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槚婷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50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包括灯杆,所述灯杆一侧外壁顶部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一侧外壁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灯杆一侧外壁安装有捕捉壳体,且捕捉壳体顶部和底部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圆周外壁通过拉簧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网孔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拨动块,能够带动拉簧连接的网孔壳体进行震动,将粘附在上面的蚊虫中驱散,通过设置有网孔壳体上的滑动块、凸形块、第一电极块、限位环和伸缩弹簧,当网孔壳体进入到捕捉壳体时,凸形块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挤压,此时第一电极块与第二电极块接触,此时诱虫灯关闭,避免蚊虫再次粘附在网孔壳体上,进一步方便接下来的蚊虫诱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
,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园林中为了照明会在夜晚上使用很多景观灯,由于园林内部树木灌草众多,会导致蚊虫滋生,景观灯亮起后蚊虫会随着光亮在景观灯附近漂浮,从而导致影响美观和照明效果,因此亟需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包括灯杆,所述灯杆一侧外壁顶部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一侧外壁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灯杆一侧外壁安装有捕捉壳体,且捕捉壳体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包括灯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3)一侧外壁顶部安装有支撑柱(9),且支撑柱(9)一侧外壁安装有照明灯(8),所述灯杆(3)一侧外壁安装有捕捉壳体(2),且捕捉壳体(2)顶部和底部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旋转轴(6),所述旋转轴(6)圆周外壁通过拉簧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网孔壳体(5),且网孔壳体(5)顶部和底部内壁安装有同一个诱虫灯(20),捕捉壳体(2)顶部外壁安装有拨动块(21),所述捕捉壳体(2)底部外壁一侧安装有收集壳体(4),且收集壳体(4)和捕捉壳体(2)连接处开设有开口,收集壳体(4)两侧顶部安装有同一个抽风扇(16),开口两侧内壁安装有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包括灯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3)一侧外壁顶部安装有支撑柱(9),且支撑柱(9)一侧外壁安装有照明灯(8),所述灯杆(3)一侧外壁安装有捕捉壳体(2),且捕捉壳体(2)顶部和底部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旋转轴(6),所述旋转轴(6)圆周外壁通过拉簧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网孔壳体(5),且网孔壳体(5)顶部和底部内壁安装有同一个诱虫灯(20),捕捉壳体(2)顶部外壁安装有拨动块(21),所述捕捉壳体(2)底部外壁一侧安装有收集壳体(4),且收集壳体(4)和捕捉壳体(2)连接处开设有开口,收集壳体(4)两侧顶部安装有同一个抽风扇(16),开口两侧内壁安装有同一个弧形凸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块(14)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圆形槽,且圆形槽内壁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锥形筒(15),锥形筒(15)延伸到抽风扇(16)底部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壳体(4)两侧内壁安装有同一个隔板(19),且隔板(19)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漏斗形槽,收集壳体(4)底部外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一侧内壁铰接有盖板(18),盖板(18)底部外壁安装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景观灯上蚊虫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壳体(4)一侧外壁底部插接有回气管,且回气管另一端延伸到捕捉壳体(2)内部,收集壳体(4)一侧内壁安装有过滤网板(17),过滤网板(17)位于回气管的一侧外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槚婷
申请(专利权)人:吴槚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