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维娜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护理专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27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专用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所述底座底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在位于上方的移动装置的中心上,所述移动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床体,所述床体内腔的前后侧分别开设有移动槽。该儿科护理专用床,通过床体的前后侧分别设有束缚带,便于医护工作人员对患儿进行输液时,对患儿的手腕进行束缚,避免了患儿在治疗过程的乱动影响医护工作人员的操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患儿的痛苦,通过束缚带可在移动槽的内腔里来回移动,便于对不同长度的手臂进行束缚,提高了儿科护理专用床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护理专用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儿科护理专用床。
技术介绍
护理专用床是病人在住院休养康复时所用到的床,有普通护理专用床和多功能起背护理床,尤其在儿科的护理专用床,医护人员在对患儿进行伤口处理或者打针输液时,都要依靠护理专用床进行,因此护理专用床的实用与否影响着医护人员的工作。现有技术的儿科护理床,当医护工作人员对患儿进行输液时,由于患儿的活动,容易导致输液针头的脱出,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如果强行对患儿进行治疗,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患儿的痛苦,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同时新生婴儿在床体没有摇动情况,很难入睡,导致了新生婴儿哭闹,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专用床,具备便于对患儿输液和帮助患儿快速入睡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护理专用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所述底座底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在位于底座上方的移动装置的中心上,所述移动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床体,所述床体内腔的前后侧分别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腔卡接在束缚带的一侧上,所述束缚带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腔卡接在束缚带的另一侧上,四个所述支撑腿的中下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四角上,所述底板两侧的前后侧分别通过轴活动套接在伸缩板和转杆的一侧上,所述伸缩板和转杆的另一侧分别通过轴活动套接在储物箱体两侧的前后侧上,所述伸缩板和转杆的中部通过轴活动连接,所述床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栏。精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板,所述床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中部开设有异形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套接在位于异形槽内腔的异形转板上。精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移动装置底部的两侧卡接在卡槽里。精选的,所述束缚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束缚带分别在床体内腔的前后侧上。精选的,所述储物箱体的内腔设有不同大小的小隔间。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儿科护理专用床,通过床体的前后侧分别设有束缚带,便于医护工作人员对患儿进行输液时,对患儿的手腕进行束缚,避免了患儿在治疗过程的乱动影响医护工作人员的操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患儿的痛苦,通过束缚带可在移动槽的内腔里来回移动,便于对不同长度的手臂进行束缚,提高了儿科护理专用床的实用性。2、该儿科护理专用床,通过电机的转动使得异形转板转动,再通过异形转板位于异形槽内腔里,便于带动移动板沿着底座的卡槽移动,同时也使得床体做左右运动,便于患儿快速入睡,减少了患儿的哭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腿;3、电机;4、移动装置;41、移动板;42、异形槽;43、异形转板;5、床体;6、移动槽;7、束缚带;8、固定槽;9、底板;10、伸缩板;11、转杆;12、储物箱体;13、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儿科护理专用床,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两侧开设有卡槽,移动装置4底部的两侧卡接在卡槽里,通过移动装置4底部的两侧卡接在卡槽,避免了移动装置4在移动时发生偏移,底座1底部的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2,底座1底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套接在位于底座1上方的移动装置4的中心上,移动装置4包括移动板41,床体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板41,移动板41的中部开设有异形槽42,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套接在位于异形槽42内腔的异形转板43上,通过电机3的转动使得异形转板43转动,再通过异形转板43位于异形槽42内腔里,便于带动移动板41沿着底座1的卡槽移动,同时也使得床体5做左右运动,便于患儿快速入睡,减少了患儿的哭闹,移动装置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床体5,床体5内腔的前后侧分别开设有移动槽6,通过束缚带7可在移动槽6的内腔里来回移动,便于对不同长度的手臂进行束缚,提高了儿科护理专用床的实用性,移动槽6的内腔卡接在束缚带7的一侧上,束缚带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束缚带7分别在床体5内腔的前后侧上,通过床体5的前后侧分别设有束缚带7,便于医护工作人员对患儿进行输液时,对患儿的手腕进行束缚,避免了患儿在治疗过程的乱动影响医护工作人员的操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患儿的痛苦,束缚带7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8,固定槽8的内腔卡接在束缚带7的另一侧上,四个支撑腿2的中下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9的四角上,底板9两侧的前后侧分别通过轴活动套接在伸缩板10和转杆11的一侧上,伸缩板10和转杆11的另一侧分别通过轴活动套接在储物箱体12两侧的前后侧上,储物箱体12的内腔设有不同大小的小隔间,通过储物箱体12内腔的小隔间,便于放置患儿的日用品,伸缩板10和转杆11的中部通过轴活动连接,通过伸缩板10和转杆11分别和底板9、储物箱体12之间是活动连接的,便于将储物箱体12从底板9抽出拿取储物箱体12内的日用品,方便了使用者,床体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栏13。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患儿放在床体5内,当患儿需要输液时,根据患儿的手臂的长度调节束缚带7在移动槽6上的位置,调节好后,将患儿的手腕通过束缚带7束缚在床体5上,然后在患儿的手背进行输液,即可,当患儿该休息的时候,然后启动电机3,通过电机3的转动带动了异形转板43的转动,通过异形转板43的转动带动了移动板41在底座1的顶部来回移动,从而使床体5来回移动帮助患儿快速入睡,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技术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护理专用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2),所述底座(1)底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套接在位于底座(1)上方的移动装置(4)的中心上,所述移动装置(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床体(5),所述床体(5)内腔的前后侧分别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移动槽(6)的内腔卡接在束缚带(7)的一侧上,所述束缚带(7)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的内腔卡接在束缚带(7)的另一侧上,四个所述支撑腿(2)的中下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9)的四角上,所述底板(9)两侧的前后侧分别通过轴活动套接在伸缩板(10)和转杆(11)的一侧上,所述伸缩板(10)和转杆(11)的另一侧分别通过轴活动套接在储物箱体(12)两侧的前后侧上,所述伸缩板(10)和转杆(11)的中部通过轴活动连接,所述床体(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护栏(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护理专用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2),所述底座(1)底部的中心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套接在位于底座(1)上方的移动装置(4)的中心上,所述移动装置(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床体(5),所述床体(5)内腔的前后侧分别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移动槽(6)的内腔卡接在束缚带(7)的一侧上,所述束缚带(7)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的内腔卡接在束缚带(7)的另一侧上,四个所述支撑腿(2)的中下部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9)的四角上,所述底板(9)两侧的前后侧分别通过轴活动套接在伸缩板(10)和转杆(11)的一侧上,所述伸缩板(10)和转杆(11)的另一侧分别通过轴活动套接在储物箱体(12)两侧的前后侧上,所述伸缩板(10)和转杆(11)的中部通过轴活动连接,所述床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维娜虞梅文元义
申请(专利权)人:石维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