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林业灌溉用机电一体化节能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39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林业灌溉用机电一体化节能供水装置,储水蓄水的桶体,其上设有用于承载构件的可拆卸封盖,封盖内底面设有用于净化过滤的过滤组件,桶体下底面设有用于支撑及供电的蓄电座;用于地面表层积留水采集的集水组件,其设置于蓄电座上部侧壁;位于桶体外壁的出水调节组件,其用于通过浮力球调节出水高度;用于灌溉及辅助集水的喷灌管,其进口端与桶体通过组合动力件连接,喷灌管为内、外双层管结构,外层管用于喷洒灌溉,内层管用于回流多余的灌溉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布置合理且占用面积小,通过桶体与各个组件的搭载配合对过量灌溉用水或雨水进行回集,从而节省水量消耗等,提高装置的节能环保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林业灌溉用机电一体化节能供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灌溉
,具体是涉及一种农林业灌溉用机电一体化节能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传统地面灌溉包括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但这类灌溉方式往往耗水量大、水的利用力较低,是一类很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另外,普通喷灌技术是中国农业生产中较普遍的灌溉方式,但普通喷灌技术的水的利用效率也不高,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等,这些灌溉技术一般节水性能好、水的利用率较传统灌溉模式高,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而对于目前农林业灌溉由于设施推广等问题,较多数仍采用普通喷灌技术,然而现有的普通灌溉装置其用水量极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及浪费,而且其喷灌能耗较高,难以满足节能环保的新型农业发展推进,因此,现需要一种新型的节能供水装置来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林业灌溉用机电一体化节能供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林业灌溉用机电一体化节能供水装置,包括:储水蓄水的桶体,其上设有用于承载构件的可拆卸封盖,所述封盖内底面设有用于净化过滤的过滤组件,桶体下底面设有用于支撑及供电的蓄电座;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可以防止回流收集水源非处理下进入桶体造成后续灌溉过程中出现管道等堵塞的情况,同时蓄电座半埋至地下,可以避免外界环境造成电源隐患产生危险,并且可以优化本装置的结构布置;用于地面表层积留水采集的集水组件,其设置于蓄电座上部侧壁,所述集水组件包括多组活动开合的集水板,所述集水板下端与蓄电座通过转轴连接,相邻两组集水板之间通过柔性材料连接,所述桶体外壁与各个集水板位置对应处各设有一个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两端各通过一组管道与封盖、集水板底部连接,第一水泵一侧的桶体外壁上还连接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输出端与集水板前端活动连接;通过集水组件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直接设集水槽时容易积落过多杂物而影响效能,集水组件平时无雨水时无需展开,从而实现在大雨量等情况下的高效回集水,达到省水节水的目的;位于桶体外壁的出水调节组件,其用于通过浮力球调节出水高度,所述出水调节组件包括导水外壳,所述导水外壳中部通过隔板等分设有导水区、传动区,导水外壳内下部设有传动导轮,所述桶体外壁与导水区位置对应处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多组排孔,导水区内设有滑动密封的导水块,所述导水块下端设有出水口,其与桶体外壁贴合一侧侧壁设有用于导水的条形槽,所述桶体上端开口与传动区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传动导向的副导轮,导水块的出水口处通过传动绳依次穿过传动导轮、传动区以及副导轮与置于桶体内的浮力球连接;通过设置出水调节组件可以有效调节出水液位高度,保证在不同液位高度下所供给的水压相似,避免高液位时压强过高造成排量过大的问题,从而达到节水控水的目的;用于灌溉及辅