、环扎术、玻璃体切割球内注气及硅油注入等手术方式。手术后卧位正确与否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视网膜脱离病人术后的体位依从性至关重要。复杂的视网膜手术需要玻璃切割后,利用硅油或者膨胀气体比重比水轻的原理,将其填充于玻璃体腔内,使填充物从下方推顶压迫视网膜,加速视网膜下液体的吸收及复位。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遵循裂孔处位于最高位的原则,上方裂孔采用坐位;下方裂孔采用头低、脚低、臀高的俯卧位或两侧交替侧卧;后极不裂孔采用俯卧或者座位面向下的头低位;裂孔处于颞侧或者鼻侧,仍采取裂孔处于最高位的原则侧卧。但是,由于长时间的俯仰卧,易引起腰背及颈部疼痛,导致失眠、紧张及焦虑等心里问题,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需要承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另外,长时间的强迫体位也会增加压疮的发生几率。目前,硅油填充者术后一个月内每日持续面低枕高位(采取坐姿趴位来限制头部体位,采取坐姿时需借助椅子靠背作为手台,患并将双手作为衬垫,以头面部往下搁置在环抱的双手臂上,即患者面部朝下,后脑枕部朝上的坐趴位;临床也有采取俯卧位来限制头部体位的方法,采取俯卧位限制头部体位时,即患者在床上俯卧位时,事先需在患者的胸部搁置一个枕头,然后整个头部前出至枕头外侧,然后头面部朝下,后脑枕部朝上的俯卧位,无论是采取坐姿还是俯卧位,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同时在目前临床采用的这两种限制头部体位的方法时,都无法解决患者呼吸顺畅,喝水和进食的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时间在16~20小时左右,然后根据视网膜恢复情况逐渐缩短面低枕高位的时间。3个月后,患者仍需保持面低枕高位,每日持续时间大于8小时直至硅油取出。若填充物为气体,则术后5天内每日持续俯卧位16~20小时,5天后根据气体的多少以及裂孔所在位置缩短俯卧时间或者变换其他体位,直至气体完全吸收为止。视网膜玻璃体填充术后,若果仰卧会导致玻璃体内气泡向上与晶状体接触而引发晶状体浑浊,惰性气体膨胀后可向前推压虹膜睫状体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硅油移到眼前节将引起角膜浑浊、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术后并发症。同时,在患者恢复过程中所需要的保持的姿势往往不利于患者的呼吸、喝水、进食的进行,给患者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如何使患者能够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安全、有效且舒适的恢复姿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能够在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使其保持一个相对较为安全、有效且舒适的体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包括第一支撑架,呈大致的三角形结构;第二支撑架,呈“7”字型并位于第一支撑架上方,下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架铰接;第一定位销,与销轴平行设置并可拆卸的插接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中;坐垫,水平的固设于第一支撑架上,以承托保持坐姿的患者;腿垫,固设于第一支撑架上并位于坐垫的下方,腿垫与坐垫呈锐角布置并由远离第二支撑架一侧至靠近第二支撑架一侧逐步靠近;胸腹垫组件,面向患者胸腹部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以对患者胸腹部形成支撑;撑手台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以对患者环抱的手臂形成支撑;头撑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的上部,以对患者面部形成支撑。进一步地,所述坐垫呈马鞍型,坐垫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腿垫为长方体结构,其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U型凹槽,所述腿垫的外表面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胸腹垫组件包括胸腹垫、第一套筒、第二定位销;所述胸腹垫朝向患者表面与患者胸腹部平行且该表面整体呈中间凸起的弧形面,所述第一套筒滑动配合的套设于第二支撑架上,第二定位销穿过第一套筒后插接于第二支撑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纵向均布有若干可供第二定位销插入的第一调节孔。进一步地,所述胸腹垫的外侧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撑手台组件包括撑手台、第二套筒、第三定位销;所述撑手台水平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架前方,下端与第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滑动配合的套设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三定位销穿过第二套筒后可拆卸的插接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孔中。