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给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106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洗涤领域的一种壁挂式给液器,包括一储液瓶、一外壳、一MCU、一红外感应器、一电源模块、一给液传动装置以及一防余滴出液组件;所述红外感应器、电源模块以及给液传动装置均分别与MCU连接;所述储液瓶设于外壳的上端,并与所述外壳连通;所述MCU、红外感应器、电源模块、给液传动装置以及防余滴出液组件均设于外壳的内部;所述防余滴出液组件的输入端与给液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端穿过所述外壳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使洗手液出液均匀,避免出现余滴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挂式给液器
本技术涉及洗涤领域,特别指一种壁挂式给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洗手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洗涤产品,通常放置于厨房、洗手间等地方。传统上,洗手液存储在容器中,通过按压设置在容器顶部的按压装置将洗手液从容器中按压出来,或者使用电动出液装置输出洗手液。洗手时,将输出的洗手液涂抹到待洗部位,双手反复搓揉至气泡,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但是,传统上采用电动出液的做法存在有如下问题:通过马达控制底部阀门的开启与关闭,进而利用自由落差释放洗手液,洗手液刚加满时出液多,洗手液少时出液少,不均匀,且存在余滴的现象。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壁挂式给液器,实现使洗手液出液均匀,避免出现余滴现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壁挂式给液器,实现使洗手液出液均匀,避免出现余滴现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壁挂式给液器,包括一储液瓶、一外壳、一MCU、一红外感应器、一电源模块、一给液传动装置以及一防余滴出液组件;所述红外感应器、电源模块以及给液传动装置均分别与MCU连接;所述储液瓶设于外壳的上端,并与所述外壳连通;所述MCU、红外感应器、电源模块、给液传动装置以及防余滴出液组件均设于外壳的内部;所述防余滴出液组件的输入端与给液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端穿过所述外壳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给液传动装置包括一电机罩、一电机、一压板、一第一密封圈、一第二密封圈、一齿轮组、一给液壳体以及复数个螺钉;所述电机通过螺钉以及压板固定于电机罩内;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压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组之间;所述给液壳体设有一进液口以及一出液口;所述齿轮组位于给液壳体内,用于将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洗手液输出至出液口。进一步地,所述防余滴出液组件包括一出液嘴、一止回橡胶吸盘以及一第三密封圈;所述止回橡胶吸盘设于出液嘴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密封圈设于出液嘴与给液壳体之间;所述出液嘴通过螺钉固定于给液壳体上,并与所述出液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一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上端与储液瓶连通,下端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下壳体设有一用于出液嘴出液的第一孔洞、一用于所述红外感应器收发感应信号的第二孔洞;所述给液传动装置通过螺栓固定于下壳体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壳体的后端。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一电池以及一电池盒;所述电池设于电池盒内;所述电池与MCU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所述给液传动装置以及MCU,即所述MCU控制电机驱动齿轮组扰动洗手液设定的时长,将洗手液输出至所述出液口,实现使洗手液出液均匀,避免了每次洗手时的出液量不同而导致的用户体验低下。2、通过设置所述防余滴出液组件,即当洗手液量不够多时,所述止回橡胶吸盘吸着出液口防止余滴,当所述电机驱动齿轮组输出洗手液时,所述止回橡胶吸盘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垂,进而通过所述出液嘴出液,即避免出现余滴现象。3、通过将所述固定件设于壳体的后端,使得所述壁挂式给液器能够固定于墙壁上,不占用台面空间,也避免了所述壁挂式给液器被打翻。4、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有效防止洗手液进入所述电机而导致电机的损坏。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壁挂式给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壁挂式给液器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壁挂式给液器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壁挂式给液器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壁挂式给液器的电路原理框图。