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77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4
提供了一种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所述触摸感测单元包括具有长边和短边的触摸感测区域、沿着触摸感测区域的长边布置在触摸感测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电极、沿着触摸感测区域的短边布置在触摸感测区域中的第二触摸电极、将第一触摸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将第二触摸电极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电极,其中,第二连接电极的厚度分别与第一触摸电极的厚度和第二触摸电极的厚度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3月15日提交的第10-2019-002993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包含于此,如同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触摸感测单元和一种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向用户提供图像的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导航装置或电视机(TV)的电子装置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产生并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各种输入装置。能够识别触摸输入的触摸感测单元已经被广泛地用作特别是在智能电话或平板PC中的显示装置的输入装置。触摸感测单元检测触摸输入的存在,并且计算触摸输入的位置作为触摸输入坐标。在该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因此,其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一种触摸感测单元和一种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具有改善的触摸灵敏度。专利技术构思的附加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通过描述将是明显的,或者可以通过专利技术构思的实践而得知。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触摸感测单元包括具有长边和短边的触摸感测区域、沿着触摸感测区域的长边布置在触摸感测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电极、沿着触摸感测区域的短边布置在触摸感测区域中的第二触摸电极、将第一触摸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将第二触摸电极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电极,其中,第二连接电极的厚度分别与第一触摸电极的厚度和第二触摸电极的厚度不同。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具有显示区域的显示单元以及包括与显示区域叠置的触摸感测区域的触摸感测单元,触摸感测区域具有长边和短边,其中,触摸感测单元包括沿着触摸感测区域的长边布置的第一触摸电极、沿着触摸感测区域的短边布置的第二触摸电极、将第一触摸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将第二触摸电极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电极,第二连接电极的厚度分别与第一触摸电极的厚度和第二触摸电极的厚度不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触摸感测单元包括具有长边和短边的触摸感测区域、沿着触摸感测区域的长边布置在触摸感测区域中的第一触摸电极、沿着触摸感测区域的短边布置在触摸感测区域中的第二触摸电极、将第一触摸电极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电极以及将第二触摸电极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电极,其中,第二连接电极的厚度比第一连接电极的厚度薄。将理解的是,前面的总体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意图提供对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专利技术构思,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的显示单元的布局图。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布局图。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的区域A中的发光区域和第一触摸电极的形状和布置的平面图。图7是沿着图6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8是图5的区域B的放大布局图。图9是图8的区域B_1的示例性放大布局图。图10是图8的区域B_1的另一示例性放大布局图。图11是沿着图9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12是沿着图9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图13是沿着图9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图14是图5的区域C的剖视图。图15是沿着图14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图16是沿着图14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图1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布局图。图1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布局图。图19是图18的区域D的示例性放大布局图。图20是图18的区域D的另一示例性放大布局图。图21是图18的区域D的另一示例性放大布局图。图22是图18的区域D的另一示例性放大布局图。图23是图18的区域D的另一示例性放大布局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透彻理解。如在这里使用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是作为采用在这里所公开的专利技术构思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装置或方法的非限制性示例的可互换的词语。然而,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等效布置的情况下实践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避免使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不必要地模糊。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不同的,但不必是排他性的。例如,在不脱离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定形状、构造和特性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现专利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变化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组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和/或方面等(下文中单独地或统称为“元件”)可以另外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附图中交叉影线和/或阴影线的使用通常被提供以使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清楚。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线的存在或不存在都不传达或表示对特定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元件的任何其他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的目的,可以夸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地实现时,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来执行具体工艺顺序。例如,两个连续地描述的工艺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另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具有或不具有中间元件的物理连接、电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D1轴、D2轴和D3轴不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诸如X轴、Y轴和Z轴,并且可以以更广泛的含义解释。例如,D1轴、D2轴和D3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者)”和“选自于由X、Y和Z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种/者)”可以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X、Y和Z中的两个(种/者)或更多个(种/者)的任何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中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这里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感测单元,所述触摸感测单元包括:/n触摸感测区域,具有长边和短边;/n第一触摸电极,沿着所述触摸感测区域的所述长边布置在所述触摸感测区域中;/n第二触摸电极,沿着所述触摸感测区域的所述短边布置在所述触摸感测区域中;/n第一连接电极,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电连接;以及/n第二连接电极,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电连接,/n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厚度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厚度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厚度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5 KR 10-2019-00299351.一种触摸感测单元,所述触摸感测单元包括:
触摸感测区域,具有长边和短边;
第一触摸电极,沿着所述触摸感测区域的所述长边布置在所述触摸感测区域中;
第二触摸电极,沿着所述触摸感测区域的所述短边布置在所述触摸感测区域中;
第一连接电极,将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电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电极,将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厚度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厚度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厚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厚度分别比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厚度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厚度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所述触摸感测单元还包括:
缓冲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下方;以及
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电极上方,所述绝缘层包括将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部分暴露的接触孔,
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触摸电极通过所述接触孔与所述第二连接电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厚度在至的范围内;并且
所述第一触摸电极的厚度和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厚度在至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电极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并且
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厚度比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厚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所述触摸感测单元还包括:
垫部,设置在围绕所述触摸感测区域的触摸外围区域中,所述垫部包括第一垫部和与所述第一垫部分隔开的第二垫部;以及
驱动线,连接到所述第一触摸电极,
其中:
所述驱动线的第一端连接到布置在同一行中的所述第一触摸电极;
所述驱动线的第一部分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垫部;并且
所述驱动线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垫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所述触摸感测单元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二触摸电极的感测线,所述感测线包括设置在所述触摸感测区域的一侧上的第一感测线和设置在所述触摸感测区域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感测线,其中:
所述触摸感测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垫部之间;
所述第一感测线的第一端连接到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组所述第二触摸电极;并且
所述第二感测线的第一端连接到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组所述第二触摸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感测线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垫部;并且
所述第二感测线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垫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所述感测线和所述驱动线中的每条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彼此叠置的多个层。


11.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焕熹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