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强专利>正文

一体式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942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集尘装置,包括框体、等离子放电模块、高压集尘模块、第一高压包和第二高压包;框体包括外框和设于该外框进风端的盖板,外框对应两侧的内壁中部相对称地设有夹壁,盖板上设有若干进风孔;等离子放电模块固定安装于夹壁前方的外框内,高压集尘模块从出风端插接于等离子放电模块后方的外框内,第一高压包和第二高压包分别设于两侧夹壁内且分别电连接于等离子放电模块和高压集尘模块,从而集成为一个一体式双高压集尘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拆装更方便,使用更安全,电路更稳定,空气净化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集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静电集尘装置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常见的高压静电集尘装置为分体式,其框体、放电模块和集尘模块均为单独部件,需分别固定安装于集尘器内,存在安装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静电集尘装置,旨在改善现有同类产品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集尘装置,包括框体、等离子放电模块、高压集尘模块、第一高压包和第二高压包;框体包括外框和设于该外框进风端的盖板,外框对应两侧的内壁中部相对称地设有夹壁,盖板上设有若干进风孔;等离子放电模块固定安装于夹壁前方的外框内,高压集尘模块从出风端插接于等离子放电模块后方的外框内,第一高压包和第二高压包分别设于两侧夹壁内且分别电连接于等离子放电模块和高压集尘模块,从而集成为一个一体式双高压集尘装置。作为优选方案,等离子放电模块包括一放电基板和若干放电针,放电基板固定安装于夹壁前方的外框上,若干放电针分别与若干进风孔一一对应地设于放电基板的迎风面,放电基板上还设有与若干进风孔一一对应的若干大过风孔和用于将所有放电针电连接于第一高压包的导电电路。作为优选方案,所有大过风孔和所有进风孔的孔径均一致。作为优选方案,大过风孔周边的放电基板上还分布有若干小过风孔。作为优选方案,等离子放电模块包括若干放电针,若干放电针与若干进风孔一一对应地分设于多根针杆的迎风面上,多根针杆相互平行地均固定安装于夹壁的前端面;每根针杆上均设有用于将各自杆上的所有放电针电连接于第一高压包的导电电路。作为优选方案,每一放电针均指向其对应的进风孔的孔心。作为优选方案,导电电路为石墨烯电路。作为优选方案,盖板为铝板或碳纤维板。作为优选方案,高压集尘模块上设有前后相通的出风通道。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高压包为可调高压包,第二高压包为不可调高压包。本专利技术将等离子放电模块、高压集尘模块、第一高压包和第二高压包均集成于同一框体内,构成一个一体式集尘装置,有利于提高安装的便利性。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存在如下优势:等离子放电模块上的放电针安装于同一放电基板上、或分别安装于若干固定杆上,等离子放电模块的结构更简单且拆装更方便;高压集尘模块以插接的方式安装在框体内,拆装更方便;高压包内置,使用更安全;采用石墨烯导电电路,导电更稳定;放电针导电后所形成的负压区有利于加速集尘装置内的空气流通,提高空气净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总体结构某一角度示意图;图2为图1局部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等离子放电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总体结构另一角度局部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总体结构某一角度局部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总体结构另一角度局部爆炸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等离子放电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一体式集尘装置,包括框体1、等离子放电模块2、高压集尘模块3、可调的第一高压包4及不可调的第二高压包5。框体1包括外框101和设于该外框101进风端的盖板102,外框101对应两侧的内壁中部相对称地设有夹壁1011,盖板102上设有若干进风孔1021。等离子放电模块2固定安装于夹壁1011前方的外框101内,高压集尘模块3从出风端插接于等离子放电模块2后方的外框101内,第一高压包4和第二高压包5分别设于两侧夹壁1011内且由同一封闭板2012封闭于两侧夹壁1011内,第一高压包4和第二高压包5分别电连接于等离子放电模块2和高压集尘模块3,从而集成为一个一体式双高压集尘装置。等离子放电模块2包括一放电基板201和若干放电针202,放电基板201固定安装于夹壁1011前方的外框101上,其板面上设有若干进风孔1021,若干放电针202分别与若干进风孔1021一一对应地设于放电基板201的迎风面,每一放电针202均垂直指向其对应的进风孔1021的孔心。放电基板201上还设有与若干进风孔1021一一对应的若干大过风孔2011和用于将所有放电针202电连接于第一高压包4的石墨烯导电电路203。所有大过风孔2011与所有进风孔1021的孔径均一致。大国风孔2011周边的放电基板201上还分布有若干小过风孔2012。高压集尘模块3上设有前后相通的出风通道。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等离子放电模块2的结构。参照图5-7:等离子放电模块2包括若干放电针202,若干放电针202与若干进风孔1021一一对应地分设于多根针杆204的迎风面上,多根针杆204相互平行地均固定安装于夹壁1011的前端面;每根针杆204上均设有用于将各自杆上的所有放电针202电连接于第一高压包4的导电电路20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等离子放电模块2的放电过程能形成带负电的空气负离子,当空气从盖板102进入框体1内时,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病菌细胞结合后,病菌细胞会因结构的改变而死亡;另外,负离子可通过负电荷中和漂浮在空气中带正电荷的烟雾灰尘,使其失去活性后自然沉淀和被高压集尘模块3吸附拦截,最终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静电污染,净化后的空气从框体1的出风端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集尘装置,包括框体(1)、等离子放电模块(2)、高压集尘模块(3)、第一高压包(4)和第二高压包(5);其特征在于:框体(1)包括外框(101)和设于该外框(101)进风端的盖板(102),外框(101)对应两侧的内壁相对称地设有夹壁(1011),盖板(102)上设有若干进风孔(1021);等离子放电模块(2)固定安装于夹壁(1011)前方的外框(101)内,高压集尘模块(3)从出风端插接于等离子放电模块(2)后方的外框(101)内,第一高压包(4)和第二高压包(5)分别设于两侧夹壁(1011)内且分别电连接于等离子放电模块(2)和高压集尘模块(3),从而集成为一个一体式双高压集尘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集尘装置,包括框体(1)、等离子放电模块(2)、高压集尘模块(3)、第一高压包(4)和第二高压包(5);其特征在于:框体(1)包括外框(101)和设于该外框(101)进风端的盖板(102),外框(101)对应两侧的内壁相对称地设有夹壁(1011),盖板(102)上设有若干进风孔(1021);等离子放电模块(2)固定安装于夹壁(1011)前方的外框(101)内,高压集尘模块(3)从出风端插接于等离子放电模块(2)后方的外框(101)内,第一高压包(4)和第二高压包(5)分别设于两侧夹壁(1011)内且分别电连接于等离子放电模块(2)和高压集尘模块(3),从而集成为一个一体式双高压集尘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等离子放电模块(2)包括一放电基板(201)和若干放电针(202),放电基板(201)固定安装于夹壁(1011)前方的外框(101)上,若干放电针(202)分别与若干进风孔(1021)一一对应地设于放电基板(201)的迎风面,放电基板(201)上还设有与若干进风孔(1021)一一对应的若干大过风孔(2011)和用于将所有放电针(202)电连接于第一高压包(4)的导电电路(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大过风孔(2011)与所有进风孔(10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