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984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位于病房内的若干个病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病床顶面的气囊组件;用于将所述气囊组件固定在所述病床上方的两组锁定组件;固定在所述病房侧壁的支撑座;水平滑移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一侧的支撑柱;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柱水平滑动的第一动力组件;开设在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病床一侧的置入槽;可转动出入所述置入槽并可进行伸缩的臂架组件;本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在使用时,可以使用一套系统对病房内所有病床的病人进行翻身操作,具有效率高效、配置成本低廉的优点,可以控制任意角度的翻转,并节省了空间占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
技术介绍
一些长久卧床的病人很容易产生压疮等继发疾病,为了避免压疮的发生,经常对病人进行翻身则显得必不可少,目前将病人翻身多依靠两三个护士同时手动进行。可参考现有公开号为CN107212988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包括用于卡装在床体上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上固接有上伸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相对内表面的上部设有沿承接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扶持定位装置,所述固定夹正上方的墙体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上滑动连接有位于两扶持定位装置之间的油缸,所述油缸伸缩杆的下端部固接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夹持板,两夹持板之间夹持有毛巾。上述的这种辅助翻身装置具有方便对病人进行擦拭身体的优点,但是上述的这种辅助翻身装置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一、对于一些需要保持特殊体位的患者,其难以将患者从躺卧翻转为俯卧,并且无法控制任意的翻身角度;二、在翻转患者时安全性不够;三、在翻转之前或之后缺乏必要的辅助防压疮设施;四、在翻身时每个病床需要配置一个设置,无法利用一个设备对病房内的多个病床病人进行翻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及其工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包括位于病房内的若干个病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病床顶面的气囊组件;用于将所述气囊组件固定在所述病床上方的两组锁定组件;固定在所述病房侧壁的支撑座;水平滑移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一侧的支撑柱;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柱水平滑动的第一动力组件;开设在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病床一侧的置入槽;可转动出入所述置入槽并可进行伸缩的臂架组件;滑移连接在所述臂架组件一端的承托座;固定在所述臂架组件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带动所述承托座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气囊组件上方的承托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承托组件带动翻转的翻转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在使用时,可以使用一套系统对病房内所有病床的病人进行翻身操作,具有效率高效、配置成本低廉的优点;在使用本系统进行病人翻身时,患者可以躺卧在气囊组件的上方被承托组件所固定,安全性较高,之后可以利用翻转组件和第一液压缸配合带动病人翻转,可以控制任意角度的翻转,对于一些需要保持特殊体位的患者,其可以将患者从躺卧翻转为俯卧;再者,本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中的臂架组件可以在不需要翻转使用时可以收纳至置入槽内,节省了空间占据。较佳的,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托板、气囊、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法兰、气泵和排气阀,所述托板拆卸连接在所述病床的上方,所述气囊通过魔术贴粘贴固定在所述托板的上方,所述第一管路连通固定在所述气囊的一侧,所述第二管路通过所述第一法兰固定在所述第一管路端部,所述气泵固定在所述病床上,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固定,所述排气阀安装在所述气囊上用于为所述气囊排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气囊组件能够防止减少患者压疮,且气囊组件中的气囊可以实现自动化抽放气,当启动气泵时可以通过第二管路和第一管路向气囊内充气,利用排气阀能够方便进行排气,且由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通过第一法兰连接,其方便进行拆装。较佳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嵌入块、嵌入槽、腰形槽、螺纹杆、压环套、槽孔、定位块、定位孔和弹簧,所述嵌入块固定在所述托板底面,所述嵌入槽开设在所述病床上供所述嵌入块嵌入,所述腰形槽贯穿开设在所述病床上,所述螺纹杆固定在所述嵌入块端部并穿插在所述腰形槽内,所述压环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外部,所述槽孔开设在所述嵌入块内,所述定位块滑移连接在所述槽孔内,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槽孔孔底与所述定位块之间,所述定位孔开设在所述嵌入槽槽壁供所述定位块插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定组件能够将托板固定在病床上方,当进行托板固定时,操作者可以将螺纹柱穿过腰形槽,将嵌入块嵌入至嵌入槽,使得槽孔内的弹簧顶动定位块插入至定位孔,之后再拧紧压环套即可实现对托板的固定。较佳的,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滑动座、第一滑动槽、驱动螺杆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滑动槽开设在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病床的一侧,所述滑动座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驱动螺杆的端部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内,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滑动座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一端,所述驱动螺杆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在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第一动力组件中的伺服电机时,其能够带动驱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座在第一滑动槽内滑动,从而能够带动支撑柱在支撑座一侧水平滑动,方便调节臂架组件的位置。