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19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包括单体标尺主体,所述单体标尺主体设置有3个,所述单体标尺主体左端安装有单体标尺接头A,所述单体标尺接头A外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卡头,所述单体标尺主体右端安装有单体标尺接头B,所述单体标尺接头B内部开设有梯形凹槽,所述单体标尺主体上方外侧表面嵌入有标尺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中能对病变段血管长度进行规范、准确的测量,贴于皮肤能避免术中标尺移动影响测量精度,组合式结构能用于不同长度病变的测量,硅胶亲肤材料能避免胶布过敏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血管性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血管介入治疗术以其创伤性小,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介入手术主要依靠球囊导管扩张闭塞段血管,辅以血管内支架植入技术实现病变血管再通。对病变段血管长度的准确测量是选择球囊导管和血管内支架规格的关键,对手术成功率有较大影响。目前血管介入手术过程中测量病变段血管长度方法不统一,多由医生在普通皮尺上铆钉金属来测量,或者将一已知长度的金属针用胶布贴于患者上下肢皮肤作为估算依据,现有这些方法无法做到准确规范测量,给介入手术留下了隐患,给患者带来了治疗风险。本技术的设计人做了认真地研究,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包括单体标尺主体,所述单体标尺主体设置有3个,所述单体标尺主体左端安装有单体标尺接头A,所述单体标尺接头A外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卡头,所述单体标尺主体右端安装有单体标尺接头B,所述单体标尺接头B内部开设有梯形凹槽,所述单体标尺主体上方外侧表面嵌入有标尺刻度线。优选的,所述单体标尺主体设置有3个,两两之间通过单体标尺接头A和单体标尺接头B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单体标尺主体长度为15cm,为半透明的特殊硅胶材质,亲肤、可水洗、可消毒,可自贴附于皮肤(同女性乳贴材质)。优选的,所述标尺刻度线为不透X射线金属材料,嵌入硅胶材料内,长短刻度之间间隔为5mm。优选的,所述梯形卡头截面略小于梯形凹槽的截面,且梯形卡头的长度与梯形凹槽的深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3个单体标尺主体,在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中能对病变段血管长度进行规范、准确的测量;通过设置单体标尺主体长度为15cm,为半透明的特殊硅胶材质,亲肤、可水洗、可消毒,可自贴附于皮肤(同女性乳贴材质),贴于皮肤能避免术中标尺移动影响测量精度,组合式结构能用于不同长度病变的测量,硅胶亲肤材料能避免胶布过敏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单体标尺接头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单体标尺接头B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单体标尺接头A;2、单体标尺主体;3、单体标尺接头B;4、标尺刻度线;5、梯形卡头;6、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包括单体标尺主体2,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设置有3个,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左端安装有单体标尺接头A1,所述单体标尺接头A1外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卡头5,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右端安装有单体标尺接头B3,所述单体标尺接头B3内部开设有梯形凹槽6,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上方外侧表面嵌入有标尺刻度线4。进一步,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设置有3个,两两之间通过单体标尺接头A1和单体标尺接头B3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单体标尺主体2设置有3个,能够组成不同长度的标尺,使用较为方便。进一步,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长度为15cm,为半透明的特殊硅胶材质,亲肤、可水洗、可消毒,可自贴附于皮肤(同女性乳贴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单体标尺主体2设置为半透明的特殊硅胶材质,亲肤、可水洗、可消毒,可自贴附于皮肤(同女性乳贴材质),避免患者使用时过敏,同时提高器材的使用率。进一步,所述标尺刻度线4为不透X射线金属材料,嵌入硅胶材料内,长短刻度之间间隔为5mm。进一步,所述梯形卡头5截面略小于梯形凹槽6的截面,且梯形卡头5的长度与梯形凹槽6的深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梯形卡头5截面略小于梯形凹槽6的截面,且梯形卡头5的长度与梯形凹槽6的深度相同,有利于梯形卡头5和梯形凹槽6的完整无缝契合。工作原理:使用前,检查各零件的功能是否完好,使用时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估计病变长度,选择1或多个单体标尺主体2,使用多个时,将两单体标尺主体2的单体标尺接头A1和单体标尺接头B3相互卡合,再将组合标尺贴附于病人患肢皮肤上,在血管造影机的射线透视下,根据标尺上的标尺刻度线4测算病变血管长度,手术完成后直接从皮肤上取下标尺,消毒备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包括单体标尺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设置有3个,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左端安装有单体标尺接头A(1),所述单体标尺接头A(1)外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卡头(5),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右端安装有单体标尺接头B(3),所述单体标尺接头B(3)内部开设有梯形凹槽(6),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上方外侧表面嵌入有标尺刻度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包括单体标尺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设置有3个,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左端安装有单体标尺接头A(1),所述单体标尺接头A(1)外侧固定安装有梯形卡头(5),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右端安装有单体标尺接头B(3),所述单体标尺接头B(3)内部开设有梯形凹槽(6),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上方外侧表面嵌入有标尺刻度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用组合式度量标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标尺主体(2)设置有3个,两两之间通过单体标尺接头A(1)和单体标尺接头B(3)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浅近沈剑敏王林友林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