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51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当启动换气装置时将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从而可以防止在残留于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流入至室内而导致的室内空间的污染。用于实现此目的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第一排气室,使室内空气流入;第二排气室,将经由第一排气室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第一供气室,使室外空气流入;第二供气室,将经由第一供气室的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全热交换器,使从第一排气室向第二排气室流动的室内空气与从第一供气室向第二供气室流动的室外空气之间实现热交换,换气装置包括用于调整室内空气的状态的至少一种操作模式,并且构成为当启动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操作模式而执行将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的驱气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气装置,更为详细地涉及一种配备有当启动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换气装置的操作模式将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的驱气功能的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在普通家庭和办公室等中,为了执行根据季节变化的室内制冷、制热,设置有制冷、制热装置,这种制冷、制热装置中包括通过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和加热的方式执行制冷、制热的空调、锅炉等。设置有这种制冷、制热装置的普通家庭及办公室等的室内保持密闭状态以提高制冷、制热效率,密闭的室内空间在经过预定时间后会增加空气污染程度,因此在室内产生恶臭或者浮游着灰尘等异物。因此,为了从室内去除这种恶臭或灰尘等,每隔预定时间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为此需要利用到换气装置,其用于维持室内温度的同时更加迅速地将污染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并将新鲜的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现有的换气装置配备有全热交换模式、用于外气制冷的旁通模式、空气净化模式等的操作模式功能。然而,当换气装置未启动时灰尘将堆积在换气装置内部。尤其,生产完换气装置之后,在一定期间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等的有害物质将释放至换气装置内部,并且若在初期启动换气装置而将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则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将流入至室内,从而存在室内空间被有害物质污染而对室内人员的健康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点。关于换气装置的先行技术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279997号、韩国授权专利第10-1560192号等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启动换气装置时将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从而能够防止在残留于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流入至室内的情况下导致的室内空间的污染的换气装置。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换气装置包括:第一排气室,使室内空气流入;第二排气室,将经由所述第一排气室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第一供气室,使室外空气流入;第二供气室,将经由所述第一供气室的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以及全热交换器,使从所述第一排气室向第二排气室流动的室内空气与从所述第一供气室向第二供气室流动的室外空气之间实现热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用于调整室内空气的状态的至少一种操作模式,并且构成为当启动所述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所述操作模式而执行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的驱气模式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所述设定条件可以设定为经过设定时间时,或者可以设定为在供气侧室内空气流道或者换气装置内部所感测到的空气质量浓度数值满足设定的目标空气质量浓度数值范围时。所述驱气模式可以实现为利用通过所述第二供气室而流入的室内空气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所述驱气模式可以实现为利用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室而流入的室内空气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排气室向室外排出的空气的流道的第二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二风门被开放。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供气室的空气的流道的第三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三风门被关闭。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第一风门,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以及第四风门,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供气室向室内供应的空气的流道,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四风门中的至少一个风门被开放。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第一风门,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第二风门,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排气室向室外排出的空气的流道;逆风防止风门,用于开闭流向第一供气室的空气的流道;以及第四风门,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供气室向室内供应的空气的流道,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二风门和逆风防止风门被开放,所述第一风门和第四风门中的至少一个风门被开放。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第二排气室强行排出到室外的排气用送风机,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排气用送风机被启动。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排气室、第二排气室、第一供气室、第二供气室以及全热交换器的一侧隔着隔板形成有旁通通道,在所述隔板形成有:第一连通口,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第二连通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以及第三连通口,连接所述第一供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并且,包括用于开闭所述第一连通口的第五风门以及用于开闭所述第二连通口的第六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五风门选择性地开闭,所述第六风门被开放。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用于开闭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和所述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的第八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八风门被开放。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在所述隔板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和所述旁通通道的第四连通口,并且,包括用于开闭所述第四连通口的第七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七风门被开放。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包括用于开闭连接所述第二供气室和所述第二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的第八风门,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八风门被开放。在连接于所述第二供气室的供气路径或者所述第二供气室可以配备有用于对供气的空气进行杀菌的等离子体离子发生器。所述换气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驱气模式可以在当初始设置所述换气装置时执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气装置,当启动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换气装置的操作模式而执行将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的驱气模式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从而可以防止残留在换气装置内部的有害物质流入至室内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室内空间的污染。并且,利用通过第二供气室流入的供气侧的室内空气而执行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据此可以有效地将残留在连接于第二供气室的供气侧的室内空气流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至室外。并且,在隔板形成多个连通口,并且当驱气模式时使配备于连通口的风门开放,而且启动排气用送风机而形成被驱气的空气的流道,从而可以以隔板为基准有效地对换气装置内部的上侧空间以及下侧空间整体进行驱气。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平面概略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侧面概略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全热交换模式的平面概略图,图4是图3的侧面概略图,图5是示出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外气制冷的旁通模式的平面概略图,图6是图5的侧面概略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的平面概略图,图8是图7的侧面概略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的平面概略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的平面概略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的平面概略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驱气模式的平面概略图。符号说明:1:换气装置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气装置,包括:/n第一排气室,使室内空气流入;/n第二排气室,将经由所述第一排气室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n第一供气室,使室外空气流入;/n第二供气室,将经由所述第一供气室的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以及/n全热交换器,使从所述第一排气室向第二排气室流动的室内空气与从所述第一供气室向第二供气室流动的室外空气之间实现热交换,/n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用于调整室内空气的状态的至少一种操作模式,并且构成为当启动所述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所述操作模式而执行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的驱气模式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3 KR 10-2019-00286911.一种换气装置,包括:
第一排气室,使室内空气流入;
第二排气室,将经由所述第一排气室的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
第一供气室,使室外空气流入;
第二供气室,将经由所述第一供气室的室外空气供应至室内;以及
全热交换器,使从所述第一排气室向第二排气室流动的室内空气与从所述第一供气室向第二供气室流动的室外空气之间实现热交换,
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用于调整室内空气的状态的至少一种操作模式,并且构成为当启动所述换气装置时,先行于所述操作模式而执行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的驱气模式直至满足设定条件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条件设定为经过设定时间时,或者设定为在供气侧室内空气流道或者换气装置内部所感测到的空气质量浓度数值满足设定的目标空气质量浓度数值范围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气模式实现为利用通过所述第二供气室而流入的室内空气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气模式实现为利用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室而流入的室内空气将所述换气装置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室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风门,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排气室向室外排出的空气的流道,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二风门被开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风门,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供气室的空气的流道,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三风门被关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门,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排气室的空气的流道;以及
第四风门,用于开闭从所述第二供气室向室内供应的空气的流道,
其中,当所述驱气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四风门中的至少一个风门被开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门,用于开闭流向所述第一排气室的空气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基成金善植
申请(专利权)人: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