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友平专利>正文

可俯卧使用的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2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可俯卧使用的枕头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它解决了现有俯卧枕结构复杂、适用范围窄的缺陷。本可俯卧使用的枕头,包括一个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枕体,在枕体的一个枕面处开有一个通气口,枕体内设有若干根通气管,各根通气管的内端与通气口相通,外端与外界相通。在俯卧时,外界的新鲜空气可通过通气管、通气口进入到人体的呼吸系统中。本可俯卧使用的枕头既可以作为俯卧枕头,也可以作为仰卧或侧卧枕头,适用范围广。同时,其结构简单、使用舒适、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可俯卧使用的枕头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颈、腰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这些病患者中,大多是一些在办公室内工作的人员或经常开车的司机。发病诱因一般是外部因素,即姿势性疲劳和损伤,其中主要以姿势性疲劳为主。长时间以强迫性的坐姿进行工作,颈部、腰部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不畅,颈椎、腰椎长时间处于不正常的弯曲状态。天长日久,颈、腰椎易发生变形,极易诱发颈、腰椎病的发生。而躺在床上休息时,大多数人所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睡姿,即侧卧或仰卧,其颈椎或腰椎处于不自然的弯曲状态。另外,有些病人做过外科手术后,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有时需要辅以俯卧的方式配合治疗和恢复。病人在俯卧时需要有一个搁置头部的器具,普通的枕头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为此,中国专利02212320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上的俯卧枕,其是由硬质枕体作为主骨架,枕体上设有软垫层,在软垫层及枕面上设有呼吸孔。这种俯卧枕主要是用于临床上,只能是单面使用,且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前述俯卧枕功能单一、结构复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俯卧使用的枕头,其结构简单、既可以作为俯卧用,也可以作为仰卧或侧卧用,适用范围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可俯卧使用的枕头,包括一个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枕体,在枕体的一个枕面处开有一个通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体内设有若干根通气管,各根通气管的内端与通气口相通,外端与外界相通。人体需要俯卧时,面部朝下可搁置通气口上,外界的新鲜空气可通过通气管、通气口进入到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这样,人体在俯卧时,颈、腰椎没有受到压力,有利于人体的颈、腰椎恢复到自然的弯曲状态,有效地抑制了颈、腰椎的发病率。当需要仰卧或侧卧时,可以把枕头反过来,使另一枕面朝上,人体的头部可以直接搁置到枕头上,适用范围广。一种改进,所述通气口的横向截断面呈“T”型。一种改进,所述的通气口处的枕面上设有一个凹坑,通气口处于此凹坑的底面。通常,凹坑的尺寸与人体头部的大小相近。一种改进,所述通气管沿着枕体的横向铺设,且其外端设于枕体的边缘。一种改进,所述通气管上沿垂直于枕面的方向设有若干根与通气管相通的通气支管。为了生产方便,通常通气支管与通气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一种改进,所述的通气管侧壁上朝枕面方向开有若干个通气孔,在凹坑两侧的枕体上设有若干气孔,这些气孔与通气管侧壁的通气孔相通。因此,本可俯卧使用的枕头既可以作为俯卧枕头,也可以作为仰卧或侧卧枕头,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临床中,也可用于日常的生活中,结构简单,使用舒适,有助于消除或缓解疼痛;通气口呈“T”型,便于眼睛、鼻子和嘴放置在通气口上,提高了人体使用的舒适度;通气管与通气支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了枕头的生产;通气管和通气支管的材质可以由一些软硬适中的橡塑材料制成,既提高了人体头部搁在枕头上的舒适度,同时在俯卧时保证了通气管内的空气流动顺畅性;在凹坑两侧设有气孔,可以防止人体在俯卧睡着时或者失去知觉需要俯卧的病人在使用本枕头时,不致于因枕头的移位而造成使用者的窒息,提高了本枕头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可俯卧使用的枕头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可以看出,本可俯卧使用的枕头的主体结构为枕体1,在枕体1的一个枕面11上设有具有一定深度的凹坑2,其正常情况下是设在枕面11的正中央,大小与正常人的脸部面积相应或略大。在该凹坑2的底面上设有通气口3,其与设在枕体1内的通气管7相通。所述的通气管7嵌于在枕体1内,沿着枕体1横向铺设。枕体1的材料可采用海棉、丝棉、或者真空棉等,最好是使用海棉。通气管7的作用是为了使人体俯卧在枕头上时呼吸空气能够保持顺畅。通气管7的内端与通气口3相通,外端从枕体1边缘通向外界,通气管7侧壁上朝枕面11方向开有若干个通气孔71。通气口3的形状不一定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但为了提高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以及为满足临床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如满足眼部外科手术的需求,该通气口3的横向截断面为“T”形,这样人的眼睛部分可搁置在“T”形通气口3的上部分,下嘴唇外侧可搁置在“T”形通气口3的下侧边缘处,这提高了使用舒适度,满足了临床中的特殊需求。在前述凹坑2两侧的枕体1上设有若干气孔4,这些气孔4与通气管7侧壁的通气孔71相通。本实施例中,气孔4呈蜂窝状。通过气孔4来确保凹坑2两侧的枕面11也与通气管7相通。这样,可以防止人们在深度睡眠时头部位置发生移位而发生窒息的现象,提高了本可俯卧使用的枕头的使用安全性。如图2所示,枕面11是采用布为材料制成的。为提高枕面11在气孔4和通气管7外端处的通气能力,本实施例中在气孔4和通气管7外端处的枕面11采用纱布制成,具有较大的通气空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俯卧使用的枕头,包括一个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枕体(1),在枕体(1)的一个枕面(11)处开有一个通气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体(1)内设有若干根通气管(7),各根通气管(7)的内端与通气口(3)相通,外端与外界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俯卧使用的枕头,包括一个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枕体(1),在枕体(1)的一个枕面(11)处开有一个通气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体(1)内设有若干根通气管(7),各根通气管(7)的内端与通气口(3)相通,外端与外界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俯卧使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3)的横向截断面呈“T”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俯卧使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口(3)处的枕面(11)上设有一个凹坑(2),通气口(3)处于此凹坑(2)的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俯卧使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7)沿着枕体(1)的横向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友平陈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金友平陈春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