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9662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高收率获得能够获得高图像浓度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和调色剂。〔1〕一种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粒子在水系介质中进行聚集和融合的工序,上述树脂粒子在相同或不同的粒子内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是包含芳香族醇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缩聚物,上述着色剂粒子含有着色剂和原料单体的加成聚合物,所述原料单体包含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单体,上述着色剂粒子中的上述着色剂与上述加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0/50以上且95/5以下;以及〔2〕一种调色剂,其包含调色剂粒子,所述调色剂粒子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结晶性聚酯树脂、加成聚合物和着色剂,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是包含芳香族醇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缩聚物,上述加成聚合物是包含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单体的原料单体的加成聚合物,上述着色剂与上述加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0/50以上且95/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子照相法、静电记录法、静电印刷法等中形成的潜像的显影所使用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调色剂等。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的领域中,随着电子照相系统的发展,寻求开发出与高画质化和高速化相对应的电子照相用调色剂。对应于高画质化,作为获得粒径分布狭窄且粒径小的调色剂的方法,基于使微细的树脂粒子等在水系介质中进行聚集、融合而得到调色剂的聚集融合法(乳液聚集法、聚集合一法)而进行了所谓化学调色剂的制造。日本特开2010-26106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电子照相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将含有着色剂的聚合物粒子的分散液与实质上不含着色剂的树脂粒子的分散液进行混合,使含有着色剂的聚合物粒子与树脂粒子发生聚集的工序,构成上述含有着色剂的聚合物粒子的聚合物具有(a)来自含有成盐基团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和(b)来自含有芳香环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并记载了:根据该调色剂,着色剂的分散性优异,能够显著提高图像浓度。日本特开2016-114934号公报(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是具有核壳结构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在核部分含有蜡以及包含复合树脂(A)和结晶性聚酯(B)的粘结树脂,在壳部分含有包含聚酯树脂(C)的粘结树脂,复合树脂(A)是含有链段(a1)和乙烯基系树脂链段(a2)的复合树脂,所述链段(a1)包含将含有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80摩尔%以上的醇成分与多元羧酸成分进行缩聚而得到的聚酯树脂,所述乙烯基系树脂链段(a2)含有来自苯乙烯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结晶性聚酯(B)是将含有碳数为8以上且16以下的α,ω-脂肪族二醇80摩尔%以上的醇成分与含有碳数为8以上且16以下的脂肪族饱和二羧酸80摩尔%以上的多元羧酸成分进行缩聚而得到的结晶性聚酯,聚酯树脂(C)是将含有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80摩尔%以上的醇成分与多元羧酸成分进行缩聚而得到的聚酯树脂。并记载了:根据该调色剂,兼顾优异的低温定影性和耐热保存性,且带电性也优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的〔1〕和〔2〕。〔1〕一种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粒子在水系介质中发生聚集和融合的工序,上述树脂粒子在相同或不同的粒子内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是包含芳香族醇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缩聚物,上述着色剂粒子含有着色剂和原料单体的加成聚合物,所述原料单体包含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单体,上述着色剂粒子中的上述着色剂与上述加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0/50以上且95/5以下。〔2〕一种调色剂,其包含调色剂粒子,所述调色剂粒子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结晶性聚酯树脂、加成聚合物和着色剂,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是包含芳香族醇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缩聚物,上述加成聚合物是原料单体的加成聚合物,所述原料单体包含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单体,上述着色剂与上述加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0/50以上且95/5以下。具体实施方式较之专利文献1和2的方法,寻求即使调色剂的用量少也能够获得更高图像浓度的调色剂。此外,从制造方法的观点出发,基于节能化的要求,寻求能够以高收率获得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以高收率获得能够得到高图像浓度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和调色剂。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通过将含有特定的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树脂粒子与含有特定的加成聚合物的着色剂粒子进行组合,从而图像浓度提高,进而,制造中的调色剂的收率提高。[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包括:使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粒子(以下也称为“着色剂粒子Z”)在水系介质中发生聚集和融合的工序。