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红海专利>正文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20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和连接箱,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两端外侧均固定有滑杆,滑杆顶部均安装有加强板,相邻加强板之间均安装有连板,连接箱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贯穿连板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连板一侧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与第一驱动齿轮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箱同侧的滑动座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第一转轴一侧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一转轴之间安装有定位机构,转动杆外侧固定有第二锥齿轮,转动杆一端内部螺纹安装有调节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便于调节,油污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流域船舶航行时,由于船舶油污渗漏事故发生泄露的油污会对水面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污染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也会在流域表面形成油污污染,且油污会随风浪及水流四处漂浮,极难彻底处理干净,而增加对流域的环境污染。现有的对油污的处理方式大多是,先用吸油围栏将油污围起来,防止油污漂散,再通过吸油棉、吸油毛毡或是人工打捞清理油污,但是在现有的吸油毛毡或者吸油棉的使用时大多是任凭吸油棉、吸油毛毡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流移动完成对油污的吸收,在完成吸油操作后,需要通过人工逐一打捞完成对油污的收集操作,导致油污的处理效率较低,并且人工劳动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劳动量投入大,油污处理效率低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和连接箱,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箱两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两端外侧均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顶部均安装有加强板,相邻所述加强板之间均安装有连板,所述连接箱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为双轴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相对的一端均贯穿所述连板,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连板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连板一侧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外侧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安装有围油栏,所述转动座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滑杆之间均滑动安装有滑动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滑动座之间均安装有伸缩杆,所述连接箱同侧的所述滑动座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下方,所述第一转轴一侧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转动杆外侧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之间相啮合,所述转动杆一端内部螺纹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调节杆之间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转动杆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之间安装有固定杆,所述第二基座两端顶部均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之间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转轴上卷绕有吸油毛毡,所述吸油毛毡套接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吸油毛毡相接处安装有挤油机构,且所述固定杆两端外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杆,所述围油栏与所述第一支杆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固定在所述转动座外侧额,且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之间相啮合。优选的,所述转盘包括压板、固定旋钮、固定底板和固定轴,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转动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板中部,所述压板套接在所述固定轴另一端上,所述固定旋钮安装在所述固定轴顶部,且所述固定旋钮位于所述压板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外侧,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箱相接的两端外侧,且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一皮带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皮带套接在所述第二皮带轮和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螺栓、固定套和定位孔,所述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连接箱相对的一侧上,所述定位螺栓安装在所述固定套两侧,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第一转轴两侧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定位孔的尺寸相匹配。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防转槽、限位板、防转头和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与所述调节杆相接的一侧上下两端,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限位座相对的两侧之间,所述防转头固定在所述限位板顶部,所述防转槽开设在所述转动杆相对的两侧,且所述防转槽的截面结构与所述防转头的截面结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挤油机构包括支板、转向辊、挤压辊、收集架,所述支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连接箱相对的一侧两端,且所述转向辊和所述挤压辊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板之间,且所述转向辊位于所述挤压辊正上方,且所述吸油毛毡穿过所述转向辊与所述挤压辊之间,所述收集架安装在所述支板之间,所述收集架为L型结构,且所述收集架位于所述挤压辊下方。优选的,所述收集架底部为下斜结构,所述收集架底部铺设有垫板,所述收集架底部下斜端与所述第二基座相连通,所述第二基座内部中空,且所述第二基座底部一侧安装有密封塞。