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一专利>正文

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720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捕鱼工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包括电子漂漂体,所述电子漂漂体包括漂身、漂尾和漂脚,所述漂尾和漂脚分别位于所述漂身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漂脚与漂身粘接固定,所述漂身的顶端螺接固定有安装座,所述漂尾与漂身通过安装座粘接固定,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具有电池仓;该种去壳材料电子漂,通过在电子漂漂体的生产过程中,将浮标原材料,芦苇、高粱杆和孔雀羽毛的外壳去掉,从而减小了浮漂的体积,达到减小水的阻力的效果,增强灵敏度,同时减轻了自重,使浮漂达到易抛杆的效果,让垂钓者钓鱼时更加好用,能够更准确的捕捉鱼口,增强垂钓效率,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增强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
本技术属于捕鱼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
技术介绍
浮漂,是一个汉语词语,是钓鱼的重要渔具之一,现在钓鱼的浮漂,又叫浮子、鱼漂、鱼浮、浮标,用手竿垂钓时,浮漂几乎是不可少的,用海竿浮钓时,浮漂也不可少,传递鱼吞食钓饵的信息,浮漂反应十分灵敏,当鱼触碰、吞食饵钩时,饵钩的位置会发生变动,这种变动马上通过钓线传至浮漂,表明钓饵的位置,广素水域,浮漂醒目地处于水面,准确地显示出钓点位置,使饵钩处于不同水层,调整浮漂与坠子间的配重关系,可使饵钩随意地停留在不同深度的水层,以垂钓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类,显示水的深浅,底钓时,浮漂至饵钩的长度即为水深,显示咬钩鱼的种类,不同的鱼,摄食习性不尽相同,反应到浮漂上动作也不一样,经验丰富的钓者根据浮漂的不同反应,大致可判定是什么鱼咬钩。目前普通的夜间垂钓电子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自身重,体积大浮力强,灵敏度较低的缺陷,造成垂钓者在使用时不易抛杆,操作不方便,垂钓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垂钓效率高,易抛杆,灵敏度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包括电子漂漂体,所述电子漂漂体包括漂身、漂尾和漂脚,所述漂尾和漂脚分别位于所述漂身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漂脚与漂身粘接固定,所述漂身的顶端螺接固定有安装座,所述漂尾与漂身通过安装座粘接固定,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具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内部卡合固定有电池。优选的,所述漂身包含芦苇纤维、高粱杆纤维和孔雀羽毛纤维颗粒。优选的,所述电池仓的外侧壁卡合固定有两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材质双层结构。优选的,所述电池仓的孔径与所述电池的外径相等,所述电池仓的深度是所述电池长度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漂尾和漂脚与漂身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接接口,所述漂尾通过连接头与漂身连接,所述连接头由上至下贯穿所述漂身的顶端。优选的,所述漂尾上设置有LED灯,所述LED灯的数量为若干,若干个所述LED灯均匀分布在所述漂尾上,每两个相邻所述LED灯的颜色各不相同,所述LED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去壳材料电子漂,通过在电子漂漂体的生产过程中,将浮标原材料,芦苇、高粱杆和孔雀羽毛的外壳去掉,从而减小了浮漂的体积,达到了减小水的阻力对浮漂的影响的效果,增强了浮漂的灵敏度。2、同时,减轻了自重,使浮漂达到易抛杆的效果,让垂钓者钓鱼时更加好用,能够更准确的捕捉鱼口,增强垂钓效率,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增强使用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漂身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电池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子漂漂体;2、漂身;21、安装座;3、漂尾;31、连接头;32、LED灯;4、漂脚;5、电池仓;51、密封圈;6、连接接口;7、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包括电子漂漂体1,电子漂漂体1包括漂身2、漂尾3和漂脚4,漂尾3和漂脚4分别位于漂身2的顶端和底端,漂脚4与漂身2粘接固定,漂身2的顶端螺接固定有安装座21,漂尾3与漂身2通过安装座21粘接固定,安装座21的内部具有电池仓5,电池仓5的内部卡合固定有电池7。