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侧卧位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30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用侧卧位调整装置,包括板体和多个支撑腿,板体的正面和背面外壁固定有多个连接环,连接环上连接有用于与床体连接的固定带;支撑腿的顶部固定有插柱,板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供插柱插入的插孔;支撑腿包括下空心柱、固定在插柱底端的上空心柱,下空心柱的底端固定有托板,托板的底部固定有两根支腿,支腿的底部固定有底板,上空心柱的底端延伸至下空心柱的内腔中,托板上可转动设置有一旋转轴,旋转轴的顶部固定有一延伸至上空心柱内腔中的螺杆,旋转轴的底部固定有握柄,上空心柱的内壁设置有与螺杆滑动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其有益效果是: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用侧卧位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用侧卧位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手术过程中为了让病人在床上保持一定的姿势,这就需要用到侧卧位调整装置,中国专利201822053634.X曾经公开了一种侧卧位手术体位垫,垫体、有孔区、无孔区;垫体中间设置有无孔区,垫体两侧开设有孔区,孔区上设置有立柱,无孔区可粘合海绵垫,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方便使用,能充分缓冲侧卧时身体自身的压力;有孔区两侧开设有固定槽,能够将本技术固定在手术床上,在安装固定时不需要反复多次行前后方调整,方便使用。但是该技术中的立柱的长度固定,不能够根据需要作出调整,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性强的手术用侧卧位调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用侧卧位调整装置,包括板体和多个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正面和背面外壁固定有多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连接有用于与床体连接的固定带;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有插柱,所述板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供所述插柱插入的插孔;所述支撑腿包括下空心柱、固定在所述插柱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用侧卧位调整装置,包括板体和多个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正面和背面外壁固定有多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连接有用于与床体连接的固定带;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有插柱,所述板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供所述插柱插入的插孔;所述支撑腿包括下空心柱、固定在所述插柱底端的上空心柱,所述下空心柱的底端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有两根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上空心柱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下空心柱的内腔中,所述托板上可转动设置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固定有一延伸至所述上空心柱内腔中的螺杆,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固定有握柄,所述上空心柱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杆滑动配合连接的内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用侧卧位调整装置,包括板体和多个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正面和背面外壁固定有多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连接有用于与床体连接的固定带;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有插柱,所述板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供所述插柱插入的插孔;所述支撑腿包括下空心柱、固定在所述插柱底端的上空心柱,所述下空心柱的底端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有两根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上空心柱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下空心柱的内腔中,所述托板上可转动设置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固定有一延伸至所述上空心柱内腔中的螺杆,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固定有握柄,所述上空心柱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杆滑动配合连接的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侧卧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硅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侧卧位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扬王国梁郑家礼李彦林何川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