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型手术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17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型手术电极,光缆一端数根光纤芯插入导光管的数个通孔中,光缆另一端插入光源输入管中,导光管一端固定在导光管引出口中,光缆外护套设置在一条半圆形线槽Ⅰ内,并伸出电极手柄壳体外,与导光管连接的二组嵌入光纤护套分别固定在两条光纤嵌入槽中,电极套管一端穿过导光管设置在电极内管槽内,吸引管通过引出口与电极套管连接,电极开关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内的两条凸起上,高频电缆设置在另一条半圆形线槽Ⅰ内并与电极头连接,高频电缆另一端通过线卡伸出电极手柄壳体外,电极手柄壳体盖与电极手柄壳体固定在一起。通过光纤组件实现冷光源照明,光纤组件照明、电极头手术和烟雾排除功能为一体,使用方便,可提高手术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型手术电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用电极,特别涉及一种照明型手术电极。
技术介绍
手术电极是现代医疗中常用的手术器械,为了满足深部手术中手术视野的照明要求,照明设备应有角度调整、聚焦调整和跟随视野的特点,临床常用的无影灯和头灯的角度控制范围较小,跟随视野局限性强,加之人员和手术器械在光源和手术视野之间的干扰,使深部手术视野的照明更为困难。LED光源具有体积小容易安装的特点,现有一些手术电极产品装配有1个或2个LED发光管作为深部手术照明的光源,其不足之处为,照度不足,如果提高功率增加照度,则体积加大和发热也随之增加,所以达不到应用需求,2个LED发光管的光源造成光源的聚焦性差,不能在视野内形成有效的圆形区域投照,再者功率低亮度有限,如直经5mm高亮度LED功率只有0.06W。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型手术电极,通过光纤组件实现冷光源照明,光纤组件照明、电极头手术和烟雾排除功能为一体,使用方便,可提高手术操作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照明型手术电极,包括电极手柄壳体、电极手柄壳体盖、电极头,电极套管、电极开关、吸引管、高频电缆,所述电极套管与电极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纤组件;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光源输入管、光缆、导光管;所述导光管为中空管,在导光管的两端面上间隔设有相通的数个通孔;所述光源输入管为中空管;所述光缆一端的数根光纤芯对应插入导光管的数个通孔中并粘接在数个通孔内,数根光纤芯与数个通孔的截面通过研磨工艺构成无折射光截面,即光源输出端,光缆另一端插入光源输入管管中并粘接在光源输入管管内,光缆的数根光纤芯与光源输入管的截面通过研磨工艺构成无折射光截面,即光源输入端,所述导光管一端固定在电极手柄壳体的导光管引出口中,所述光缆外护套设置在一条半圆形线槽Ⅰ内,并通过线卡将光源输入端伸出电极手柄壳体外,与导光管连接的二组嵌入光纤护套分别固定在两条凸起两侧的光纤嵌入槽中,所述电极套管一端穿过导光管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的电极内管槽内,吸引管的一端通过吸引管引出口与电极套管连接,所述电极开关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内的两条凸起上,电极开关的两侧凹槽分别卡装在两条凸起上的定位柱上,所述高频电缆一端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内的另一条半圆形线槽Ⅰ内并依次通过电极开关和电极套管与电极头连接,高频电缆另一端通过线卡伸出电极手柄壳体外,所述电极手柄壳体盖与电极手柄壳体固定在一起,电极开关的两个开关键分别显露在二个开关键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光纤组件照明、电极头手术和烟雾排除功能一体结构的手术电极。在电极的下壳内设有光纤槽,使光纤嵌入槽内,光纤的导光管延伸到电极手柄前端,电极头通过导光管伸出到光源前端,吸引管和光缆向后沿电极手柄后部伸出并由上壳覆盖,电极开关的两个开关键分别控制电极头的切割手术或凝血手术,整体结构紧凑合理、美观。