树脂粒子在相同或不同的粒子内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以下也简称为“树脂A”)和结晶性聚酯树脂(以下也简称为“树脂B”),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是包含芳香族醇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缩聚物。着色剂粒子Z中含有着色剂和原料单体的加成聚合物(以下也简称为“加成聚合物E”),所述原料单体包含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单体。着色剂粒子中的着色剂与加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0/50以上且95/5以下。通过上述制造方法,以高收率获得能够得到高图像浓度的调色剂。在利用乳化聚集法制造包含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调色剂粒子时,存在调色剂的收率降低的课题。作为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因为:结晶性聚酯树脂与着色剂粒子的亲和性较高,因此,在进行聚集和融合时,因结晶性聚酯树脂和着色剂粒子而发生局部的聚集,容易发生对制造釜的壁面、搅拌叶片等的附着(粗大粒子)。本专利技术中,在包括使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粒子在水系介质中发生聚集和融合的工序的调色剂制造方法中,组合使用着色剂粒子的分散液,所述着色剂粒子包含着色剂和原料单体的加成聚合物E,所述原料单体包含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单体,可推测:通过包含加成聚合物E,从而着色剂粒子的分散稳定性提高,且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亲和性降低,因而抑制局部的聚集,从而使调色剂粒子的收率提高。进而,在本专利技术中,树脂粒子在相同或不同的粒子内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是包含芳香族醇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缩聚物。非晶性聚酯系树脂中的来自芳香族醇的部位与着色剂粒子中的加成聚合物的芳香族基部位容易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着色剂在非晶性聚酯树脂中的分散性提高。可以认为:着色剂在由此得到的调色剂中的分散性提高,因此,印刷物的图像浓度提高。以下示出本说明书中的各种术语的定义等。针对树脂是结晶性还是非晶性,利用结晶性指数进行判断。结晶性指数用后述实施例所述的测定方法中的树脂的软化点与吸热的最大峰温度之比(软化点(℃)/吸热的最大峰温度(℃))来定义。结晶性树脂是指结晶性指数为0.6以上且1.4以下的树脂。非晶性树脂是指结晶性指数小于0.6或超过1.4的树脂。结晶性指数可通过原料单体的种类及其比率、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冷却速度等制造条件来适当调整。关于烃基,括号内记载的“(异或叔)”和“(异)”是指存在和不存在这些接头词时的两者,不存在这些接头词时,表示正。“芳香族醇”是指:具有芳香族基团,且具有醇性羟基而不具有酚性羟基的化合物。“芳香族二醇”是指:具有2个与芳香族基团直接键合的酚性羟基的化合物。此外,“芳香族多元醇”是指:具有多个与芳香族基团直接键合的酚性羟基的化合物。“(甲基)丙烯酸”是指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1种。“(甲基)丙烯酸酯”是指选自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1种。“(甲基)丙烯酰基”是指选自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中的至少1种。“苯乙烯系化合物”是指未取代或取代的苯乙烯。“主链”是指在加成聚合物中相对最长的键合链。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包括例如下述工序:使在相同或不同的粒子内含有树脂A和树脂B的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粒子Z在水系介质中发生聚集而得到聚集粒子的工序(以下也称为“工序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粒子在水系介质中发生聚集和融合的工序,/n所述树脂粒子在相同或不同的粒子内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是包含芳香族醇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缩聚物,/n所述着色剂粒子含有着色剂和原料单体的加成聚合物,所述原料单体包含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单体,/n所述着色剂粒子中的所述着色剂与所述加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0/50以上且95/5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08 JP 2018-021174;20180301 JP 2018-0363461.一种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树脂粒子和着色剂粒子在水系介质中发生聚集和融合的工序,
所述树脂粒子在相同或不同的粒子内含有非晶性聚酯系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所述非晶性聚酯系树脂是包含芳香族醇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缩聚物,
所述着色剂粒子含有着色剂和原料单体的加成聚合物,所述原料单体包含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单体,
所述着色剂粒子中的所述着色剂与所述加成聚合物的质量比为50/50以上且95/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是包含α,ω-脂肪族二醇的醇成分与羧酸成分的缩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具有芳香族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单体的分子量为80以上且小于1,0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加成聚合物的原料单体还包含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加成聚合性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加成聚合物的原料单体还包含具有聚环氧烷烃基的加成聚合性单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着色剂为炭黑。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中,着色剂粒子通过包括下述工序的方法而得到:
工序a:将所述加成聚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后,进一步混合水系介质而得到加成聚合物的分散液的工序;以及
工序b:将通过工序a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将一铃木学若林裕树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