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偏置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直写3D打印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06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6
一种可控偏置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直写3D打印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外部装置固定的料筒,料筒底部连接喷头,喷头下方设有打印底板;料筒一侧通过软管连接溶液储存腔和气泵;料筒内部设有推杆,推杆具有一个盛装密封液的腔室和一个用于通过连续纤维的毛细管,推杆顶部有小孔,从小孔引出的连续纤维与张紧轮相连;推杆与连接轴固连,连接轴通过旋转轴承与外部的竖直运动装置相连,同时通过带轮与电机相连;料筒的内外径中心不重合;利用推杆实现连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偏置位置,每一根复合材料的打印过程分为旋转、挤出、转动、固化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结构同时具备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突出的智能特性,且结构中连续纤维材料的偏置位置可精确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偏置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直写3D打印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偏置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直写3D打印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成熟,相应的制成品在力学性能和其他功能特性上均有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人们希望打印结构既能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刚度,也能具有特定的智能特性。这种结构在航天(例如可控变形的桁架结构)、智能机器人、力学超材料等领域都将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在智能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上进行优化外,还需要在现有的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工艺。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在比强度和比刚度上。当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方法以熔融沉积成型工艺为主,这种打印工艺所采用的基体材料通常都是非智能高分子材料,多数智能材料,如液晶弹性体、压电材料及形状记忆聚合物等往往无法采用熔融沉积成型工艺制备。除此之外,虽然在基体中添加少量功能性成分会改善复合材料的部分性能,但由于打印丝材的挤出工艺耗费原料过多且智能材料的成本过高,因此很难大批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偏置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直写3D打印装置,包括料筒(20),其特征在于:料筒(20)利用料筒座(12)与外部装置固定,料筒(20)底部连接喷头(13),喷头(13)的下方设有带孔打印底板(16);料筒(20)一侧具有通孔以连接软管(5),进而连接溶液储存腔(7)和气泵(6);料筒(20)内部设有推杆(18),推杆(18)具有一个盛装密封液(17)的腔室和一个用于通过连续纤维(10)的毛细管,推杆(18)顶部有引出连续纤维(10)的小孔,从小孔引出的连续纤维(10)与张紧轮(11)相连;推杆(18)与连接轴(9)固连,连接轴(9)通过旋转轴承(8)与外部的竖直运动装置相连,同时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偏置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直写3D打印装置,包括料筒(20),其特征在于:料筒(20)利用料筒座(12)与外部装置固定,料筒(20)底部连接喷头(13),喷头(13)的下方设有带孔打印底板(16);料筒(20)一侧具有通孔以连接软管(5),进而连接溶液储存腔(7)和气泵(6);料筒(20)内部设有推杆(18),推杆(18)具有一个盛装密封液(17)的腔室和一个用于通过连续纤维(10)的毛细管,推杆(18)顶部有引出连续纤维(10)的小孔,从小孔引出的连续纤维(10)与张紧轮(11)相连;推杆(18)与连接轴(9)固连,连接轴(9)通过旋转轴承(8)与外部的竖直运动装置相连,同时通过带轮及同步带(2)与电机(3)、电机带轮(1)相连,电机(3)通过电机座(4)固定于外部运动装置上;
所述的料筒(20)的内外径中心不重合,其外径中心与连接轴(9)的轴心重合,其内径中心与推杆(18)轴心重合,推杆(18)毛细管上下的两个腔室内分别盛装密封液(17)和打印基体溶液(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偏置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直写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印复合材料结构前,先将连续纤维(10)依次从张紧轮(11)、推杆(18)、料筒(20)、喷头(13)以及带孔打印底板(16)的孔隙中穿过并固定,料筒(20)和溶液储存腔(7)内装有打印基体溶液(19),推杆(18)腔内装有密封液(17);打印开始时,每一根复合材料14的打印过程分为旋转——挤出——转动——固化四个步骤;在旋转步骤中,调控电机(3)的转动,进而控制连续纤维(10)在复合材料(14)的偏置位置;在挤出步骤中,同时竖直向下挤出连续纤维(10)和打印基体溶液(19),外界刺激只施加于挤出的复合材料(14)除顶端和低端以外的部分使其固化;在转动步骤中,调整料筒(20)整体装置的运动,复合材料(14)以底部为中心产生相应的转动,直到其运动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完这三个步骤后,再进行下一根复合材料(14)的打印,如此重复,直至打印完成。


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小永王清瑞张道康李涤尘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