助集水的喷灌管,其进口端与桶体通过组合动力件连接,所述喷灌管为内、外双层管结构,外层管用于喷洒灌溉,其上等间距设有多组与其内流路连通的喷洒头,内层管用于回流多余的灌溉水,其上等间距设有多个与其内流路连通的回流孔;通过设置喷灌管结构,可以使其一管多用,实现喷灌与回液的双重功能,从而达到喷灌节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装置利用喷灌管的一级集液与集水组价的二级集液作用,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集液调整,不仅有效控制电能消耗,而且可以更为高效的回收过量喷灌水,同时利用出水调节组件对出水压力进行有效调节,从而使排出水压基本相同,且无需电控组件,节能且使用效果稳定。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动力件嵌于蓄电座侧壁中部的对接槽内,组合动力件包括用于供水的主水泵以及泵吸负压集水的第二水泵,所述外层管内流路通过主水泵及管道与出水调节组件的出水管道连接,所述内层管内流路通过第二水泵及管道与桶体的封盖连接。通过上述主水泵与第二水泵的配合,可以配合实现喷灌管的结构功能,并且结构布局合理,占用面积小,有效满足装置的设置需求。更进一步地,所述主水泵配设有用于动态监测水流流速的流速传感器,所述流速传感器设于所述出水调节组件的出水管道。通过设置流速传感器与主水泵配合,可以辅助配合喷灌水压且使其根据喷灌需求进行不同的调整。进一步地,所述桶体上方加设有用于集能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四角各通过一个伸缩电机杆与所述封盖连接,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座内蓄电池电性连接,且蓄电座与各用电构件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太阳能板可以有效收集太阳能作为蓄电座内蓄电池的电能,并且通过四角的伸缩电机杆伸缩调节使太阳能板进行多角度调整,从而满足不同时刻下对太阳光的收集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浮力球内填充有用于增重的配重块,所述柔性材料具体为防水布,所述回流孔处均设有用于防止土壤进入的滤网。通过浮力球内填充配重块可以使浮力球具有带动导水块运动的重力且具有能够上浮在液面附近的浮力,从而满足出水调节组件功能的实现,通过设置滤网,可以避免回流孔进入泥土等造成喷灌管使用效果降低等情况。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圆柱形网状结构的过滤主体,所述过滤主体内设有多层的滤网,且被各个滤网分隔为多级滤层,所述各个滤层内分别置有不同粒径的滤料。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利用其各个滤网分层并填充不同的滤料,可以有效快速的去除回集水的除杂处理,并且过滤效果高效快速,且装载简单。更进一步地,所述滤料为活性炭颗粒、蛭石颗粒,三级滤层内由上到下依次放置有粒径5mm±1mm的蛭石颗粒、2mm±0.5mm的蛭石颗粒、活性炭颗粒按照质量比2:1混合物、1mm±0.2mm的活性炭颗粒。通过上述粒径及配组设置各个滤层的滤料,其过滤效果好,并且通过上述设置,在过滤过程中不会出现过量回集水的滞留,可有效快速的将回集水进行高效除杂,从而提高本装置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封盖顶部设有气象传感器及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与所述动力组合件、第一水泵、伸缩电机杆通过继电器连接,所述气象传感器、流速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盒连接。通过设置气象传感器可以有效的对气象环境进行监测,从而根据气象环境对本装置进行调整,并通过控制盒作用对本装置电控结构进行机电一体化的功能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布置合理且占用面积小,通过桶体与各个组件的搭载配合对过量灌溉用水或雨水进行回集,从而节省水量消耗等,提高装置的节能环保作用。(2)本专利技术装置利用喷灌管的一级集液与集水组价的二级集液作用,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集液调整,不仅有效控制电能消耗,而且可以更为高效的回收过量喷灌水。(3)本专利技术利用出水调节组件对出水压力进行有效调节,从而使排出水压基本相同,且无需电控组件,节能且使用效果稳定。