光纤具有端面面积小,能够有效传导光的特点,采用多根光纤环绕排布于电极头根部周围,既不会影响手术电极的临床使用,又能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照明,无论手术电极的使用角度如何调整都不会受到周围遮挡物的影响,不会产生阴影,术者可以不考虑光源投照野内的物体干扰,投照角度(如向上角度投照)也是无影灯无法实现的,解决了照明角度单一和照明死角的问题。光源可选用高亮度LED或卤素灯或氙灯,配置灵活,光源输出端输出的光源为冷光源,在光源输出端前方80mm处可得到直径70mm的照明区,照度不低于100000LUX(氙灯光源),手术目的区域照度高。光源输出端输出的光源视野随术者目的部位自由移动,使用方便,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操作效率。电极头进行切割手术或止血手术时,本技术可以充分地吸取手术部位的手术烟雾,减小了手术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极头和电极套管连接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电极手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极手柄壳体盖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后视图;图7为本技术光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导光管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照明型手术电极,包括电极手柄壳体1、电极手柄壳体盖2、电极头3,电极套管4、电极开关5、吸引管6、高频电缆7,还包括光纤组件8。电极手柄壳体1一端为吸引管引出口1-1,另一端为导光管引出口1-2,在电极手柄壳体1内设有两条凸起1-3,两条凸起1-3之间为电极内管槽1-4,吸引管引出口1-1和导光管引出口1-2与电极内管槽1-4对应设置,两条凸起1-3两侧为光纤嵌入槽1-5,在两条凸起1-3上对称设有定位柱1-3-1,在吸引管引出口1-1上方设有线卡1-6,线卡1-6与电极手柄下壳上的两条半圆形线槽Ⅰ1-7相对应。电极手柄壳体盖2面上设有一条凹槽,在凹槽内设有二个开关键孔2-1,在电极手柄壳体盖2内面一侧设有两条半圆形线槽Ⅱ2-2。光纤组件8包括光源输入管8-1、光缆8-2、导光管8-3。导光管8-3为中空管,在导光管8-3的两端面上间隔设有相通的数个通孔8-3-1。光源输入管8-1为中空管。将光缆8-2一端的数根光纤芯对应插入导光管8-3的数个通孔8-3-1中并粘接在数个通孔8-3-1内,数根光纤芯与数个通孔8-3-1的截面通过研磨工艺构成无折射光截面,即光源输出端8-4,将光缆8-2另一端插入光源输入管8-1管中并粘接在光源输入管8-1管内,光缆8-2的数根光纤芯与光源输入管8-1的截面通过研磨工艺构成无折射光截面,即光源输入端8-5;将导光管8-3一端固定在电极手柄壳体1的导光管引出口1-2中,光缆8-2外护套设置在一条半圆形线槽Ⅰ1-7内,并通过线卡1-6将光源输入端8-5伸出电极手柄壳体1外,与导光管8-3连接的二组嵌入光纤护套分别通过快速粘结剂粘固在两条凸起1-3两侧的光纤嵌入槽1-5中,电极套管4一端穿过导光管8-3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1的电极内管槽1-4内,吸引管6的一端通过吸引管引出口1-1与电极套管4连接,电极套管4另一端与电极头3连接;将电极开关5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1内的两条凸起1-3上,电极开关5的两侧凹槽分别卡装在两条凸起上的定位柱1-3-1上,高频电缆7一端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1内的另一条半圆形线槽Ⅰ1-7内并依次通过电极开关5和电极套管4与电极头3连接,高频电缆7另一端通过线卡1-6伸出电极手柄壳体1外;将电极手柄壳体盖2通过超声波热合机压焊在电极手柄壳体1上,电极开关5的两个开关键分别显露在二个开关键孔2-1中。数个通孔8-3-1为16个,平均分布,数根光纤芯为16根。电极头3采用不锈钢材质。电极套管4为金属套管。导光管8-3和光源输入管8-1均采用透明环氧树脂材质。光缆8-2采用φ6mm医用光缆。