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解炭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热解炭化炉组。该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按物料的热处理进程计,物料依次经过梯度加热模式和等温加热模式,梯度加热模式在至少1个梯度加热炉体中进行,等温加热模式在至少1个等温加热炉体中进行,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炉体上下层叠布置,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炉体的加热腔连通,梯度加热模式的加热温度依次升高,等温加热模式的热源为沿着等温加热炉体排布的若干燃烧器。采用本方案后,不仅能提高热解炭化工艺的处理效率和降低热损耗,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炉体的上下层叠布置还能节省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热解炭化炉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解炭化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热解炭化炉组。
技术介绍
在油泥、市政污泥、有机污染土壤等废弃物的处理领域,热解炭化工艺已成为一个主流的处理工艺。现有技术对热解炭化工艺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对于如何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和热解炭化工艺处理效率,始终是两个研究重点。中国专利文献CN207227248U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炭化处理装置,其包括上下层布置的干化炉体和炭化炉体,干化炉体和炭化炉体均为夹套式回转炉体,夹套式回转炉体包括回转炉腔、加热腔和保温层,加热腔内的热烟气由燃烧室提供,干化炉体的加热腔与炭化炉体的加热腔连通,热烟气为回转炉腔内的物料提供梯度式加热。下层炭化炉体加热腔内的热烟气完成炭化炉体的加热后,流入干化炉体的加热腔继续加热干化炉体,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损耗。物料经过上层的干化炉体后直接落入炭化炉体,提高了整套工艺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热解炭化炉组,以进一步提高热解炭化工艺的热处理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按物料的热处理进程计,物料依次经过梯度加热模式和等温加热模式,梯度加热模式的加热温度依次升高。作为改进,所述梯度加热模式在至少1个梯度加热炉体中进行,等温加热模式在至少1个等温加热炉体中进行,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炉体的加热腔连通。作为改进,所述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炉体均采用夹套式加热模式。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等温加热模式的热源为沿着等温加热炉体排布的若干燃烧器。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炉体上下层叠布置。作为改进,所述梯度加热模式在至少1个梯度加热炉体中进行,最后一个梯度加热炉体的末端采用等温加热模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解炭化炉组,包括梯度加热段和等温加热段,梯度加热段、等温加热段的加热腔连通。作为改进,所述梯度加热段包括至少1个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段包括至少1个梯度加热炉体。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度加热段包括至少1个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段位于最后一个梯度加热炉体的末端。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等温加热段采用若干燃烧器沿着等温加热段炉体排布的方式实现等温加热。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在于将热解炭化工艺分成梯度加热和等温加热两步进行。物料在热解炭化工艺的后端采用等温加热模式,增加了物料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从而达到提高处理效率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等温加热模式并不指在等温加热段内的温度是严格相等的,而是指沿着等温加热段的长度方向上有多个燃烧器进行供热,使等温加热段内的温度保持相对一致。更重要的是,与传统燃烧室提供热烟气作为热源的方式相比,本申请等温加热模式的热损耗更少。原因在于:如果要求热烟气在加热腔入口处的温度达到950℃,传统的模式为另行配置一个燃烧室,一般需要先将燃烧室内的温度提高到1100℃左右,然后再用冷风将热烟气温度调至950℃左右。而采用若干燃烧器沿着等温加热炉体进行加热的方式,如果欲使等温加热段的温度保持在950℃左右,则只需将燃烧器烧到950℃左右即可,与传统的方式相比,热损耗会大大降低。综上所述,采用本方案后,不仅能提高热解炭化工艺的处理效率和降低热损耗,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炉体的上下层叠布置还能节省占地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阴影线表示的是梯度加热炉体和等温加热炉体,梯度加热炉体和等温加热炉体内的虚线表示了物料的运行路线,加热腔内的虚线表示了热烟气的运行路线;图2为本专利技术除去加热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梯度加热炉体;2、等温加热炉体;3、加热腔;4、燃烧器;5、热补偿器;6、进料装置;7、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按物料的热处理进程计,物料从进料装置6进入、从出料口7出料,依次经过梯度加热模式和等温加热模式,梯度加热模式的加热温度依次升高。梯度加热模式在2个梯度加热炉体1中进行,等温加热模式在1个等温加热炉体2中进行,2个梯度加热炉体1、1个等温加热炉体2上下层叠布置。2个梯度加热炉体1、1个等温加热炉体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热补偿器5,以防止炉体热胀冷缩导致炉体端部的连接端破坏。2个梯度加热炉体1形成了该热解炭化炉组的梯度加热段,1个等温加热炉体2为该热解炭化炉组的等温加热段。加热腔3的设置形式为现有技术,梯度加热炉体1、等温加热炉体2均采用夹套式加热模式,梯度加热段、等温加热段的加热腔3连通。等温加热模式的热源为沿着等温加热炉体2排布的若干燃烧器4。燃烧器4也为现有技术,如可采用无锡赛能热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燃气烧嘴,燃气烧嘴为常用在工业窑炉上的燃烧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等温加热炉体2的长度为10米左右,间隔布置6个燃烧器4。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梯度加热模式在1个梯度加热炉体1中进行,等温加热模式在1个等温加热炉体2中进行,燃烧器4间隔布置在等温加热炉体2上。该模式适用于含水率不高的物料,此时不需要进行干化处理。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等温加热段位不再是一个完整的炉体,等温加热段仅仅位于最后一个梯度加热炉体1的末端。参考图1,即最底部炉体的右侧仍为梯度加热模式,而其左侧为等温加热模式,即燃烧器4仅仅布置在最底部炉体的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物料的热处理进程计,物料依次经过梯度加热模式和等温加热模式,梯度加热模式的加热温度依次升高。/n
【技术特征摘要】
1.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物料的热处理进程计,物料依次经过梯度加热模式和等温加热模式,梯度加热模式的加热温度依次升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加热模式在至少1个梯度加热炉体中进行,等温加热模式在至少1个等温加热炉体中进行,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炉体的加热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炉体均采用夹套式加热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温加热模式的热源为沿着等温加热炉体排布的若干燃烧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热处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加热炉体、等温加热炉体上下层叠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富志,俞搏伟,吴剑勇,吴玉祥,杨帆,车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