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051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压系统,包括封闭结构、支撑装置、检测装置和气体交换装置。封闭结构能够展开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支撑装置能够将封闭结构展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封闭结构内部气压。气体交换装置用于将封闭结构内外气体净化后进行交换,以调节气压为负压。当第一腔体经第二腔体与外界连通时,第二腔体能够延缓第一腔体的负压恢复至常压;同时,气体交换装置通过增加封闭结构内气体的排出量可进一步延缓第一腔体的负压恢复至常压,以使得第一腔体内在短时间内仍为负压,避免有害物质外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负压系统。
技术介绍
有害物质常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为防止其扩散,一般通过隔离的方式将有害物质与外界隔绝。传统负压系统通过形成负压防止有害物质外泄。当需要进入负压系统时,由于负压系统内外连通,形成的负压系统被破坏,存在有害物质外泄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防止有害物质随空气扩散时,提供一种负压系统,以解决当需要进入负压系统时,形成的负压系统被破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负压系统,包括: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能够展开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封闭结构包括第一开合机构和第二开合机构,所述第一开合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或隔离,所述第二开合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封闭结构的外部空间连通或隔离;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能够将所述封闭结构展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封闭结构内部气压;以及气体交换装置,所述气体交换装置用于将所述封闭结构内外气体净化后进行交换,以调节所述气压为负压。可选地,所述气体交换装置包括进气机构、排气机构和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用于对经过所述进气机构的气体以及经过所述排气机构的气体进行净化;所述进气机构用于向所述封闭结构内进气,所述排气机构用于将所述封闭结构内的气体排出,以调节所述气压为负压。可选地,所述排气机构包括第一排气机构和第二排气机构;所述第一排气机构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腔体的气压为负压;所述第二排气机构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用于调整所述第二腔体的气压为负压。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体的气压,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腔体的气压。可选地,所述第一腔体的负压值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负压值。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合机构和所述第二开合机构不同时打开。可选地,所述封闭结构包括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所述第一结构体包括第一底分部、第一顶分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底分部和所述第一顶分部之间的第一侧分部,所述第一底分部、所述第一顶分部和所述第一侧分部展开以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结构体包括第二底分部、第二顶分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底分部和所述第二顶分部之间的第二侧分部,所述第二底分部、所述第二顶分部和所述第二侧分部展开以形成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二结构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分部。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机构;相邻所述支撑机构靠近时能够连接为一体,相邻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时能够将所述封闭结构展开。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本体,至少一个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所述进气机构,至少一个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所述排气机构。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操作控制台,所述操作控制台根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气压值控制经过所述进气机构的气体流量和经过所述排气机构的气体流量。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负压系统,采用了封闭结构,该封闭结构能够展开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有第一开合机构,第二腔体与封闭结构的外部空间之间设有第二开合机构,使得第二腔体构成第一腔体与外部空间之间的缓冲空间,当第一腔体经第二腔体与外界连通时,第二腔体能够延缓第一腔体的负压恢复至常压;同时,气体交换装置通过增加封闭结构内气体的排出量可进一步延缓第一腔体的负压恢复至常压,以使得第一腔体内在短时间内仍为负压,避免有害物质外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负压系统展开时一视角上的轴视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负压系统展开时另一视角上的轴视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装置收缩时的轴视图。图6为图5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负压系统展开时的主视图。图9为图8中E-E向剖视图。图10为图9中F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G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9中H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8中第二开合机构开启时的E-E向剖视图。图14为图8中第一开合机构开启时的E-E向剖视图。图15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负压系统10用于防止有害物质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有害物质包括能够随空气传播的有害气体、有害液体和有害固体颗粒以及能够随空气传播的支原体和病原体,有害物质还包括含有支原体和/或病原体的气溶胶。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该负压系统10还能够用于防止有害物质通过其他介质传播,或者其他非有害物质的传播,亦或应用于其他需要负压的情形,此处不作唯一限定。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15,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负压系统10进行说明。一种负压系统10,包括:封闭结构100,支撑装置200,检测装置和气体交换装置。封闭结构100为柔性结构或者可由多个拼接板组成的折叠结构,折叠结构能够折叠以缩小体积便于携带,其展开后具有一定等空间。进一步地,封闭结构100能够展开形成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120,封闭结构100包括第一开合机构130和第二开合机构140,第一开合机构130用于将第一腔体110与第二腔体120连通或隔离,第二开合机构140用于将第二腔体120与封闭结构100的外部空间连通或隔离。上述负压系统10,采用了封闭结构100,该封闭结构100能够展开形成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120,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120之间设有第一开合机构130,第二腔体120与封闭结构100的外部空间之间设有第二开合机构140,使得第二腔体120构成第一腔体110与外部空间之间的缓冲空间,当第一腔体110经第二腔体120与外界连通时,第二腔体120能够延缓第一腔体110的负压恢复至常压。进一步地,第一开合机构130和第二开合机构140不同时打开,以进一步延缓第一腔体110的负压恢复至常压。请一并结合图1、图4和图8,封闭结构100包括第一结构体150和第二结构体160。本实施例中,封闭结构100为柔性结构,第一结构体150和第二结构体160展开后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能够展开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封闭结构包括第一开合机构和第二开合机构,所述第一开合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或隔离,所述第二开合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封闭结构的外部空间连通或隔离;/n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能够将所述封闭结构展开;/n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封闭结构内部气压;以及/n气体交换装置,所述气体交换装置用于将所述封闭结构内外气体净化后进行交换,以调节所述气压为负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能够展开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封闭结构包括第一开合机构和第二开合机构,所述第一开合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或隔离,所述第二开合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封闭结构的外部空间连通或隔离;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能够将所述封闭结构展开;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封闭结构内部气压;以及
气体交换装置,所述气体交换装置用于将所述封闭结构内外气体净化后进行交换,以调节所述气压为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交换装置包括进气机构、排气机构和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用于对经过所述进气机构的气体以及经过所述排气机构的气体进行净化;
所述进气机构用于向所述封闭结构内进气,所述排气机构用于将所述封闭结构内的气体排出,以调节所述气压为负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机构包括第一排气机构和第二排气机构;
所述第一排气机构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腔体的气压为负压;
所述第二排气机构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用于调整所述第二腔体的气压为负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体的气压,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腔体的气压。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黄愉太曾利飞饶涛朱国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巨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