进一步地,所述撑手台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一侧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撑手台上还固设有有一外露的定时提醒器,所述定时提醒器与护士台通过网络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头撑组件包括头撑台、万向节、滑杆、第四定位销;所述头承台呈缺口面向患者的C型结构,所述滑杆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头承台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配合的插套于第二支撑架的上部,所述第四定位销穿过滑杆后可拆卸的插接于第二支撑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可供第四定位销可拆卸插入的第二调节孔。进一步地,所述头撑台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患者手术完成后,患者骑坐于本技术的坐垫上,再将腿部弯曲成V型后架设在腿垫上,接着医护人员或者患者的陪护人员拔出插接在第二调节孔中的第四定位销,然后根据患者头部的高低进行适应性调节并在调节完成后再次插入第四插销以固定;随后再放松万向节,使得头撑台能够根据患者手术过程中裂孔位置进行灵活调节。当头撑台调节完成后再次紧固万向节即可。在接着,拔出第二定位销,调节胸腹垫的上下位置,使胸腹垫能够轻微的顶压在患者的胸腹位置,从而使其不至于因为长时间胸腹长时间的悬空而出现肌肉紧张。最后再拔出第三定位销,调整撑手台的高度位置,使的是患者双手环抱后能够自然落位于撑手台的上方,从而减少因为手臂悬垂或者平举而产生的肌肉紧张。同时,为了提升患者在使用本技术过程中的舒适度,提升对患者称重部位的接触面积而降低局部所受压力,在本技术中的坐垫、腿垫、胸腹垫、手撑台、头撑台的外面均包覆有一层柔软且回复能力较好的缓冲层以及一层较为亲肤透气的保护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折叠收纳后的状态图。附图标记:1.第一支撑架11.销轴2.第二支撑架21.第一调节孔22.第二调节孔3.第一定位销4.坐垫5.腿垫6.胸腹垫组件61.胸腹垫62.第一套筒63.第二定位销7.撑手台组件71.撑手台72.第二套筒73.第三定位销74.定时提醒器8.头撑组件81.头撑台82.滑杆83.万向节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撑架,呈大致的三角形结构,/n第二支撑架,呈“7”字型并位于第一支撑架上方,下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架铰接;/n第一定位销,与销轴平行设置并可拆卸的插接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中;/n坐垫,水平的固设于第一支撑架上,以承托保持坐姿的患者;/n腿垫,固设于第一支撑架上并位于坐垫的下方,腿垫与坐垫呈锐角布置并由远离第二支撑架一侧至靠近第二支撑架一侧逐步靠近;/n胸腹垫组件,面向患者胸腹部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以对患者胸腹部形成支撑;/n撑手台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以对患者环抱的手臂形成支撑;/n头撑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的上部,以对患者面部形成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架,呈大致的三角形结构,
第二支撑架,呈“7”字型并位于第一支撑架上方,下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支撑架铰接;
第一定位销,与销轴平行设置并可拆卸的插接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中;
坐垫,水平的固设于第一支撑架上,以承托保持坐姿的患者;
腿垫,固设于第一支撑架上并位于坐垫的下方,腿垫与坐垫呈锐角布置并由远离第二支撑架一侧至靠近第二支撑架一侧逐步靠近;
胸腹垫组件,面向患者胸腹部的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以对患者胸腹部形成支撑;
撑手台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以对患者环抱的手臂形成支撑;
头撑组件,设置于第二支撑架的上部,以对患者面部形成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呈马鞍型,坐垫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垫为长方体结构,其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U型凹槽,所述腿垫的外表面贴合的包覆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表面上贴合的包覆有保护层。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眼科术后麻醉复苏头部体位限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腹垫组件包括胸腹垫、第一套筒、第二定位销;所述胸腹垫朝向患者表面与患者胸腹部平行且该表面整体呈中间凸起的弧形面,所述第一套筒滑动配合的套设于第二支撑架上,第二定位销穿过第一套筒后插接于第二支撑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纵向均布有若干可供第二定位销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晔,周师杨,马建强,罗汉崧,苏卫东,朱培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伏尔特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