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地质数据融合一体化存储管理及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113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一种区域地质数据融合一体化存储管理及综合利用系统,其包括:地质数据提取及地质数据预处理模块,地质表层建模模块,服务器,地质数据库,查询模块等,用于对三维地质模型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查询,利用写缓存机制,有效提升海量小文件包的写入吞吐,还利用分布式的写缓存结构可以使得所有的分布节点都可以参与到文件的缓存和合并过程当中,加速文件的合并和后续的处理查询操作,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存储量,有效地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地质数据融合一体化存储管理及综合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区域地质数据融合一体化存储管理及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三维地学建模是由勘探地质学、数学地质、地球物理、矿山测量、矿井地质、GIS、图形图像学、科学可视化等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是对复杂的地质现象经过抽象化处理后,通过复杂的建模算法模拟出地质模型数据,用三维可视化的方式最终表达地下的地质情况。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三维地学建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三维地学空间模型或建模方法。从三维建模方法的基本元素来看,可以分为基于面表示的模型、基于体元的模型和混合数据模型。目前,地质建模一般流程包括三个阶段,即“专业数据源处理—结构建模—三维应用”,这种建模方式称为地质地学“静态建模”。由于地质静态建模中的交互建模先要将建模区分割成多个建模单元分别建模,最后合并成整个结构模型,这样会造成建模数据量大、分块手动交互建模、投入人员多、建模周期长、模型更新困难等问题。并且数据一致性及完整性无法保证(原始专业模型与建模成果模型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地质数据融合一体化存储管理及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n地质数据提取及地质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地质区域的钻孔数据,将钻孔数据按照钻孔的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进行分类;在同一类钻孔数据中,选择这类中的标准钻孔数据,计算这类中的其他钻孔数据与标准钻孔数据的异同值,将标准钻孔数据和异同值按照预设的格式存储于服务器中;/n地质表层建模模块,其包括表层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质区域表层的表层数据,表层数据为深度数据和拍摄数据;/n服务器,用于存储钻孔数据和表层数据,其包括第一缓存装置和第二缓存装置;/n其中,第一缓存装置包括缓存处理模块、缓存器和存储器,具体的:/n缓存处理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地质数据融合一体化存储管理及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
地质数据提取及地质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地质区域的钻孔数据,将钻孔数据按照钻孔的类别编号和钻孔数据容量进行分类;在同一类钻孔数据中,选择这类中的标准钻孔数据,计算这类中的其他钻孔数据与标准钻孔数据的异同值,将标准钻孔数据和异同值按照预设的格式存储于服务器中;
地质表层建模模块,其包括表层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质区域表层的表层数据,表层数据为深度数据和拍摄数据;
服务器,用于存储钻孔数据和表层数据,其包括第一缓存装置和第二缓存装置;
其中,第一缓存装置包括缓存处理模块、缓存器和存储器,具体的:
缓存处理模块,用于将同一类钻孔数据设置为小文件包写操作进缓存器;
缓存器,用于将小文件包缓存在内存后,小文件包将根据不同的查询,进行相应的小文件包合并操作,合并成为大的钻孔数据文件包之后,传输至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大的钻孔数据文件包;
其中,第二缓存装置也包括缓存处理模块、缓存器和存储器,具体的:
缓存处理模块,用于将深度数据和拍摄数据按照预设文件容量设置为多个小文件包写操作进缓存器;
缓存器,用于将多个小文件包分别缓存在内存后,多个小文件包将根据不同的查询,进行相应的小文件包合并操作,合并成为大的表层数据文件包之后,传输至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大的表层数据文件包;
系统还包括:
地质数据库,用于转录来自服务器中存储的钻孔数据和表层数据;
查询模块,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玉明杨振华王海会袁春鸿吴婧皇甫进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