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用治疗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30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一种普外科用治疗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定设备技术领域,支柱之间的放置板上固定有弧形板,弧形板后侧的放置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丝杆,丝杆的底端旋设在放置板上,上层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层板后,与丝杆相连接,所述的丝杆上均通过丝母活动连接有移动套,移动套的外侧均固定有移动块,支柱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开槽,移动块上下活动设置在开槽中,移动套的内侧均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方均设有活动臂,左右两侧的活动臂之间通过数个压缩弹簧相连接,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来进行调节,自动化对固定的力度调节,并且设有灵活的限定位置机构,固定肢体的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用治疗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固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普外科用治疗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生活,特别是普外科涉及的医学治疗方面,普外科的医疗工作者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手术,而在这其中就有一些手臂和腿脚的缝合手术,这时就需要使用到手术固定架来对患者的手部或腿部进行固定位置后,才能够更好的治疗,现有技术中的治疗固定支架大多是利用放置板放置,直接将患者的肢体放置在板面上,再利用捆绑带捆绑稳固,这种操作方式,需要医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对患者的病患处进行捆绑,浪费时间,操作繁琐,使用不便,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普外科用治疗固定支架,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来进行调节,自动化对固定的力度调节,并且设有灵活的限定位置机构,固定肢体的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更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放置板、支柱和上层板,底座上固定有放置板,放置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柱,支柱的顶端固定设置在上层板的底面,它还包含电机、丝杆、移动套、气缸、连接杆、支撑块、压缩弹簧、弧形滑槽、弧形滑块、弧形板、浮动接头和活动臂,所述的支柱之间的放置板上固定有弧形板,弧形板后侧的放置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丝杆,丝杆的底端旋设在放置板上,上层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层板后,与丝杆相连接,所述的丝杆上均通过丝母活动连接有移动套,移动套的外侧均固定有移动块,支柱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开槽,移动块上下活动设置在开槽中,移动套的内侧均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方均设有活动臂,左右两侧的活动臂之间通过数个压缩弹簧相连接,其中一个压缩弹簧上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左右两侧面均与连接杆的内端相固定,所述的移动套的底面均固定有固定框,固定框上下活动套设在丝杆上,固定框的内壁上均固定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框的侧壁后,与浮动接头相连接,浮动接头与活动臂外壁的中间相固定,所述的活动臂的底面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下方的弧形板中开设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弧形滑块,安装板的上方活动设置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穿过安装板后,与弧形滑块相连接,所述的电机和气缸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下方活动设置有定位气囊,定位气囊通过传输管与充气气囊相连接,充气气囊设置在支柱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板上设有海绵垫。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滑块的外侧壁上均固定有磁铁,弧形滑槽两端均固定有铁块,磁铁与铁块相吸附。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上套设有防护箱,防护箱固定设置在上层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的底面固定有防滑垫。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普外科用治疗固定支架,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来进行调节,自动化对固定的力度调节,并且设有灵活的限定位置机构,固定肢体的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实用性更强,本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放置板2、充气气囊3、传输管4、弧形板5、气缸6、支柱7、上层板8、防护箱9、电机10、丝杆11、移动套12、连接杆13、支撑块14、压缩弹簧15、浮动接头16、活动臂17、定位气囊18、海绵垫19、安装板20、锁紧螺栓21、弧形滑块22、弧形滑槽23、磁铁24、铁块25、固定框26、防滑垫27、移动块28、开槽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座1、放置板2、支柱7和上层板8,底座1上焊接固定有放置板2,放置板2的左右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支柱7,支柱7的顶端焊接固定设置在上层板8的底面,所述的底座1的底面胶粘固定有防滑垫27,它还包含电机10、丝杆11、移动套12、气缸6、连接杆13、支撑块14、压缩弹簧15、弧形滑槽23、弧形滑块22、弧形板5、浮动接头16和活动臂17,所述的支柱7之间的放置板2上铆接固定有弧形板5,所述的弧形板5上粘设有海绵垫19,弧形板5后侧的放置板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丝杆11