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118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走线区以及连接显示区与走线区的弯折区;弯折区包括靠近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界;沿第一方向,第一边界的延伸长度小于走线区的延伸长度;第一方向与显示区指向弯折区的方向相交;沿第二方向,第一边界在走线区的垂直投影位于走线区的覆盖范围内;第二方向与显示区指向弯折区的方向平行;沿第二方向,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行,末行子像素行位于显示区靠近走线区的一侧;沿第一方向,末行子像素行中的首个子像素位于走线区边界靠近显示面板中心的一侧。通过压缩弯折区靠近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界,同时合理设置末行子像素行中首个子像素的位置,保证显示区实现较大R角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具有自发光、反应快、视角广、亮度高、色彩艳、轻薄等优点,因而OLED显示器的应用较为广泛。进一步随着OLED显示技术应用领域的多样化,对显示面板的外形有了多样化的要求,随之出现了异型显示面板。相较于常规的矩形显示面板,异型显示面板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显示区域呈现非矩形的特殊形状,例如拐角为R角。现有面板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大R角的设计需要,因此如何提升显示面板的R角,成为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实现显示面板较大的R角。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走线区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区与所述走线区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界;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边界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走线区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的方向相交;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边界在所述走线区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区的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的方向平行;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行,末行子像素行位于所述显示区靠近所述走线区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末行子像素行中的首个子像素位于所述走线区边界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中心的一侧。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弯折区和走线区;其中,弯折区靠近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界的延伸长度小于走线区的延伸长度,且第一边界在走线区的垂直投影位于走线区的覆盖范围内,实现对弯折区第一边界的压缩;同时末行子像素行中的首个子像素位于走线区边界靠近显示面板中心的一侧,如此通过压缩弯折区靠近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界,同时合理设置末行子像素行中首个子像素以及最后一个子像素的位置,保证显示区实现较大R角显示;基于较大的R角,以便进一步实现四面弯曲的设计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E-E’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信号走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测试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显示面板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提供的显示面板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提供的显示面板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AA’、走线区CC’以及连接显示区AA’与走线区CC’的弯折区BB’;弯折区BB’包括靠近显示区AA’一侧的第一边界11’;沿第一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第一边界11的延伸长度等于走线区CC’的延伸长度;且末行子像素行中的首个子像素位于走线区边界远离显示面板中心的一侧。如此,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很难进一步增大R角。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走线区以及连接显示区与走线区的弯折区;弯折区包括靠近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界;沿第一方向,第一边界的延伸长度小于走线区的延伸长度;第一方向与显示区指向弯折区的方向相交;沿第二方向,第一边界在走线区的垂直投影位于走线区的覆盖范围内;第二方向与显示区指向弯折区的方向平行;沿第二方向,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行,末行子像素行位于显示区靠近走线区的一侧;沿第一方向,末行子像素行中的首个子像素位于走线区边界靠近显示面板中心的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理设置弯折区靠近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界的延伸长度以及末行子像素行中首个子像素的位置,保证显示区实现较大R角显示;基于较大的R角,以便进一步实现四面弯曲的设计要求。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20包括显示区AA、走线区CC以及连接显示区AA与走线区CC的弯折区BB;弯折区BB包括靠近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界11;沿第一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第一边界11的延伸长度小于走线区CC的延伸长度;第一方向与显示区AA指向弯折区BB的方向相交;沿第二方向(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第一边界11在走线区CC的垂直投影位于走线区CC的覆盖范围内;第二方向与显示区AA指向弯折区BB的方向平行;沿第二方向,显示区AA包括多个子像素行,末行子像素行位于显示区AA靠近走线区CC的一侧;沿第一方向,末行子像素行中的首个子像素位于走线区CC边界靠近显示面板中心M-M’的一侧。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沿第一方向,第一边界11的延迟长度小于走线区CC的延伸长度,且沿第二方向,第一边界11在走线区CC的垂直投影位于走线区CC的覆盖范围内,相比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弯折区BB靠近显示区AA一侧的第一边界11的延伸长度较小,便于显示区AA靠近弯折区BB一侧的两个连接拐角均实现较大的R角。进一步的,通过合理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走线区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区与所述走线区的弯折区;/n所述弯折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界;/n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边界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走线区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的方向相交;/n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边界在所述走线区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区的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的方向平行;/n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行,末行子像素行位于所述显示区靠近所述走线区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末行子像素行中的首个子像素位于所述走线区边界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中心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走线区以及连接所述显示区与所述走线区的弯折区;
所述弯折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界;
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边界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走线区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的方向相交;
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边界在所述走线区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区的覆盖范围内;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弯折区的方向平行;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行,末行子像素行位于所述显示区靠近所述走线区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末行子像素行中的首个子像素位于所述走线区边界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中心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至少包括连接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弯折区的第一连接拐角和第二连接拐角,连接所述弯折区与所述走线区的第三连接拐角和第四连接拐角;
所述第一连接拐角、所述第二连接拐角、所述第三连接拐角和所述第四连接拐角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拐角为弧形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防撕裂结构,所述防撕裂结构为金属网格结构且所述防撕裂结构与所述弯折区中的连接拐角相邻设置;
所述弯折区中设置有多条信号走线,所述防撕裂结构与所述信号走线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弯折区裂纹检测电路和弯折区裂纹检测线;所述弯折区裂纹检测电路位于所述走线区,所述弯折区裂纹检测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裂纹检测分部和第二裂纹检测分部;
所述第二裂纹检测分部位于所述弯折区,且所述第二裂纹检测分部围绕所述弯折区中的连接拐角,所述第二裂纹检测分部的线宽为L1,所述第一裂纹检测分部的线宽为L2,L1-L2≥2*A,A表示所述第二裂纹检测分部与所述连接拐角的对位制备工艺偏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区设置有裂纹检测信号输出端子,所述弯折区裂纹检测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开关以及至少一条第一开关控制信号线;
所述弯折区裂纹检测线的一端与所述裂纹检测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极连接所述显示区中的子像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中设置有多条信号走线,多条所述信号走线至少包括高电压电源信号线、低电压电源信号线、高电压扫描控制信号线和低电压扫描控制信号线;
沿第三方面,所述高电压电源信号线和所述高电压扫描控制信号线至少部分交叠,所述低电压电源信号线和所述低电压扫描控制信号线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走线区的可视测试电路,所述可视测试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开关、多条可视测试信号输入线、多条可视测试信号输出线和多条可视测试控制信号线,所述可视测试信号输入线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可视测试信号输出线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可视测试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中设置有多条信号走线,多条所述信号走线至少包括数据信号走线,所述数据信号走线包括金属网格数据信号走线,所述金属网格数据信号走线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数据走线分部和第二数据走线分部;
所述第一数据走线分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数据走线分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其中,α≤30°,θ≤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还包括靠近所述走线区一侧的第二边界;
沿所述第一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秀峰伍黄尧周洪波夏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