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和康专利>正文

一种佛神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995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6
一种佛神龛,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放置佛像的腔体,所述柜体的前端设有开口以及用于盖住开口的门板;还设有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驱动装置和电源,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杆、螺母和传动臂,所述螺杆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母螺接在螺杆上配合形成丝杠副,所述传动臂一端连接螺母,传动臂另一端连接门板,用于拉动门板打开和闭合。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之处在于使用者无需手动开关门板,使用更方便,提升产品档次和提高客户感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佛神龛
本技术涉及宗教用品,尤其涉及一种佛神龛。
技术介绍
佛神龛,即佛龛和神龛,是用于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一般以石或木,作成橱子形,供奉佛像或神位。为了保护佛像,会在佛神龛上设门扉,用于防尘、防水和防止神佛像直接光照引起老化,铁制佛神龛的铁门还可以防香火烛,现市场上佛神龛的门采用转动连接在佛神龛的方式,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261412U中的保护门,通过手动打开,这种开门结构比较简单,不适用在一些高档佛神龛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带有电动门结构的佛神龛,使用方便。本技术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佛神龛,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放置佛像的腔体,所述柜体的前端设有开口以及用于盖住开口的门板;还设有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控制电路板和电源,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驱动装置和电源,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杆、螺母和传动臂,所述螺杆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母螺接在螺杆上配合形成丝杠副,所述传动臂一端连接螺母,传动臂另一端连接门板,用于拉动门板打开和闭合。本技术佛神龛的电源通过控制电路板给电机供电,电机带动螺杆正转或反转时,螺杆与螺母成丝杠副,螺母可沿螺杆长度方向反复滑动,螺母带动传动臂拉动门板开合。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之处在于使用者无需手动开关门板,使用更方便,提升产品档次和提高客户感知。作为优选,所述柜体下端设有中空的底座,所述底座中空的腔体内设有放置电机的支架,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门板包括左门板和右门板,所述左门板和右门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作为优选,所述柜体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所述滑槽呈弧形设置在底座上端面,且滑槽弧形所对应的圆心在柜体的轴线上,所述左门板的水平截面和右门板的水平截面均为弧形。同时,左门板水平截面和右门板水平截面的弧形所对应的圆心也在柜体的轴线上,这样的设置保证了门板滑动并能盖住开口。作为优选,传动臂包括两个第一传动臂和两个第二传动臂,第一传动臂的一端与螺母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与螺母的转动轴与螺杆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垂直,第一传动臂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传动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传动臂的另一端分别与左门板和右门板连接;支架上设有第一支撑座,第二传动臂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座上,且两个第二传动臂与第一支撑座的转动轴在同一直线上并与螺杆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垂直。第二传动臂的中部是指两端之间的位置,两个第二传动臂呈交叉状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座上,两个第二传动臂的转动轴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与柜体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这样的设置后,螺母在螺杆上反复滑动时第一传动臂带动第二传动臂以第一支撑座为中心作转动运动,从而拉动门板。作为优选,所述左门板的底部和右门板的底部均设有连接钩,所述连接钩穿过滑槽位于底座中空的腔体内并与第二传动臂的另一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槽,电机安装在安装槽的一端,所述螺杆位于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支撑座安装在安装槽的另一端,所述螺母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的第一支撑座与电机之间的位置,所述安装槽内的螺母与电机之间位置上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与第一支撑座之间设有与螺杆平行的导向柱,所述螺母上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通孔。螺杆穿过第一支撑座与螺母螺接,并穿过第二支撑座,但螺杆的外壁与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不接触。这样的设置后,螺母滑动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控制模块和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包含了转向开关功能,用于控制电机处于正转、反转和停止三种状态。控制模块包含了处理芯片,用于控制和运算。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电路板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可采用移动通信、WIFI、蓝牙或红外等通信技术。作为优选,所述柜体的前端设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在开门或关门时发光体随之点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佛神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佛神龛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佛神龛的剖示图。