本实施方案中:电子漂漂体1包括漂身2、漂尾3和漂脚4,通过在电子漂漂体1的生产过程中,将制作漂身2的浮标原材料,芦苇、高粱杆和孔雀羽毛的外壳去掉,实现减小浮漂的体积,达到了减小水的阻力对浮漂的影响的效果,增强了浮漂的灵敏度,同时,减轻电子漂漂体1的自重,使电子漂漂体1达到易抛杆的效果,让垂钓者钓鱼时更加好用,能够更准确的捕捉鱼口,增强垂钓效率,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增强使用效率。具体的,漂身2包含芦苇纤维、高粱杆纤维和孔雀羽毛纤维颗粒;用于在制作漂身2时,分别将浮漂原材料,芦苇、高粱杆和孔雀羽毛的外壳去掉,实现减小浮漂的体积,达到了减小水的阻力对浮漂的影响的效果,从而增强浮漂灵敏度。具体的,电池仓5的外侧壁卡合固定有两个密封圈51,密封圈51为橡胶材质双层结构;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性和密封性,双层橡胶密封圈51能够有效避免渗水的现象,使电池7的使用安全稳定,增强电池7的使用寿命。具体的,电池仓5的孔径与电池7的外径相等,电池仓5的深度是电池7长度的二分之一;用于安装孔径标准,松紧适中,从而使电池7安装在电池仓5内更加稳定,不易脱落,同时便于拆卸,电池仓5的位置深,重心更稳,加快漂身2的翻身速度。具体的,漂尾3和漂脚4与漂身2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连接接口6,漂尾3通过连接头31与漂身2连接,连接头31由上至下贯穿漂身2的顶端。具体的,漂尾3上设置有LED灯32,LED灯32的数量为若干,若干个LED灯32均匀分布在漂尾3上,每两个相邻LED灯32的颜色各不相同,LED灯32与电池7电性连接;用于在夜间垂钓时,可以通过观察漂尾3上的LED灯32进行垂钓收杆的判断,LED灯32探入水面的部分会明显变暗,且LED灯32相邻两格之间的颜色各不相同,从而便于垂钓者的夜间观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LED灯32的颜色为红色和绿色两种,经可见色研表明,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的组合更加醒目,且不容易刺眼使眼睛产生疲劳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电子漂漂体1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将制作漂身2的原材料,芦苇、高粱杆和孔雀羽毛的外壳去掉,从而减小了电子漂漂体1的体积,达到减小水的阻力的效果,增强灵敏度,同时,减轻了自重,使电子漂漂体1达到易抛杆的效果,让垂钓者钓鱼时更加好用,能够更准确的捕捉鱼口,增强垂钓效率,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增强使用效率,在电子漂漂体1抛到水里时,是漂脚4在上,漂身2翻身后,使漂尾3在上漏出水面,垂钓者通过观察漂尾3在水面上的浮动变化,可以判断鱼钩是否被鱼吃了,再进行收杆的操作,在夜间垂钓时,可以通过观察漂尾3上的LED灯32进行垂钓收杆的判断,LED灯32探入水面的部分会明显变暗,且LED灯32相邻两格之间的颜色各不相同,从而便于垂钓者的夜间观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包括电子漂漂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漂漂体(1)包括漂身(2)、漂尾(3)和漂脚(4),所述漂尾(3)和漂脚(4)分别位于所述漂身(2)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漂脚(4)与漂身(2)粘接固定,所述漂身(2)的顶端螺接固定有安装座(21),所述漂尾(3)与漂身(2)通过安装座(21)粘接固定,所述安装座(21)的内部具有电池仓(5),所述电池仓(5)的内部卡合固定有电池(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包括电子漂漂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漂漂体(1)包括漂身(2)、漂尾(3)和漂脚(4),所述漂尾(3)和漂脚(4)分别位于所述漂身(2)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漂脚(4)与漂身(2)粘接固定,所述漂身(2)的顶端螺接固定有安装座(21),所述漂尾(3)与漂身(2)通过安装座(21)粘接固定,所述安装座(21)的内部具有电池仓(5),所述电池仓(5)的内部卡合固定有电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5)的外侧壁卡合固定有两个密封圈(51),所述密封圈(51)为橡胶材质双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壳材料电子漂,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
申请(专利权)人:李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