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斯束的黏声介质地震波正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波数值模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斯束的黏声介质地震波正演方法。
技术介绍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是一种贯穿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重要方法。研究快速、高精度地震波正演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声波介质的地震地震波模拟方法忽略介质的粘滞性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但这一性质会显著影响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包括能量衰减、频带变窄、相位畸变等。《地球物理学报》2019年02期公开了岳玉波等“声波介质一次散射波场高斯束Bom正演”,介绍了一种声波介质高斯束波恩正演方法。这一方法在线性化地震反演理论的基础上,使用基于高斯束表示的格林函数,利用逆倾斜叠加将局部平面波转化为接收点处的散射波场,同时以建立子波库的方式提高正演算法的计算效率。岳玉波等通过声波介质一次散射波场高斯束Born正演方法对复杂层状模型以及Marmousi模型(一个公开的地震声波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正演结果很好的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04期公开了吴玉等“基于分数阶拉普拉斯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斯束的黏声介质地震波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读入正演速度模型、Q值模型以及两模型的参数文件,并确定震源函数;/n步骤2:从炮点沿不同方向追踪中心射线,并计算每条射线对应的高斯束;/n步骤3:将接收地震波的接收道以窗为单位进行分割,从窗中心沿着不同方向追踪中心射线,并计算每条射线对应的高斯束;/n步骤4:从炮点和窗中心点选取射线束对,使用考虑Q值的子波银行法将正演速度模型的反射率映射为局部平面波;/n步骤5:对局部平面波的傅里叶变换进行逆倾斜叠加获得窗内接收道的地震记录;/n步骤6:叠加所有接收道对应的地震记录,获得最终的单炮地震记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斯束的黏声介质地震波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读入正演速度模型、Q值模型以及两模型的参数文件,并确定震源函数;
步骤2:从炮点沿不同方向追踪中心射线,并计算每条射线对应的高斯束;
步骤3:将接收地震波的接收道以窗为单位进行分割,从窗中心沿着不同方向追踪中心射线,并计算每条射线对应的高斯束;
步骤4:从炮点和窗中心点选取射线束对,使用考虑Q值的子波银行法将正演速度模型的反射率映射为局部平面波;
步骤5:对局部平面波的傅里叶变换进行逆倾斜叠加获得窗内接收道的地震记录;
步骤6:叠加所有接收道对应的地震记录,获得最终的单炮地震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斯束的黏声介质地震波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两模型的参数文件包括正演速度模型和Q值模型的横向纵向网格数、网格间距、炮点位置、震源主频、参考频率、最大频率、初始波束宽度、接收道的位置、接收道数量、接收道间距、每一道地震数据的采样间距以及采样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斯束的黏声介质地震波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黏声介质,从炮点沿不同方向追踪中心射线后,每条射线对应的高斯束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uGB(x,xs,pS,ω)表示炮点沿不同方向追踪中心射线后每条射线对应的高斯束,x表示正演速度模型中的网格点坐标,xs为炮点位置坐标,pS和AGB(x,xs)分别为高斯束从炮点xs传播到网格点x的的慢度和振幅,i是虚数单位,τR(x,xs)、τI(x,xs)、τQ(x,xs)分别表示高斯束从炮点xs传播到网格点x的实走时、虚走时和Q值积分,ω为角频率,ωr为参考角频率,Q用来表征正演速度模型各向异性的强弱,t为中心射线的走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斯束的黏声介质地震波正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从窗中心沿着不同方向追踪中心射线后,每条射线对应的高斯束如下公式所示:
其中,uGB(x,xL,pL,ω)为从窗中心沿着不同方向追踪中心射线后每条射线对应的高斯束,xL为窗中心位置,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岳玉波,周军,杨俊杰,李猛,马致远,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