图4为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安装在支撑座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安装在支撑座上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佛神龛的电路原理框图。如图所示:1、柜体,11、开口,2、门板,21、左门板,22、右门板,201、连接钩,3、控制电路板,31、控制模块,32、开关模块,33、通信模块,4、电源,5、电机,61、螺杆,62、螺母,621、通孔,63、传动臂,631、第一传动臂,632、第二传动臂,7、底座,71、滑槽,8、支架,801、安装槽,802、导向柱,81、第一支撑座,82、第二支撑座,9、发光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佛神龛,包括柜体1,柜体1内设有放置佛像的腔体,柜体1的前端设有开口11以及用于盖住开口11的门板2。柜体1下端设有中空的底座7,底座7中空的腔体内设有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控制电路板3和电源4。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驱动装置和电源4,电源可以采用市电供电结构、太阳能供电结构、锂电池供电结构或锂电池充电结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传动装置包括螺杆61、螺母62和传动臂63。螺杆61与电机5输出端连接,螺母62螺接在螺杆61上配合构成丝杠运动,传动臂63一端连接螺母62,传动臂63另一端连接门板2,用于拉动门板2打开和闭合。底座7中空的腔体内设有放置电机5的支架8,底座7上设有滑槽71。门板2包括左门板21和右门板22,左门板21和右门板22滑动连接在滑槽71内。柜体1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滑槽71呈弧形设置在底座7上端面,且滑槽71弧形所对应的圆心在柜体1的轴线上,左门板21的水平截面和右门板22的水平截面均为弧形。同时,左门板21水平截面和右门板22水平截面的弧形所对应的圆心也在柜体1的轴线上。传动臂63包括两个第一传动臂631和两个第二传动臂632,两个第一传动臂631的一端分别与螺母62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631与螺母62的转动轴与螺杆61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垂直,两个第一传动臂63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传动臂632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传动臂632的另一端分别与左门板21和右门板22连接,左门板21的底部和右门板22的底部均设有连接钩201,连接钩201穿过滑槽71位于底座7中空的腔体内并与第二传动臂632的另一端连接。支架8上设有第一支撑座81,两个第二传动臂632的中部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座81上,两个第二传动臂632与第一支撑座81的转动轴在同一直线上并与螺杆61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垂直。第二传动臂632的中部是指两端之间的位置,两个第二传动臂632呈交叉状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座81上,两个第二传动臂632的转动轴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与柜体1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支架8上设有安装槽801,电机5安装在安装槽801的一端,螺杆61位于安装槽801内,第一支撑座81安装在安装槽801的另一端,螺母62滑动连接在安装槽801内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佛神龛,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有放置佛像的腔体,所述柜体(1)的前端设有开口(11)以及用于盖住开口(11)的门板(2);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控制电路板(3)和电源(4),所述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驱动装置和电源(4),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杆(61)、螺母(62)和传动臂(63),所述螺杆(61)与电机(5)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母(62)螺接在螺杆(61)上配合形成丝杠副,所述传动臂(63)一端连接螺母(62),传动臂(63)另一端连接门板(2),用于拉动门板(2)打开和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佛神龛,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有放置佛像的腔体,所述柜体(1)的前端设有开口(11)以及用于盖住开口(11)的门板(2);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控制电路板(3)和电源(4),所述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驱动装置和电源(4),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杆(61)、螺母(62)和传动臂(63),所述螺杆(61)与电机(5)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母(62)螺接在螺杆(61)上配合形成丝杠副,所述传动臂(63)一端连接螺母(62),传动臂(63)另一端连接门板(2),用于拉动门板(2)打开和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佛神龛,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下端设有中空的底座(7),所述底座(7)中空的腔体内设有放置电机(5)的支架(8),所述底座(7)上设有滑槽(71),所述门板(2)包括左门板(21)和右门板(22),所述左门板(21)和右门板(22)滑动连接在滑槽(7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佛神龛,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所述滑槽(71)呈弧形设置在底座(7)上端面,且滑槽(71)弧形所对应的圆心在柜体(1)的轴线上,所述左门板(21)的水平截面和右门板(22)的水平截面均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佛神龛,其特征在于:传动臂(63)包括两个第一传动臂(631)和两个第二传动臂(632),第一传动臂(631)的一端与螺母(62)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臂(631)与螺母(62)的转动轴与螺杆(61)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垂直,第一传动臂(63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传动臂(632)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康
申请(专利权)人:李和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