较佳的,所述臂架组件包括第一悬臂、第一旋转油缸、第二滑动槽、第二悬臂、第二液压缸和固定座,所述第一悬臂转动连接在所述置入槽内,所述第一旋转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柱外部,所述第一旋转油缸带动所述第一悬臂转动,所述第二滑动槽开设在所述第一悬臂内,所述第二悬臂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槽端面,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悬臂端部,所述固定座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悬臂远离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第一旋转油缸时,其能够带动第一悬臂在置入槽内转动,当启动第二滑动槽内固定的第二液压缸时,其能够带动第二悬臂滑动,带动固定座调整适当的位置,方便后续的翻转操作。较佳的,所述承托组件包括载板、第一绑带、第二绑带、两个第一束缚带、两个第二束缚带、公扣和母扣,所述载板置于所述气囊的顶面,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对称固定在所述载板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束缚带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绑带上,两个所述第二束缚带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绑带两侧,所述公扣固定在所述第一束缚带端部,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相互配合并固定在所述第二束缚带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置于载板上方时,操作者可以将第一绑带端部固定的第一束缚带和第二绑带上固定的第二束缚带收紧,之后可以将第一束缚带上的第一公扣和第二束缚带上的母扣插接固定,从而能够将载板上的患者牢靠固定。较佳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座、第二旋转油缸、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法兰,所述翻转座转动连接在所述承托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旋转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承托座上,所述第二旋转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翻转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焊接固定在所述载板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杆焊接固定在所述翻转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二法兰连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翻转组件中的第二旋转油缸能够带动翻转座翻转,从而能够带动载板进行翻转,且载板和翻转座之间可以方便进行拆卸,通过利用第二法兰可以实现对翻转座与载板的连接固定。较佳的,所述载板的上方固定有垫块,所述垫块内螺纹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端部固定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四连接杆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包括位于病房内的若干个病床(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设置在所述病床(11)顶面的气囊(22)组件(2);/n用于将所述气囊(22)组件(2)固定在所述病床(11)上方的两组锁定组件(3);/n固定在所述病房侧壁的支撑座(12);/n水平滑移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2)一侧的支撑柱(13);/n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柱(13)水平滑动的第一动力组件(4);/n开设在所述支撑柱(13)靠近所述病床(11)一侧的置入槽(131);/n可转动出入所述置入槽(131)并可进行伸缩的臂架组件(5);/n滑移连接在所述臂架组件(5)一端的承托座(14);/n固定在所述臂架组件(5)上的第一液压缸(141),所述第一液压缸(141)带动所述承托座(14)竖直滑动;/n设置在所述气囊(22)组件(2)上方的承托组件(6);/n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承托组件(6)带动翻转的翻转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包括位于病房内的若干个病床(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病床(11)顶面的气囊(22)组件(2);
用于将所述气囊(22)组件(2)固定在所述病床(11)上方的两组锁定组件(3);
固定在所述病房侧壁的支撑座(12);
水平滑移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2)一侧的支撑柱(13);
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柱(13)水平滑动的第一动力组件(4);
开设在所述支撑柱(13)靠近所述病床(11)一侧的置入槽(131);
可转动出入所述置入槽(131)并可进行伸缩的臂架组件(5);
滑移连接在所述臂架组件(5)一端的承托座(14);
固定在所述臂架组件(5)上的第一液压缸(141),所述第一液压缸(141)带动所述承托座(14)竖直滑动;
设置在所述气囊(22)组件(2)上方的承托组件(6);
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承托组件(6)带动翻转的翻转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2)组件(2)包括托板(21)、气囊(22)、第一管路(23)、第二管路(24)、第一法兰(25)、气泵(26)和排气阀(27),所述托板(21)拆卸连接在所述病床(11)的上方,所述气囊(22)通过魔术贴粘贴固定在所述托板(21)的上方,所述第一管路(23)连通固定在所述气囊(22)的一侧,所述第二管路(24)通过所述第一法兰(25)固定在所述第一管路(23)端部,所述气泵(26)固定在所述病床(11)上,所述气泵(26)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管路(24)连通固定,所述排气阀(27)安装在所述气囊(22)上用于为所述气囊(22)排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嵌入块(31)、嵌入槽(32)、腰形槽(33)、螺纹杆(34)、压环套(35)、槽孔(36)、定位块(37)、定位孔(38)和弹簧(39),所述嵌入块(31)固定在所述托板(21)底面,所述嵌入槽(32)开设在所述病床(11)上供所述嵌入块(31)嵌入,所述腰形槽(33)贯穿开设在所述病床(11)上,所述螺纹杆(34)固定在所述嵌入块(31)端部并穿插在所述腰形槽(33)内,所述压环套(35)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34)的外部,所述槽孔(36)开设在所述嵌入块(31)内,所述定位块(37)滑移连接在所述槽孔(36)内,所述弹簧(39)连接在所述槽孔(36)孔底与所述定位块(37)之间,所述定位孔(38)开设在所述嵌入槽(32)槽壁供所述定位块(37)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病房翻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包括滑动座(41)、第一滑动槽(42)、驱动螺杆(43)和伺服电机(44),所述第一滑动槽(42)开设在所述支撑座(12)靠近所述病床(11)的一侧,所述滑动座(41)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槽(42)内,所述驱动螺杆(43)的端部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2)内,所述驱动螺杆(43)与所述滑动座(4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伺服电机(44)固定在所述支撑座(12)一端,所述驱动螺杆(43)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在所述伺服电机(44)的电机轴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