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72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中心处贯穿有套接管,套接管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盖,套接管的底部卡接有漏斗,套接管向外延伸的边缘处贯穿有导管,导管的尾端开设有出口,主体的两侧嵌入有转轴,转轴的侧面贯穿有挂杆,挂杆的外侧套接有橡胶环,主体的内壁嵌入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内侧粘接有瓦楞板,主体的底部套接有底座,底座的两侧卡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正面贯穿有进口,进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卡钉,卡钉的外侧嵌入有螺纹,进口的侧面贯通有中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骨干和套接管,解决了固定在植物上比较费时、使用较长时间后易对捕食螨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
本技术涉及捕食螨释放器
,具体为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
技术介绍
捕食螨是一种以柑桔红蜘蛛、锈壁虱等植物叶螨为主要食物的一种杂食性益螨,由于捕食螨类有这么些天赋的消灭害螨的特殊本领,利用它们控制害螨,保护作物常可收到显著的效果。所以,它们一被发现后,就受到了世界各国农业科学家们的重视,并大力开展了室内人工繁殖的工作。但现有的捕食螨释放器在需要固定在植物上时比较麻烦,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另外在释放器使用较长时间后容易对捕食螨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固定在植物上比较费时、使用较长时间后易对捕食螨造成影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中心处贯穿有套接管,所述套接管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盖,所述套接管的底部卡接有漏斗,所述套接管向外延伸的边缘处贯穿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尾端开设有出口,所述主体的两侧嵌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贯穿有挂杆,所述挂杆的外侧套接有橡胶环,所述主体的内壁嵌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侧粘接有瓦楞板,所述主体的底部套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卡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贯穿有进口,所述进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卡钉,所述卡钉的外侧嵌入有螺纹,所述进口的侧面贯通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中心处粘接有隔板。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橡胶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橡胶环的正面均开设有缝隙,两个所述橡胶环套接于挂杆的外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管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导管对称于套接管的两侧,两根所述导管均贯穿于主体的顶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挂杆的长度为主体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挂杆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料,所述挂杆与主体转动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钉的外径与固定块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卡钉与固定块互相平行,所述卡钉贯穿于固定块的正面。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剖面形状呈“矩形”,所述底座内部的中空腔分别设置有两段,所述底座与主体套接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隔板位于底座内部的正中位置,所述隔板与底座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隔板与底座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漏斗的内壁光滑,所述漏斗呈倒置状,所述漏斗与套接管卡接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通过设置的挂杆,在需要使用本技术时,需要先将卡钉沿着固定块的内壁顺时针旋转,使得卡钉在螺纹的咬合下旋出固定块,使得固定块正面的进口被打开,此时可使用工具将捕食螨从进口运送进底座内,然后捕食螨将沿着底座内部的中空腔的内壁爬进主体内,此时可将卡钉堵住进口,然后将挂杆转动,此时挂杆将沿着主体两侧的转轴转动,直到挂杆位于旋盖的正上方时提起挂杆,带动主体被提起,将挂杆悬挂并固定在植物的枝干上,此时捕食螨将沿着瓦楞板的表面爬向导管,最终从导管尾端的出口爬向植物表面,此种方式相比较于传统的方式而言,能够使得本技术更容易固定在植物上,减少了本技术固定在植物上所需要的时间。