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085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适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加工模块、动态分析模块及结果生成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为业务系统的贴源层数据,所述数据适配模块用于建立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的适配模型,并通过转换获得目标数据,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对目标数据以宽表的形式进行多渠道、多维度的存储整合,所述数据加工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数据形态形成贴源纵表行为指标数据,所述动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用户行为,获得用户动机结果,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将用户不同的贴源行为进行整合并形成融合行为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分析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对大数据分析领域而言,为了加深对用户的了解,纷纷构建用户的360全景画像。传统的用户画像往往通过加工用户自然属性、交易/消费行为、用户价值等指标标签实现,反映用户当前状态。而用户行为轨迹确是用户诉求、偏好的直接体现。传统标签是属于对用户特征的静态刻画,忽略了对用户动态行为轨迹的感知中基于时序的用户行为分析,难以实现用户行为深入洞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适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加工模块、动态分析模块及结果生成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为业务系统的贴源层数据,所述数据适配模块用于建立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的适配模型,并通过转换获得目标数据,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对目标数据以宽表的形式进行多渠道、多维度的存储整合,所述数据加工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数据形态形成贴源纵表行为指标数据,所述动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用户行为,获得用户动机结果,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将用户不同的贴源行为进行整合并形成融合行为结果。优选地,所述适配模型包括:接收来自不同业务系统的原始数据转换请求;对原始数据解析处理和基于SQL脚本对原始数据进行纵表规则配置;对解析处理的数据进行缓存处理以及对配置的数据进行运行阶段配置;对缓存的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对已转换的数据进行储存以及对运行阶段配置的数据执行阶段运行;自动执行批量数据转换脚本集。优选地,还包括业务规则配置模块,所述业务规则配置模块用于向用户提供规则维护界面,进行业务规则的定义、调整及维护。优选地,所述结果生成模块包括行为整合子模块、轨迹查询子模块及API接口,所述行为整合子模块用于将用户不同的贴源行为进行整合并形成融合行为结果,所述轨迹查询子模块用于实现对贴源行为和融合行为结果的可视化,所述API接口用于供第三方业务系统查询。优选地,所述动态分析模块还用于生成优化路径结果,并以桑基图形式展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用户动态行为轨迹的感知中基于时序的用户行为分析,能够实现用户行为深入洞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适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加工模块、动态分析模块、业务规则配置模块及结果生成模块,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为业务系统的贴源层数据。所述数据适配模块用于建立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的适配模型,并通过转换获得目标数据。适配模型包括:接收来自不同业务系统的原始数据转换请求;对原始数据解析处理和基于SQL脚本对原始数据进行纵表((用户、渠道、时间、事件等))规则配置;对解析处理的数据进行缓存处理以及对配置的数据进行运行阶段配置;对缓存的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对已转换的数据进行储存以及对运行阶段配置的数据执行阶段运行;自动执行批量数据转换脚本集,保存转换脚本执行结果信息,保证快速运维。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对目标数据以宽表的形式进行多渠道、多维度的存储整合。所述数据加工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数据形态形成贴源纵表行为指标数据。对用户行为阶段进行深入洞察,表现出某人在某个渠道某个时间点做了某些事情,进行动态感知分析,最终形成用户形为纵表(纵向描述用户行为特点)。所述动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用户行为,获得用户动机结果,生成优化路径结果,并以桑基图形式展现。用户从登录网站/APP到支付成功需要经过首页浏览、搜索商品、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支付订单等过程。而用户实际的选购过程是一个交缠反复的过程,例如提交订单后,用户可能会返回首页继续搜索商品,也可能去取消订单,每一个访问路径背后都有不同的动机。通过漏斗分析和其他分析模型配合进行深入分析后,可评估用户总体转化率,快速找到用户动机。优化路径结果是优化和引领用户走向最优路径或者期望的路径。所述业务规则配置模块用于向用户提供规则维护界面,进行业务规则的定义、调整及维护。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将用户不同的贴源行为进行整合并形成融合行为结果。所述结果生成模块包括行为整合子模块、轨迹查询子模块及API接口,所述行为整合子模块用于将用户不同的贴源行为进行整合并形成融合行为结果,所述轨迹查询子模块用于实现对贴源行为和融合行为结果的可视化,所述API接口用于供第三方业务系统查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适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加工模块、动态分析模块及结果生成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为业务系统的贴源层数据,所述数据适配模块用于建立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的适配模型,并通过转换获得目标数据,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对目标数据以宽表的形式进行多渠道、多维度的存储整合,所述数据加工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数据形态形成贴源纵表行为指标数据,所述动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用户行为,获得用户动机结果,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将用户不同的贴源行为进行整合并形成融合行为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适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加工模块、动态分析模块及结果生成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为业务系统的贴源层数据,所述数据适配模块用于建立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的适配模型,并通过转换获得目标数据,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对目标数据以宽表的形式进行多渠道、多维度的存储整合,所述数据加工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数据形态形成贴源纵表行为指标数据,所述动态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用户行为,获得用户动机结果,所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将用户不同的贴源行为进行整合并形成融合行为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模型包括:
接收来自不同业务系统的原始数据转换请求;
对原始数据解析处理和基于SQL脚本对原始数据进行纵表规则配置;
对解析处理的数据进行缓存处理以及对配置的数据进行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恩廖雅哲杨紫胜吴炎泉
申请(专利权)人: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