标记说明:100-一种壁挂式给液器,1-储液瓶,2-外壳,3-MCU,4-红外感应器,5-电源模块,6-给液传动装置,7-防余滴出液组件,21-上壳体,22-下壳体,221-第一孔洞,222-第二孔洞,51-电池盒,61-电机罩,62-电机,63-压板,64-第一密封圈,65-第二密封圈,66-齿轮组,67-给液壳体,68-螺钉,671-进液口,672-出液口,71-出液嘴,72-止回橡胶吸盘,73-第三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壁挂式给液器100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储液瓶1、一外壳2、一MCU3、一红外感应器4、一电源模块5、一给液传动装置6以及一防余滴出液组件7;所述储液瓶1用于存储洗手液;所述红外感应器4用于感应人手,并向所述MCU3发送感应信号;所述MCU3用于接收红外感应器4的感应信号,并驱动所述给液传动装置6输出洗手液,在具体实施时,只要从现有技术中选择能实现此功能的MCU即可,并不限于何种型号,且控制程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的;所述电源模块5用于给壁挂式给液器100供电;所述给液传动装置6用于扰动洗手液进而输出洗手液;所述防余滴出液组件7用于将洗手液输出给用户,并防止余滴。所述红外感应器4、电源模块5以及给液传动装置6均分别与MCU3连接;所述储液瓶1设于外壳2的上端,并与所述外壳2连通;所述MCU3、红外感应器4、电源模块5、给液传动装置6以及防余滴出液组件7均设于外壳2的内部;所述防余滴出液组件7的输入端与给液传动装置6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端穿过所述外壳2的下端,即所述出液嘴71通过第一孔洞221进行出液。所述给液传动装置6包括一电机罩61、一电机62、一压板63、一第一密封圈64、一第二密封圈65、一齿轮组66、一给液壳体67以及复数个螺钉68;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64以及第二密封圈65,有效防止洗手液进入所述电机62而导致电机62的损坏;所述齿轮组66包括两个齿轮;所述电机62为减速电机;所述电机62通过螺钉68以及压板63固定于电机罩61内;所述第一密封圈64设于压板63上;所述电机62的输出端与齿轮组66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65设于电机62的输出端与齿轮组66之间;所述给液壳体67设有一进液口671以及一出液口672;所述齿轮组66位于给液壳体67内,用于将所述进液口671流进的洗手液输出至出液口672。通过设置所述给液传动装置6以及MCU3,即所述MCU3控制电机62驱动齿轮组66扰动洗手液设定的时长,将洗手液输出至所述出液口672,实现使洗手液出液均匀,避免了每次洗手时的出液量不同而导致的用户体验低下。所述防余滴出液组件7包括一出液嘴71、一止回橡胶吸盘72以及一第三密封圈73;通过设置所述防余滴出液组件7,即当洗手液量不够多时,所述止回橡胶吸盘72吸着出液口672防止余滴,当所述电机62驱动齿轮组66输出洗手液时,所述止回橡胶吸盘72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垂,进而通过所述出液嘴71出液,即避免出现余滴现象。所述止回橡胶吸盘72设于出液嘴71的输入端,所述止回橡胶吸盘72的吸盘吸附于出液口672上,当有大量洗手液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挂式给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储液瓶、一外壳、一MCU、一红外感应器、一电源模块、一给液传动装置以及一防余滴出液组件;/n所述红外感应器、电源模块以及给液传动装置均分别与MCU连接;/n所述储液瓶设于外壳的上端,并与所述外壳连通;所述MCU、红外感应器、电源模块、给液传动装置以及防余滴出液组件均设于外壳的内部;所述防余滴出液组件的输入端与给液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端穿过所述外壳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给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储液瓶、一外壳、一MCU、一红外感应器、一电源模块、一给液传动装置以及一防余滴出液组件;
所述红外感应器、电源模块以及给液传动装置均分别与MCU连接;
所述储液瓶设于外壳的上端,并与所述外壳连通;所述MCU、红外感应器、电源模块、给液传动装置以及防余滴出液组件均设于外壳的内部;所述防余滴出液组件的输入端与给液传动装置的输出端连通,输出端穿过所述外壳的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挂式给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液传动装置包括一电机罩、一电机、一压板、一第一密封圈、一第二密封圈、一齿轮组、一给液壳体以及复数个螺钉;
所述电机通过螺钉以及压板固定于电机罩内;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压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组之间;所述给液壳体设有一进液口以及一出液口;所述齿轮组位于给液壳体内,用于将所述进液口流进的洗手液输出至出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力雄李达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洁博利厨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