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长民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95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将筛子均匀分散至下方的筛选机构内,并且原料下落冲击小,从而最大化筛选装置的筛选面的利用率,提高了筛选速度和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筛沙机是仿照人工利用斜面筛网筛砂的工作原理,采用平置滚筛筒,并保证料流在筛筒中的多圈内螺旋叶片间可连续滚筛五圈以上,从而使砂料反复翻滚、滑动而充分离散、分离;不同于斜置滚筛引起的大小料相互推挤、埋压,筛分过程匆忙;也不同于斜置振动筛的大小料振跳、混料。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原料的纯净度,经常需要对原料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特别是对于砂子,需要剔除其中大石块等杂质,以保证施工质量。但是现有的筛沙装置,砂子都是直接下落至筛网内,不仅对筛网的冲击大,而且原料在筛网上分布不均匀,位于料斗正下方的位置砂子分布多,而边缘则相对较少,因此,这样的筛沙装置主要利用中部位置进行筛沙作业,造成了筛网其他部分的利用率不足,从而使得筛网中间部分极易损坏,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筛沙装置原料对筛网冲击大且在筛网上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所述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包括料斗、进料筒和筛选机构,进料筒套设在料斗底部的外径,并与料斗转动连接,进料筒的外径设置有外齿轮,料斗上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转动轴上固定的齿轮与外齿轮啮合,进料筒底部的两端设置有出料筒,两个出料筒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的转动轴从两个出料筒相对的一端穿出,第一绞龙和第二绞龙的转动轴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动锥齿轮,料斗内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下端从进料筒底部穿出,固定杆的最下端设置有定锥齿轮,定锥齿轮同时与两个动锥齿轮啮合,出料筒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筛选机构设置在出料口下方,用于对上方下落的物料进行筛分。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位于料斗底部下方的位置设置有锥形挡板,用于将上方下落的物料导向至两侧的出料筒内。优选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接料箱、线性振动电机和筛板,接料箱设置在出料口下方,线性振动电机相对设置有两组,且均固定在接料箱的上缘,筛板通过弹性绳与线性振动电机连接,筛板外径还通过均布的弹性绳与接料箱的内壁连接。优选的,所述筛板位于定锥齿轮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磁块,定锥齿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块。优选的,所述料斗底部通过止推轴承与进料筒连接。优选的,固定杆通过十字固定架与料斗内壁固定。优选的,转动电机为可调速电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将筛子均匀分散至下方的筛选机构内,并且原料下落冲击小,从而最大化筛选装置的筛选面的利用率,提高了筛选速度和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料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筛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接料箱;2、线性振动电机;3、弹性绳;4、筛板;5、料斗;6、进料筒;7、第一绞龙;8、第二绞龙;9、动锥齿轮;10、定锥齿轮;11、止推轴承;12、转动电机;13、齿轮;14、第一磁块;15、第二磁块;16、外齿轮;17、出料筒;18、出料口;19、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包括料斗5、进料筒6和筛选机构,进料筒6套设在料斗5底部的外径,并与料斗5转动连接,进料筒6的外径设置有外齿轮16,料斗5上设置有转动电机12,转动电机12通过转动轴上固定的齿轮13与外齿轮16啮合,进料筒6底部的两端设置有出料筒17,两个出料筒17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的转动轴从两个出料筒17相对的一端穿出,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的转动轴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动锥齿轮9,料斗5内设置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下端从进料筒6底部穿出,固定杆19的最下端设置有定锥齿轮10,定锥齿轮10同时与两个动锥齿轮9啮合,出料筒17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8,筛选机构设置在出料口18下方,用于对上方下落的物料进行筛分。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施工场地最常见到的就是对砂子的筛分,因为建筑用砂中,很大一部分用的是河沙,其颗粒大小不一,而颗粒过大将影响后面制作其他材料的品质,因此需要在对其利用之前进行筛选,将其中的大颗粒物筛分出来。在使用时,先将砂子投入倾倒至料斗5内,砂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积在料斗5的底部以及进料筒6内,然后启动转动电机12,转动电机12通过端部的齿轮13与设置在进料筒6外径的外齿轮16啮合,从而带动进料筒6相对于料斗5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动锥齿轮9将始终与定锥齿轮10啮合,因此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整体将绕定锥齿轮10的轴心转动,并且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还将绕动锥齿轮9的轴心进行被动式自转,在此过程中,砂子将在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的驱动下,沿出料筒17的轴线移动,进而从出料口18中落下,由于出料筒17始终在转动,因此砂子也将在转动过程中均匀输送至筛分机构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将筛子均匀分散至下方的筛选机构内,并且原料下落冲击小,从而最大化筛选装置的筛选面的利用率,提高了筛选速度和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如图1、2、3和4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杆19位于料斗5底部下方的位置设置有锥形挡板,用于将上方下落的物料导向至两侧的出料筒17内。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固定杆19是从进料筒6的底部穿出的,为保证在砂子的下落过程中,不进入到固定杆19与进料筒6之间的缝隙中,在固定杆19位于料斗5底部下方的位置设置有锥形挡板,从而引导砂子从两侧进入出料筒17中,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如图1、2、3和4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接料箱1、线性振动电机2和筛板4,接料箱1设置在出料口18下方,线性振动电机2相对设置有两组,且均固定在接料箱1的上缘,筛板4通过弹性绳3与线性振动电机2连接,筛板4外径还通过均布的弹性绳3与接料箱1的内壁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筛板4边缘设置有挡板,用于防止筛选出的大颗粒落入接料箱1内,在进行筛选的过程中,砂子从出料口18下落,砂子将旋转平铺至筛板4的上端面,进而线性振动电机2带动筛板4往复振动,从而对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包括料斗(5)、进料筒(6)和筛选机构,进料筒(6)套设在料斗(5)底部的外径,并与料斗(5)转动连接,进料筒(6)的外径设置有外齿轮(16),料斗(5)上设置有转动电机(12),转动电机(12)通过转动轴上固定的齿轮(13)与外齿轮(16)啮合,进料筒(6)底部的两端设置有出料筒(17),两个出料筒(17)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的转动轴从两个出料筒(17)相对的一端穿出,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的转动轴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动锥齿轮(9),料斗(5)内设置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下端从进料筒(6)底部穿出,固定杆(19)的最下端设置有定锥齿轮(10),定锥齿轮(10)同时与两个动锥齿轮(9)啮合,出料筒(17)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8),筛选机构设置在出料口(18)下方,用于对上方下落的物料进行筛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包括料斗(5)、进料筒(6)和筛选机构,进料筒(6)套设在料斗(5)底部的外径,并与料斗(5)转动连接,进料筒(6)的外径设置有外齿轮(16),料斗(5)上设置有转动电机(12),转动电机(12)通过转动轴上固定的齿轮(13)与外齿轮(16)啮合,进料筒(6)底部的两端设置有出料筒(17),两个出料筒(17)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的转动轴从两个出料筒(17)相对的一端穿出,第一绞龙(7)和第二绞龙(8)的转动轴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动锥齿轮(9),料斗(5)内设置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下端从进料筒(6)底部穿出,固定杆(19)的最下端设置有定锥齿轮(10),定锥齿轮(10)同时与两个动锥齿轮(9)啮合,出料筒(17)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8),筛选机构设置在出料口(18)下方,用于对上方下落的物料进行筛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9)位于料斗(5)底部下方的位置设置有锥形挡板,用于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民
申请(专利权)人:刘长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