优选的,所述支座顶部两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两端与相接处均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中部为弧形机构,且所述卡板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卡板两端与所述支座之间均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相对的一侧中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相对的一侧四周开有固定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通过第一转轴的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转轴和转盘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驱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转动,通过限位机构能够维持调节杆的移动,带动固定杆的推动,从而能够展开吸油毛毡和围油栏,完成对油污的吸收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的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的第二支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的收集架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的挤油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的转盘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基座1、固定座101、固定孔102、连接箱2、第二基座3、滑杆4、滑动座5、支板6、吸油毛毡7、转向辊8、固定杆9、围油栏10、第一支杆11、转盘12、压板121、固定旋钮122、固定底板123、固定轴124、调节杆13、转动杆14、第二锥齿轮15、第一转轴16、第一锥齿轮17、定位螺栓171、固定套172、定位孔173、支座18、第二皮带轮19、第一皮带轮20、皮带21、伸缩杆22、驱动电机23、第一驱动齿轮24、转动座25、连板26、第二支杆27、防转槽28、限位板29、防转头30、限位座31、卡槽32、挤压辊33、收集架34、垫板35、密封塞36、卡板37、第二转轴38、第二驱动齿轮39、加强板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3)和连接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1)和所述第二基座(3)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箱(2)两侧,所述第一基座(1)和所述第二基座(3)两端外侧均固定有滑杆(4),所述滑杆(4)顶部均安装有加强板(40),相邻所述加强板(40)之间均安装有连板(26),所述连接箱(2)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为双轴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23)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与所述驱动电机(23)相对的一端均贯穿所述连板(26),所述第一转轴(16)贯穿所述连板(26)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24),所述连板(26)一侧安装有转动座(25),所述转动座(25)外侧固定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上安装有围油栏(10),所述转动座(25)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4)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滑杆(4)之间均滑动安装有滑动座(5),所述第一基座(1)和所述第二基座(3)与所述滑动座(5)之间均安装有伸缩杆(22),所述连接箱(2)同侧的所述滑动座(5)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位于所述第一转轴(16)下方,所述第一转轴(16)一侧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所述第一转轴(16)之间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转动杆(14)外侧固定有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7)之间相啮合,所述转动杆(14)一端内部螺纹安装有调节杆(13),所述转动杆(14)与所述调节杆(13)之间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调节杆(13)与所述转动杆(14)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支杆(27),所述第二支杆(27)之间安装有固定杆(9),所述第二基座(3)两端顶部均安装有支座(18),所述支座(18)之间安装有第二转轴(38),所述第二转轴(38)与所述第一转轴(16)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转轴(38)上卷绕有吸油毛毡(7),所述吸油毛毡(7)套接在所述固定杆(9)上,所述第二基座(3)与所述吸油毛毡(7)相接处安装有挤油机构,且所述固定杆(9)两端外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杆(11),所述围油栏(10)与所述第一支杆(1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3)和连接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1)和所述第二基座(3)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箱(2)两侧,所述第一基座(1)和所述第二基座(3)两端外侧均固定有滑杆(4),所述滑杆(4)顶部均安装有加强板(40),相邻所述加强板(40)之间均安装有连板(26),所述连接箱(2)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为双轴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23)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与所述驱动电机(23)相对的一端均贯穿所述连板(26),所述第一转轴(16)贯穿所述连板(26)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24),所述连板(26)一侧安装有转动座(25),所述转动座(25)外侧固定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上安装有围油栏(10),所述转动座(25)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4)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滑杆(4)之间均滑动安装有滑动座(5),所述第一基座(1)和所述第二基座(3)与所述滑动座(5)之间均安装有伸缩杆(22),所述连接箱(2)同侧的所述滑动座(5)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位于所述第一转轴(16)下方,所述第一转轴(16)一侧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所述第一转轴(16)之间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转动杆(14)外侧固定有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7)之间相啮合,所述转动杆(14)一端内部螺纹安装有调节杆(13),所述转动杆(14)与所述调节杆(13)之间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调节杆(13)与所述转动杆(14)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支杆(27),所述第二支杆(27)之间安装有固定杆(9),所述第二基座(3)两端顶部均安装有支座(18),所述支座(18)之间安装有第二转轴(38),所述第二转轴(38)与所述第一转轴(16)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转轴(38)上卷绕有吸油毛毡(7),所述吸油毛毡(7)套接在所述固定杆(9)上,所述第二基座(3)与所述吸油毛毡(7)相接处安装有挤油机构,且所述固定杆(9)两端外侧均安装有第一支杆(11),所述围油栏(10)与所述第一支杆(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齿轮(39),所述第二驱动齿轮(39)固定在所述转动座(25)外侧额,且所述第二驱动齿轮(39)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4)之间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2)包括压板(121)、固定旋钮(122)、固定底板(123)和固定轴(124),所述固定底板(123)与所述转动座(2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124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板(123)中部,所述压板(121)套接在所述固定轴(124)另一端上,所述固定旋钮(122)安装在所述固定轴(124)顶部,且所述固定旋钮(122)位于所述压板(121)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域水污染治理用水面油污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孟红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