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士刚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39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包括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所述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通过导线串联在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利用可控硅电网向电磁加热部分提供的电能量来实现低功率加热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可控硅开关管的开关状态来控制电网输入到后级电磁加热模块的电能量来实现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使电磁加热模块小功率加热时的无停顿现象,达到操作者想要的实用低功率加热需求,具有实用性能。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电磁炉灶的低功率加热状态均为断续加热来实现减小额定功率输出加热的。其在加热时的功率较大,停顿加热时加热功率输出为零。其存在明显的停顿现象。无法达到操作者想要的连续低功率加热需求的状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电磁加热热量控制时存在明显的停顿现象,无法达到操作者想要的连续低功率加热需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包括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所述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通过导线串联在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利用可控硅电网向电磁加热部分提供的电能量来实现低功率加热输出。优选的,所述可控硅开关管为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串联在所述整流桥堆D1的火线输入端,控制信号在电网过零点时通过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的KI端来控制其开关状态的,从而控制电网通过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和整流桥堆D1输入到后级电磁加热模块的电能量从而来实现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优选的,所述可控硅开关管为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串联在所述整流桥堆D1的正极输出端,控制信号在电网过零点时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的KI端来控制其开关状态的,从而控制电网通过整流桥堆D1和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输入到后级电磁加热模块的电能量从而来实现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优选的,所述可控硅开关管为单向可控硅开关管SCR1,所述可控硅开关管串联在所述整流桥堆D1的正极输出端,控制信号在电网过零点时通过控制单向可控硅开关管SCR1的KI端来控制其开关状态的,从而控制电网通过整流桥堆D1和单向可控硅开关管SCR1输入到后级电磁加热模块的电能量从而来实现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优选的,所述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还串联设有保险管PUSE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或单向可控硅开关管SCR1、整流桥堆D1间的配合,其利用可控硅的开关状态来控制电网输入到后级电磁加热模块的电能量来实现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使电磁加热模块小功率加热时的无停顿现象,达到操作者想要的实用低功率加热需求,具有实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包括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通过导线串联在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还串联设有保险管PUSE1,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能,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利用可控硅电网向电磁加热部分提供的电能量来实现低功率加热输出。可控硅开关管为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串联在整流桥堆D1的火线输入端,控制信号在电网过零点时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的KI端来控制其开关状态的,从而控制电网通过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和整流桥堆D1输入到后级电磁加热模块的电能量从而来实现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实施例二参照图2,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包括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通过导线串联在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还串联设有保险管PUSE1,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能,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利用可控硅电网向电磁加热部分提供的电能量来实现低功率加热输出。可控硅开关管为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串联在整流桥堆D1的正极输出端,控制信号在电网过零点时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的KI端来控制其开关状态的,从而控制电网通过整流桥堆D1和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输入到后级电磁加热模块的电能量从而来实现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实施例三参照图3,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包括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通过导线串联在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还串联设有保险管PUSE1,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能,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利用可控硅电网向电磁加热部分提供的电能量来实现低功率加热输出。可控硅开关管为单向可控硅开关管SCR1,述可控硅开关管串联在整流桥堆D1的正极输出端,控制信号在电网过零点时通过控制单向可控硅开关管SCR1的KI端来控制其开关状态的,从而控制电网通过整流桥堆D1和单向可控硅开关管SCR1输入到后级电磁加热模块的电能量从而来实现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本技术通过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或单向可控硅开关管SCR1、整流桥堆D1间的配合,其利用可控硅的开关状态来控制电网输入到后级电磁加热模块的电能量来实现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使电磁加热模块小功率加热时的无停顿现象,达到操作者想要的实用低功率加热需求,具有实用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包括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所述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通过导线串联在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利用可控硅电网向电磁加热部分提供的电能量来实现低功率加热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包括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所述可控硅开关管和整流桥堆D1通过导线串联在电磁加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利用可控硅电网向电磁加热部分提供的电能量来实现低功率加热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开关管为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串联在所述整流桥堆D1的火线输入端,控制信号在电网过零点时通过控制所述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的KI端来控制其开关状态的,从而控制电网通过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和整流桥堆D1输入到后级电磁加热模块的电能量从而来实现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硅控制电磁加热低功率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开关管为双向可控硅开关管T1,所述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士刚
申请(专利权)人:徐士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