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记录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105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记录电极,包括转接头、多根排针和多根电极丝,所述多根排针间隔设于所述转接头上,所述电极丝的一端和所述排针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根电极丝远离所述排针的一端通过组织胶粘结,所述电极丝未包覆所述组织胶的部位包覆有保护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柔性记录电极,体积小,不仅可以记录面积小的目标脑区的电活动,而且能够减轻动物头部的负重;柔性好,通过组织胶对缠绕电极丝进行固定,组织胶在脑组织内可降解,电极丝恢复其柔性程度,可以跟随脑组织的移动而移动,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记录电极
本技术属于记录电极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记录电极。
技术介绍
在神经系统中,大量的神经元之间不断产生和传递电生理信号以实现不同脑区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电生理技术由于其高时空分辨率的记录优势已成为我们研究神经元活动进而研究神经环路功能非常重要的工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记录电极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这些成果直接对神经科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迅速带动了包括能更好的区分神经元类型的四电极、分布于不同深度的记录位点的密歇根微电极以及大范围记录位点的犹他微电极阵列等各种新型电极阵列的发展。利用多通道电极对目标脑区的神经元记录可解析在特定行为相关的环路功能,这在神经科学领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即在自由活动的实验动物上记录研究脑区的单细胞动作电位,同时测试自由活动的实验动物的相关行为,通过对所得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分析该特定行为相关的神经环路功能。这对神经环路功能解析很有帮助。然而,目前常用的多为金属电极,质地比较硬,其杨氏模量与脑组织相差悬殊,植入后容易对脑组织产生机械损伤。并且在植入动物脑组织后,动物在活动过程中,电极会反复穿透神经组织,对其造成持续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脑组织损失较小的柔性记录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植入方法。一种柔性记录电极,包括转接头、多根排针和多根电极丝,所述多根排针间隔设于所述转接头上,所述电极丝的一端和所述排针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根电极丝远离所述排针的一端通过组织胶粘结,所述电极丝未包覆所述组织胶的部位包覆有保护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胶为环氧树脂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织胶的外侧还包覆有聚乙二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丝的直径为12μm、17μm或25μm。本技术的柔性记录电极,体积小,不仅可以记录面积小的目标脑区的电活动,而且能够减轻动物头部的负重。此外,上述柔性记录电极柔性好,通过组织胶对缠绕电极丝进行固定,组织胶在脑组织内可降解,电极丝恢复其柔性程度,可以跟随脑组织的移动而移动,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上述柔性记录电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的柔性记录电极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省时高效,对实验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能够符合实验室的日常使用。本技术的柔性记录电极的植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记录电极的示意图;图2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梯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极丝的缠绕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记录电极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6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记录电极的植入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上”等指示方位或位置的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柔性记录电极,包括转接头10、多根排针20和多根电极丝30。多根排针20间隔设于转接头10上,电极丝30的一端和排针20一一对应连接,多根电极丝30远离排针20的一端通过组织胶粘结,电极丝30未包覆组织胶40的部位包覆有保护胶50。上述柔性记录电极,体积小,不仅可以记录面积小的目标脑区的电活动,而且能够减轻动物头部的负重。此外,上述柔性记录电极柔性好,通过组织胶40对缠绕电极丝30进行固定,组织胶40在脑组织内可降解,电极丝30恢复其柔性程度,可以跟随脑组织的移动而移动,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上述柔性记录电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其中,对组织胶40没有特别限制,符合适用于植入、可降解要求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胶50为环氧树脂胶。在一个实施例中,组织胶40的外侧还包覆有聚乙二醇。具体的,聚乙二醇可以为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当植入到实验动物脑内时,如果是浅层脑区,组织胶40固定的电极丝30硬度足以植入脑组织。如果是深层脑区,为了提高精确度,可在组织胶40的外侧包覆一层聚乙二醇提高硬度再进行植入,到达目标脑区后,用生理盐水将电极外层的聚乙二醇溶解,再利用牙科水泥将整个柔性记录电极和颅骨封装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极丝30的直径可以为12μm、17μm或25μm。为了能够记录到面积较小脑区的信号,所使用的电极丝30尺寸应尽量小,对脑组织带来的损伤也会更小。进一步的,电极丝30可以为金属丝电极丝30。当电极丝的直径为12μm时,8通道的柔性记录电极,8根电极丝紧密挨着排布,宽度也不到100μm。体积很小,特别适合脑部植入。上述柔性记录电极可根据实验需求制备成8通道或者16通道。上述柔性记录电极更适用于浅层且面积小的目标脑区。此外,请参考图3至图5,为上述的柔性记录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提供支架。支架包括底座150、第一柱子110、第二柱子120、第三柱子130和第四柱子140。第一柱子110、第二柱子120、第三柱子130和第四柱子140的一端均和底座150固定连接。第一柱子110、第二柱子120、第三柱子130和第四柱子140在底座150上呈梯形分布,第一柱子110和第四柱子140分别位于梯形的底边的两端,第二柱子120和第三柱子130分别位于梯形的顶边的两端。具体的,请参考图3,梯形的AD边即为梯形的顶边,BC边即为梯形的底边。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采用3D打印机打印而成或者采用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优选的,支架采用3D打印,快速、成本低。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柱子110、第二柱子120、第三柱子130和第四柱子140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木头或者其他坚硬的材料。S120、将电极丝30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柱子110上。电极丝30的直径可以为12μm、17μm或25μm。S130、接着电极丝30依次绕过第二柱子120、第三柱子130和第四柱子140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头、多根排针和多根电极丝,所述多根排针间隔设于所述转接头上,所述电极丝的一端和所述排针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根电极丝远离所述排针的一端通过组织胶粘结,所述电极丝未包覆所述组织胶的部位包覆有保护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头、多根排针和多根电极丝,所述多根排针间隔设于所述转接头上,所述电极丝的一端和所述排针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多根电极丝远离所述排针的一端通过组织胶粘结,所述电极丝未包覆所述组织胶的部位包覆有保护胶。


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璐鲁艺钟成曹燚孙重阳王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