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超声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125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超声换能器,包括:压电层,叠设在压电层的负极面上的匹配层,设置在压电层的下方,用于对压电层进行支撑与吸声的背衬层以及覆盖在匹配层上用于实现聚焦的透镜层;所述压电层包括:用于发射高频超声波信号的第一压电层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电层并列设置,用于发射低频超声波信号的第二压电层,且第一压电层的厚度小于第二压电层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声换能器兼具发送高频和低频两种信号的功能,代替了传统的腹部凸阵探头、体表线阵探头、心脏相控阵探头等三个探头才能实现的方式,避免过多的插拔操作而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方便使用,丰富超声设备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超声换能器
本技术涉及超声设备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通用型超声换能器。
技术介绍
B型超声诊断设备是现代医疗常用的诊断工具,给医生带来了临床使用上的方便。目前在使用超声诊断仪时,医生根据被诊断者的部位或者器官,需要选择不同的超声探头来进行检测,所以B超主机需要至少携带低频腹部凸阵探头、高频体表线阵探头、低频心脏相控阵探头等应用于多个不同部位或者器官的探头,来满足临床要求。现有的超声诊断仪由超声主机和可插拔的超声探头组成。超声探头由超声换能器、电缆线和插头等部件组件,可插拔的探头是为了满足临床诊断时不同身体部位或者器官的需求,目前主流的超声诊断仪的标配探头一般有腹部凸阵探头(低频超声波信号)、体表线阵探头(高频超声波信号)、心脏相控阵探头(低频超声波信号)、妇产科腔内探头(高频超声波信号)等等,全科应用机器可能携带的探头更多,意味着彩超诊断仪需要多个探头接口,从而导致超声诊断仪的体积很庞大。但是随着分级诊疗的推广,户外急救、基层筛查、偏远山区诊断等对于超声诊断仪的需求增多,根据这些应用场景的特点,尤其需要小型化、便携式的超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型超声换能器包括:压电层,叠设在所述压电层的负极面上的匹配层,设置在所述压电层的下方,用于对所述压电层进行支撑与吸声的背衬层以及覆盖在所述匹配层上用于实现聚焦的透镜层;/n所述压电层包括:用于发射高频超声波信号的第一压电层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电层并列设置,用于发射低频超声波信号的第二压电层,且所述第一压电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压电层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型超声换能器包括:压电层,叠设在所述压电层的负极面上的匹配层,设置在所述压电层的下方,用于对所述压电层进行支撑与吸声的背衬层以及覆盖在所述匹配层上用于实现聚焦的透镜层;
所述压电层包括:用于发射高频超声波信号的第一压电层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电层并列设置,用于发射低频超声波信号的第二压电层,且所述第一压电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压电层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层与所述第二压电层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型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层位于所述第二压电层的一个侧面上的任意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层包括第一正极面与第一负极面;所述第二压电层包括第二正极面与第二负极面;所述第一正极面、所述第一负极面、所述第二正极面以及所述第二负极面上均涂覆有导电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型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当为一体式结构时,所述第一压电层的所述第一负极面与所述第二压电的第二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索诺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