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63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包括支撑座、万向轮、喜水绿植养护结构、洒水结构、第一绿植养护平台、第二绿植养护平台、支撑杆、遮板,所述支撑座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遮板,所述喜水绿植养护结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绿植养护平台,且第一绿植养护平台的上方安装有洒水结构。该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通过设置的喜水绿植养护结构能够方便对喜水型的绿化植物进行培育种植养护,以此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V字型结构的遮板能够方便起到遮光的效果,如此能够方便对不喜光照的景观植物进行防护保护,同时该装置能够养护不同喜好的绿植,从而提高了装置养护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绿化景观养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绿植是绿色观赏观叶植物的简称,大多产生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地区,一般为荫生植物。因其耐阴性能强,可作为室内观赏植物在室内种植养护。绿植盆栽是居家少不了的情调点缀,智能迷你花园绿植盆栽不仅能为居室带来新鲜空气,还能装扮我们的居家、办公室,制造亲切自然的气氛,使我们平心静气,轻松舒适。传统的养护装置只能对单种品性的绿植进行养护,而对于其他品性的绿植就不变进行养护了,同时在喷洒浇灌时也存在浇水不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养护装置只能对单种品性的绿植进行养护,而对于其他品性的绿植就不变进行养护了,同时在喷洒浇灌时也存在浇水不便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包括支撑座、万向轮、喜水绿植养护结构、洒水结构、第一绿植养护平台、第二绿植养护平台、支撑杆、遮板,所述支撑座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遮板,所述支撑座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且支撑座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喜水绿植养护结构,所述喜水绿植养护结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绿植养护平台,且第一绿植养护平台的上方安装有洒水结构,所述洒水结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绿植养护平台。所述喜水绿植养护结构包括养护池、放水龙头和拨杆,且养护池的左端连接有放水龙头,并且放水龙头的上方连接有拨杆。所述养护池与放水龙头之间相互连通,且拨杆与放水龙头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洒水结构包括蓄水箱、泵体、洒水头、输水管和喷孔,且蓄水箱的上方设置有泵体,并且泵体的外侧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末端连接有洒水头,且洒水头的下表面开设有喷孔。所述蓄水箱通过泵体和输水管与洒水头之间相连相通,且洒水头的数量设置有三个。所述第一绿植养护平台与第二绿植养护平台之间相互平行,并且遮板的结构为倒“V”字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通过设置的喜水绿植养护结构能够方便对喜水型的绿化植物进行培育种植养护,以此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并且通过放水龙头的设置能够对养护池内部的储水量进行调节,以此来适应绿色植物的生长;洒水结构的设置能够方便对种植的绿色景观植物进行洒水养护,并且通过喷孔的设置能方便液体以雾状小水珠的形式喷洒在景观植物上,以此能够提高装置喷洒的便捷性;V字型结构的遮板能够方便起到遮光的效果,如此能够方便对不喜光照的景观植物进行防护保护,同时该装置能够养护不同喜好的绿植,从而提高了装置养护范围,大大提高了该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洒水头下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杆与遮板连接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2万向轮、3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01养护池、302放水龙头、303拨杆、4洒水结构、401蓄水箱、402泵体、403洒水头、404输水管、405喷孔、5第一绿植养护平台、6第二绿植养护平台、7支撑杆、8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包括支撑座1、万向轮2、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洒水结构4、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支撑杆7、遮板8,支撑座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顶端安装有遮板8,支撑座1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2,且支撑座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且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的上方安装有洒水结构4,洒水结构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本技术中,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包括养护池301、放水龙头302和拨杆303,且养护池301的左端连接有放水龙头302,并且放水龙头302的上方连接有拨杆303,养护池301与放水龙头302之间相互连通,且拨杆303与放水龙头30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通过设置的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能够方便对喜水型的绿化植物进行培育种植养护,以此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并且通过放水龙头302的设置能够对养护池301内部的储水量进行调节,以此来适应绿色植物的生长;洒水结构4包括蓄水箱401、泵体402、洒水头403、输水管404和喷孔405,且蓄水箱401的上方设置有泵体402,并且泵体402的外侧连接有输水管404,输水管404的末端连接有洒水头403,且洒水头403的下表面开设有喷孔405,蓄水箱401通过泵体402和输水管404与洒水头403之间相连相通,且洒水头403的数量设置有三个,洒水结构4的设置能够方便对种植的绿色景观植物进行洒水养护,并且通过喷孔405的设置能方便液体以雾状小水珠的形式喷洒在景观植物上,以此能够提高装置喷洒的便捷性;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与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之间相互平行,并且遮板8的结构为倒“V”字型结构,V字型结构的遮板8能够方便起到遮光的效果,如此能够方便对不喜光照的景观植物进行防护保护,同时该装置能够养护不同喜好的绿植,从而提高了装置养护范围,大大提高了该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的实用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对于这类的养护装置,首先通过支撑座1能够对整个装置进行承载,通过设置的万向轮2能够方便对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对于不同喜好的景观绿植可以进行分别养护,对于喜水绿植可以放在养护池301中进行养护,拧动拨杆303,能打开放水龙头302,从而能方便放水对养护池301内部的水位进行调节,对于喜阳植物,可以放置在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上进行养护,如此能够方便日光对植物的照射,启动洒水结构4,泵体402工作能够通过输水管404将蓄水箱401中的水分抽出,并通过输水管404将水分传送到洒水头403中,通过洒水头403下表面喷孔405的分散能够起到洒水浇灌的效果,支撑杆7的设置能够对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和遮板8进行支撑,遮板8覆盖在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上,如此能够方便对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上的绿植进行遮阳保护,从而在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上能够养护不喜光照的绿植,就这样完成整个养护装置的使用过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包括支撑座(1)、万向轮(2)、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洒水结构(4)、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支撑杆(7)、遮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顶端安装有遮板(8),所述支撑座(1)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2),且支撑座(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所述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且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的上方安装有洒水结构(4),所述洒水结构(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包括支撑座(1)、万向轮(2)、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洒水结构(4)、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支撑杆(7)、遮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杆(7),且支撑杆(7)的顶端安装有遮板(8),所述支撑座(1)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2),且支撑座(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所述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且第一绿植养护平台(5)的上方安装有洒水结构(4),所述洒水结构(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绿植养护平台(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喜水绿植养护结构(3)包括养护池(301)、放水龙头(302)和拨杆(303),且养护池(301)的左端连接有放水龙头(302),并且放水龙头(302)的上方连接有拨杆(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绿化景观养护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华何胜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享信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