一种照明型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型手术电极,包括电极手柄壳体(1)、电极手柄壳体盖(2)、电极头(3),电极套管(4)、电极开关(5)、吸引管(6)、高频电缆(7),所述电极套管(4)与电极头(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纤组件(8);/n所述光纤组件(8)包括光源输入管(8-1)、光缆(8-2)、导光管(8-3);/n所述导光管(8-3)为中空管,在导光管(8-3)的两端面上间隔设有相通的数个通孔(8-3-1);/n所述光源输入管(8-1)为中空管;/n所述光缆(8-2)一端的数根光纤芯对应插入导光管(8-3)的数个通孔(8-3-1)中并粘接在数个通孔(8-3-1)内,数根光纤芯与数个通孔(8-3-1)的截面通过研磨工艺构成无折射光截面,即光源输出端(8-4),光缆(8-2)另一端插入光源输入管(8-1)管中并粘接在光源输入管(8-1)管内,光缆(8-2)的数根光纤芯与光源输入管(8-1)的截面通过研磨工艺构成无折射光截面,即光源输入端(8-5),所述导光管(8-3)一端固定在电极手柄壳体(1)的导光管引出口(1-2)中,所述光缆(8-2)外护套设置在一条半圆形线槽Ⅰ(1-7)内,并通过线卡(1-6)将光源输入端(8-5)伸出电极手柄壳体(1)外,与导光管(8-3)连接的二组嵌入光纤护套分别固定在两条凸起(1-3)两侧的光纤嵌入槽(1-5)中,所述电极套管(4)一端穿过导光管(8-3)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1)的电极内管槽(1-4)内,吸引管(6)的一端通过吸引管引出口(1-1)与电极套管(4)连接,所述电极开关(5)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1)内的两条凸起(1-3)上,电极开关(5)的两侧凹槽分别卡装在两条凸起上的定位柱(1-3-1)上,所述高频电缆(7)一端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1)内的另一条半圆形线槽Ⅰ(1-7)内并依次通过电极开关(5)和电极套管(4)与电极头(3)连接,高频电缆(7)另一端通过线卡(1-6)伸出电极手柄壳体(1)外,所述电极手柄壳体盖(2)与电极手柄壳体(1)固定在一起,电极开关(5)的两个开关键分别显露在二个开关键孔(2-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型手术电极,包括电极手柄壳体(1)、电极手柄壳体盖(2)、电极头(3),电极套管(4)、电极开关(5)、吸引管(6)、高频电缆(7),所述电极套管(4)与电极头(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纤组件(8);
所述光纤组件(8)包括光源输入管(8-1)、光缆(8-2)、导光管(8-3);
所述导光管(8-3)为中空管,在导光管(8-3)的两端面上间隔设有相通的数个通孔(8-3-1);
所述光源输入管(8-1)为中空管;
所述光缆(8-2)一端的数根光纤芯对应插入导光管(8-3)的数个通孔(8-3-1)中并粘接在数个通孔(8-3-1)内,数根光纤芯与数个通孔(8-3-1)的截面通过研磨工艺构成无折射光截面,即光源输出端(8-4),光缆(8-2)另一端插入光源输入管(8-1)管中并粘接在光源输入管(8-1)管内,光缆(8-2)的数根光纤芯与光源输入管(8-1)的截面通过研磨工艺构成无折射光截面,即光源输入端(8-5),所述导光管(8-3)一端固定在电极手柄壳体(1)的导光管引出口(1-2)中,所述光缆(8-2)外护套设置在一条半圆形线槽Ⅰ(1-7)内,并通过线卡(1-6)将光源输入端(8-5)伸出电极手柄壳体(1)外,与导光管(8-3)连接的二组嵌入光纤护套分别固定在两条凸起(1-3)两侧的光纤嵌入槽(1-5)中,所述电极套管(4)一端穿过导光管(8-3)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1)的电极内管槽(1-4)内,吸引管(6)的一端通过吸引管引出口(1-1)与电极套管(4)连接,所述电极开关(5)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1)内的两条凸起(1-3)上,电极开关(5)的两侧凹槽分别卡装在两条凸起上的定位柱(1-3-1)上,所述高频电缆(7)一端设置在电极手柄壳体(1)内的另一条半圆形线槽Ⅰ(1-7)内并依次通过电极开关(5)和电极套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成轩
申请(专利权)人:拓普能量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