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胶囊种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75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式胶囊种播种器,涉及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通过设置履带传送装置能够实现物料的循环传送,大大提高了胶囊种的播种效率;胶囊种依序竖向排列在胶囊种排的容腔内;割料推送机构通过推送爪将胶囊种依序推出胶囊种排的容腔;穴播机构用于接收从胶囊种排推出的胶囊种,并将胶囊种播于土壤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多个胶囊种依序竖向设置在种匣内来形成集成单元,并对胶囊种的来进行料种的逐个依序预置下料,便于运输和取放;通过胶囊种的逐个竖向预置下料,确保胶囊种芽眼固定朝上落料,提高出苗一致性,降低了漏播率,也提高了播种的稳定性,且在播种时集成单元内的种子播种依序完后,可通过更换集成单元以补充播种,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胶囊种播种器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胶囊种播种器。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马铃薯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马铃薯已成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第四大主粮。随着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上对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马铃薯种植机械需求十分迫切。目前,马铃薯有两种播种方式,一种是按照马铃薯芽眼切块后直接播种,这种方式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播种,马铃薯播种机的播种质量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与最终产量,而排种装置是决定马铃薯播种机的播种质量最关键因素。目前马铃薯播种机上常见排种装置有勺链式、勺盘式、针刺式和带式等实现方式。勺链式是现有使用比较普遍的排种方式,但播种过程中漏播率较高,勺盘式的种植均匀度较差,针刺式存在损伤薯种问题,而带式存在结构复杂、行距、株距调整不便等问题;还有一种是马铃薯切块后,经催芽,待芽苗长到1-3cm左右后播种,这种带芽播种方式,芽苗必须朝上,现有的播种方式均采用人工操作,事倍功半。无法采用机械播种的主要原因是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往往非常的麻烦,使用现有的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时,无法保证马铃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胶囊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传送装置,定位设在履带传送装置的循环传送带上的胶囊种排,分别安装在履带传送装置上的割料推送机构和穴播机构;/n所述履带传送装置的循环传送带外表面横向排列设有多个容置槽体;/n所述胶囊种排包括胶囊种排和胶囊种,所述胶囊种排可拆卸地定位设在所述履带传送装置上,所述胶囊种依序竖向排列在所述胶囊种排的容腔内;/n所述割料推送机构通过推送爪将胶囊种依序推出胶囊种排的容腔;/n所述穴播机构用于接收从胶囊种排推出的胶囊种,并将胶囊种播于土壤中;/n所述割料推送机构包括推送爪和驱动装置;/n所述推送爪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沿所述胶囊种排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用于实现将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胶囊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传送装置,定位设在履带传送装置的循环传送带上的胶囊种排,分别安装在履带传送装置上的割料推送机构和穴播机构;
所述履带传送装置的循环传送带外表面横向排列设有多个容置槽体;
所述胶囊种排包括胶囊种排和胶囊种,所述胶囊种排可拆卸地定位设在所述履带传送装置上,所述胶囊种依序竖向排列在所述胶囊种排的容腔内;
所述割料推送机构通过推送爪将胶囊种依序推出胶囊种排的容腔;
所述穴播机构用于接收从胶囊种排推出的胶囊种,并将胶囊种播于土壤中;
所述割料推送机构包括推送爪和驱动装置;
所述推送爪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沿所述胶囊种排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用于实现将胶囊种依序推出胶囊种排并进入所述穴播机构中;
所述推送爪为可沿胶囊种排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运动的转动刀片;
通过所述转动刀片刀刃的前后移动,来对胶囊种排内胶囊种的顶端气室的进行开口;同时通过所述转动刀片刀面的前移,来将胶囊种依序推送到所述穴播机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胶囊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割料推送机构包括电动推杆、转动电机和转动刀片;
所述电动推杆的基座端固定设在所述履带传送装置的固定框架上;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基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刀片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胶囊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穴播机构包括预置落料通道、开合式仓门、按压机构和吸料机构;
所述预置落料通道的顶端进料口与胶囊种匣的出料口端对应设置,用于接收从胶囊种排推出的单个胶囊种并进行限位容置;
所述开合式仓门设置在所述预置落料通道的出料口端,用于推开四周的土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钊彦姚太阳王闹闹樊永惠朱晓彪郝艳佳马瑜晗黄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