(4)本专利技术利用封盖搭载过滤组件,利用其各个滤网分层并填充不同的滤料,可以有效快速的去除回集水的除杂处理,并且过滤效果高效快速,且装载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蓄电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林业灌溉用机电一体化节能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水蓄水的桶体(1),其上设有用于承载构件的可拆卸封盖(11),所述封盖(1)内底面设有用于净化过滤的过滤组件(2),桶体(1)下底面设有用于支撑及供电的蓄电座(3);/n用于地面表层积留水采集的集水组件(4),其设置于蓄电座(3)上部侧壁,所述集水组件(4)包括多组活动开合的集水板(41),所述集水板(41)下端与蓄电座(3)通过转轴连接,相邻两组集水板(41)之间通过柔性材料(42)连接,所述桶体(1)外壁与各个集水板(41)位置对应处各设有一个第一水泵(43),所述第一水泵(43)两端各通过一组管道与封盖(11)、集水板(41)底部连接,第一水泵(43)一侧的桶体(1)外壁上还连接有伸缩电机(44),所述伸缩电机(44)输出端与集水板(41)前端活动连接;/n位于桶体(1)外壁的出水调节组件(5),其用于通过浮力球(57)调节出水高度,所述出水调节组件(5)包括导水外壳(51),所述导水外壳(51)中部通过隔板等分设有导水区(511)、传动区(512),导水外壳(51)内下部设有传动导轮(52),所述桶体(1)外壁与导水区(511)位置对应处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多组排孔(53),导水区(511)内设有滑动密封的导水块(54),所述导水块(54)下端设有出水口(541),其与桶体(1)外壁贴合一侧侧壁设有用于导水的条形槽(542),所述桶体(1)上端开口与传动区(512)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传动导向的副导轮(55),导水块(54)的出水口(541)处通过传动绳(56)依次穿过传动导轮(52)、传动区(512)以及副导轮(55)与置于桶体内的浮力球(57)连接;/n用于灌溉及辅助集水的喷灌管(6),其进口端与桶体(1)通过组合动力件(7)连接,所述喷灌管(6)为内、外双层管结构,外层管(61)用于喷洒灌溉,其上等间距设有多组与其内流路连通的喷洒头(611),内层管(62)用于回流多余的灌溉水,其上等间距设有多个与其内流路连通的回流孔(6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林业灌溉用机电一体化节能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水蓄水的桶体(1),其上设有用于承载构件的可拆卸封盖(11),所述封盖(1)内底面设有用于净化过滤的过滤组件(2),桶体(1)下底面设有用于支撑及供电的蓄电座(3);
用于地面表层积留水采集的集水组件(4),其设置于蓄电座(3)上部侧壁,所述集水组件(4)包括多组活动开合的集水板(41),所述集水板(41)下端与蓄电座(3)通过转轴连接,相邻两组集水板(41)之间通过柔性材料(42)连接,所述桶体(1)外壁与各个集水板(41)位置对应处各设有一个第一水泵(43),所述第一水泵(43)两端各通过一组管道与封盖(11)、集水板(41)底部连接,第一水泵(43)一侧的桶体(1)外壁上还连接有伸缩电机(44),所述伸缩电机(44)输出端与集水板(41)前端活动连接;
位于桶体(1)外壁的出水调节组件(5),其用于通过浮力球(57)调节出水高度,所述出水调节组件(5)包括导水外壳(51),所述导水外壳(51)中部通过隔板等分设有导水区(511)、传动区(512),导水外壳(51)内下部设有传动导轮(52),所述桶体(1)外壁与导水区(511)位置对应处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多组排孔(53),导水区(511)内设有滑动密封的导水块(54),所述导水块(54)下端设有出水口(541),其与桶体(1)外壁贴合一侧侧壁设有用于导水的条形槽(542),所述桶体(1)上端开口与传动区(512)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传动导向的副导轮(55),导水块(54)的出水口(541)处通过传动绳(56)依次穿过传动导轮(52)、传动区(512)以及副导轮(55)与置于桶体内的浮力球(57)连接;
用于灌溉及辅助集水的喷灌管(6),其进口端与桶体(1)通过组合动力件(7)连接,所述喷灌管(6)为内、外双层管结构,外层管(61)用于喷洒灌溉,其上等间距设有多组与其内流路连通的喷洒头(611),内层管(62)用于回流多余的灌溉水,其上等间距设有多个与其内流路连通的回流孔(6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林业灌溉用机电一体化节能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动力件(7)嵌于蓄电座(3)侧壁中部的对接槽内,组合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迪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