,丝杆11的底端旋设在放置板2上,上层板8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0,所述的电机10上套设有防护箱9,防护箱9铆接固定设置在上层板8上,电机10的输出轴穿过上层板8后,与丝杆11相连接,所述的丝杆11上均通过丝母活动连接有移动套12,移动套12的外侧均焊接固定有移动块28,支柱7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开槽29,移动块28上下活动设置在开槽29中,移动套12的内侧均利用螺栓固定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下方均设有活动臂17,左右两侧的活动臂17之间通过数个压缩弹簧15相铆接,其中一个压缩弹簧15上焊接固定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左右两侧面均与连接杆13的内端相焊接固定,所述的移动套12的底面均焊接固定有固定框26,固定框26上下活动套设在丝杆11上,固定框26的内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6,气缸6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框26的侧壁后,与浮动接头16相铆接,浮动接头16与活动臂17外壁的中间相铆接固定,所述的活动臂17的底面焊接固定有安装板20,安装板20下方的弧形板5中开设有弧形滑槽23,弧形滑槽23内滑动设置有弧形滑块22,安装板20的上方活动设置有锁紧螺栓21,锁紧螺栓21穿过安装板20后,与弧形滑块22相连接,所述的电机10和气缸6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的压缩弹簧15的下方活动设置有定位气囊18,定位气囊18通过传输管4与充气气囊3相连接,充气气囊3活动放置在支柱7的外部,所述的弧形滑块22的外侧壁上均铆接固定有磁铁24,弧形滑槽23两端均铆接固定有铁块25,磁铁24与铁块25相吸附。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患者的肢体放置在弧形板5上,然后,启动电机10,电机10带动丝杆11旋转,因此,丝杆11上的移动套12通过丝母在丝杆11上上下移动,移动块28在开槽29中上下移动,以便支撑,因为移动套12通过连接杆13与压缩弹簧15上的支撑块14相固定,所以,带动活动臂17向下移动,将活动臂17移动到弧形板5的上方时,此时将患者的肢体包环,接着,利用锁紧螺栓21穿过活动臂17下方的安装板20后,与弧形滑块22相固定,然后,将定位气囊18放置在患者的肢体与压缩弹簧15之间,调节充气气囊3对定位气囊18调节大小,限位了肢体上部后,启动气缸6,气缸6推动浮动接头16,浮动接头16带动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科用治疗固定支架,它包含底座(1)、放置板(2)、支柱(7)和上层板(8),底座(1)上固定有放置板(2),放置板(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柱(7),支柱(7)的顶端固定设置在上层板(8)的底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电机(10)、丝杆(11)、移动套(12)、气缸(6)、连接杆(13)、支撑块(14)、压缩弹簧(15)、弧形滑槽(23)、弧形滑块(22)、弧形板(5)、浮动接头(16)和活动臂(17),所述的支柱(7)之间的放置板(2)上固定有弧形板(5),弧形板(5)后侧的放置板(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丝杆(11),丝杆(11)的底端旋设在放置板(2)上,上层板(8)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穿过上层板(8)后,与丝杆(11)相连接,所述的丝杆(11)上均通过丝母活动连接有移动套(12),移动套(12)的外侧均固定有移动块(28),支柱(7)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开槽(29),移动块(28)上下活动设置在开槽(29)中,移动套(12)的内侧均固定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下方均设有活动臂(17),左右两侧的活动臂(17)之间通过数个压缩弹簧(15)相连接,其中一个压缩弹簧(15)上固定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左右两侧面均与连接杆(13)的内端相固定,所述的移动套(12)的底面均固定有固定框(26),固定框(26)上下活动套设在丝杆(11)上,固定框(26)的内壁上均固定有气缸(6),气缸(6)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框(26)的侧壁后,与浮动接头(16)相连接,浮动接头(16)与活动臂(17)外壁的中间相固定,所述的活动臂(17)的底面固定有安装板(20),安装板(20)下方的弧形板(5)中开设有弧形滑槽(23),弧形滑槽(23)内滑动设置有弧形滑块(22),安装板(20)的上方活动设置有锁紧螺栓(21),锁紧螺栓(21)穿过安装板(20)后,与弧形滑块(22)相连接,所述的电机(10)和气缸(6)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用治疗固定支架,它包含底座(1)、放置板(2)、支柱(7)和上层板(8),底座(1)上固定有放置板(2),放置板(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柱(7),支柱(7)的顶端固定设置在上层板(8)的底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电机(10)、丝杆(11)、移动套(12)、气缸(6)、连接杆(13)、支撑块(14)、压缩弹簧(15)、弧形滑槽(23)、弧形滑块(22)、弧形板(5)、浮动接头(16)和活动臂(17),所述的支柱(7)之间的放置板(2)上固定有弧形板(5),弧形板(5)后侧的放置板(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丝杆(11),丝杆(11)的底端旋设在放置板(2)上,上层板(8)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穿过上层板(8)后,与丝杆(11)相连接,所述的丝杆(11)上均通过丝母活动连接有移动套(12),移动套(12)的外侧均固定有移动块(28),支柱(7)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开槽(29),移动块(28)上下活动设置在开槽(29)中,移动套(12)的内侧均固定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下方均设有活动臂(17),左右两侧的活动臂(17)之间通过数个压缩弹簧(15)相连接,其中一个压缩弹簧(15)上固定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左右两侧面均与连接杆(13)的内端相固定,所述的移动套(12)的底面均固定有固定框(26),固定框(26)上下活动套设在丝杆(11)上,固定框(26)的内壁上均固定有气缸(6),气缸(6)的输出轴穿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润华王光辉张龙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