(2)、该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通过设置的套接管,在使用本技术较长时间后,可以对本技术的内部进行清洗,此时可将套接管顶部的旋盖转动,使得旋盖与套接管脱离,再将水流通过套接管灌入主体内,此时水流将沿着套接管的内壁流向位于套接管底部的漏斗,当水流经过漏斗内壁时,水流将会发散向主体内壁的两侧流去并拍打在瓦楞板上,对瓦楞板进行清洁,将水流灌入主体内合适时间后,可将卡钉从固定块的正面旋出,使得污水通过进口排出,此种方式向比较于传统的方式而言,能够提高捕食螨生活环境的清洁度,减少本技术对捕食螨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块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环;2、导管;3、出口;4、挂杆;5、主体;501、隔热层;502、瓦楞板;6、固定块;601、进口;7、卡钉;701、螺纹;8、底座;801、中空腔;802、隔板;9、套接管;901、漏斗;10、转轴;11、旋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包括主体5,主体5的顶部中心处贯穿有套接管9,套接管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盖11,套接管9的底部卡接有漏斗901,套接管9向外延伸的边缘处贯穿有导管2,导管2的尾端开设有出口3,主体5的两侧嵌入有转轴10,转轴10的侧面贯穿有挂杆4,挂杆4的外侧套接有橡胶环1,主体5的内壁嵌入有隔热层501,隔热层501的内侧粘接有瓦楞板502,主体5的底部套接有底座8,底座8的两侧卡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正面贯穿有进口601,进口6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卡钉7,卡钉7的外侧嵌入有螺纹701,进口601的侧面贯通有中空腔801,中空腔801的中心处粘接有隔板80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橡胶环1设置有两个,两个橡胶环1的正面均开设有缝隙,两个橡胶环1套接于挂杆4的外侧,橡胶环1能够使得挂杆4悬挂在植物枝干上时更加牢固,降低挂杆4从枝干上滑落的概率。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导管2设置有两根,两根导管2对称于套接管9的两侧,两根导管2均贯穿于主体5的顶部,导管2能够使得捕食螨沿着内壁爬出,并向植物的表面爬去。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挂杆4的长度为主体5长度的三分之二,挂杆4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料,挂杆4与主体5转动连接,挂杆4能够使得主体5悬挂在植物的枝干上,使得捕食螨爬出后直接爬向植物表面。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卡钉7的外径与固定块6的内径相适配,卡钉7与固定块6互相平行,卡钉7贯穿于固定块6的正面,卡钉7能够被旋开,使得捕食螨从进口601进入主体5内,使得捕食螨能够顺利从出口3爬出。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底座8的剖面形状呈“矩形”,底座8内部的中空腔801分别设置有两段,底座8与主体5套接连接,底座8能够增加主体5放置在地面上时的稳定性,使得捕食螨能够从底座8两侧的进口601进入主体5内。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隔板802位于底座8内部的正中位置,隔板802与底座8的夹角为九十度,隔板802与底座8固定连接,隔板802能够减少捕食螨从进口601爬进中空腔801后又从另一侧的进口601爬出的情况出现。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漏斗901的内壁光滑,漏斗9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包括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的顶部中心处贯穿有套接管(9),所述套接管(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盖(11),所述套接管(9)的底部卡接有漏斗(901),所述套接管(9)向外延伸的边缘处贯穿有导管(2),所述导管(2)的尾端开设有出口(3),所述主体(5)的两侧嵌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侧面贯穿有挂杆(4),所述挂杆(4)的外侧套接有橡胶环(1),所述主体(5)的内壁嵌入有隔热层(501),所述隔热层(501)的内侧粘接有瓦楞板(502),所述主体(5)的底部套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两侧卡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正面贯穿有进口(601),所述进口(6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卡钉(7),所述卡钉(7)的外侧嵌入有螺纹(701),所述进口(601)的侧面贯通有中空腔(801),所述中空腔(801)的中心处粘接有隔板(8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包括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的顶部中心处贯穿有套接管(9),所述套接管(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盖(11),所述套接管(9)的底部卡接有漏斗(901),所述套接管(9)向外延伸的边缘处贯穿有导管(2),所述导管(2)的尾端开设有出口(3),所述主体(5)的两侧嵌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侧面贯穿有挂杆(4),所述挂杆(4)的外侧套接有橡胶环(1),所述主体(5)的内壁嵌入有隔热层(501),所述隔热层(501)的内侧粘接有瓦楞板(502),所述主体(5)的底部套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两侧卡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正面贯穿有进口(601),所述进口(6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卡钉(7),所述卡钉(7)的外侧嵌入有螺纹(701),所述进口(601)的侧面贯通有中空腔(801),所述中空腔(801)的中心处粘接有隔板(8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环(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橡胶环(1)的正面均开设有缝隙,两个所述橡胶环(1)套接于挂杆(4)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用式防水型捕食螨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德龙聂俊郑锦荣张长远谢玉明史亮亮李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