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促进生物分子传感的方法与装置及生物分子传感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608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3
一种促进生物分子传感的方法,包括:驱动谐振器在液体中产生千兆赫兹(GHz)级别的声流体;通过所述GHz级别的声流体驱动流场中的生物分子运输到所述声流体作用区域内的生物传感器的传感界面。还提供了一种促进生物分子传感的装置,包括:声流体系统部分,包括一用于产生GHz级别的声流体的谐振器;位于谐振器的声流体作用区域内的筒状腔体,用于限制声流体场的范围及用于容纳生物分子传感器的传感界面。还相应提供了一种生物分子传感系统。使用本申请,可以促进传感器的生物分子传感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进生物分子传感的方法与装置及生物分子传感系统
本申请涉及生物分子检测
,特别是指一种促进生物分子传感的方法与装置及生物分子传感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分子检测,如肿瘤标记物,特定DNA序列等分子的检测在细胞功能研究、癌症等疾病的早期检测与临床应用、分子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在研究领域获得极大的发展与进步,但生物传感器在实际应用方面却进展缓慢。其中,增强分子吸附、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实际要求,使传感器的适用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在实际检测中,传感器的性能受到生物分子在固-液界面的扩散限制,由此传感器面临着分子吸附效率低、检测速度慢以及难于实现复杂样品中微量生物分子检测等实际问题;非特异性吸附则会产生很强的背景噪音,从而影响目标蛋白检测的检测极限,灵敏度,选择性和器件的重复性或产生假阳性信号。现有的增强传感的方法,如光、电等物理场驱动流体的方法,具有生物兼容性差,设备复杂,对生物分子的带电性或溶液透明度有严格的要求等特点,从而这些方法缺乏可控性、通用性与高效性等。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具有生物兼容性、操作简单、小型化、可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生物分子传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谐振器在液体中产生千兆赫兹级别的声流体;/n通过所述千兆赫兹级别的声流体驱动流场中的生物分子运输到所述声流体作用区域内的生物传感器的传感界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生物分子传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谐振器在液体中产生千兆赫兹级别的声流体;
通过所述千兆赫兹级别的声流体驱动流场中的生物分子运输到所述声流体作用区域内的生物传感器的传感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控制所述传感界面与谐振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或距离,驱动所述生物分子在传感器的传感界面上进行定点、定量和/或进行图形化修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谐振器与传感界面位置正对的方式进行所述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控制驱动谐振器的脉冲激励信号的占空比、信号强度和/或脉冲周期参数,控制所述驱动的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控制所述传感界面与谐振器之间位置为非正对的方式,去除传感器界面的非特异性吸附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学欣潘书婷庞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