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27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包括对第一PV电池组串进行反接检测的第一升压电路,第一升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第一检测电阻、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母线电解电容以及第一IGBT功率元件。通过在第一升压电路中并联检测电阻,采用在输入级加入电压采集和电压比较的方式,判断第一PV电池组串是否反接,避免因第一PV电池组串反接导致发电量损失的问题,也无需单独为第一升压电路中的第一PV电池组串配置电流传感器,进一步降低了光伏发电设备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相关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逆变器负责将PV(PV,photo-voltaic,即光伏)电池输出的直流能量通过电力变换技术转化为与电网同频、同相、同幅值的交流电,并向电网输送电力。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不当操作,容易将PV电池板的正负端子接反。该反接组串与相并联的组串不会进入工作状态,会极大地造成发电量损失。由于组串式逆变器的输入由多个升压电路组成,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并不会使用到全部升压电路,此时未处于工作状态的升压电路输出电压为0;而在PV电池板反接时,也输出类似的零电压,这就给区分两种状态带来了困难,如果仅采用电压阈值判断容易混淆两种情况。目前市面上的逆变器通过在每一串PV板上增加电流传感器来检测电流方向,进而判断电池板是否正负反接。但该方法需要添加额外的电流传感器,会增加并网逆变器的系统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包括对第一PV电池组串PV1进行反接检测的第一升压电,所述第一升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一检测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母线电解电容C3以及第一IGBT功率元件Q1。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部、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母线电解电容C3的第一端部依次串接后与第一PV电池组串PV1的两端电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第一电容C1依次并联在第一PV电池组串PV1的两端,所述第一IGBT功率元件Q1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IGBT功率元件Q1的源极与母线电解电容C3的第二端部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阻R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阻R2的第二端部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对第二PV电池组串PV2进行反接检测的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二升压电路包括第二分压电阻R3、第二检测电阻R4、第二电容C2、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二IGBT功率元件Q2。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部、第二IGBT功率元件Q2的漏极依次串接后与第二PV电池组串PV2的两端电连接形成回路,第二分压电阻R3、第二电容C2依次并联在第二PV电池组串PV2的两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IGBT功率元件Q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电阻R4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部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电阻R4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IGBT功率元件Q2的源极与母线电解电容C3的第二端部电连接。进一步地,根据电压分配公式V1=R1/(R1+R2)*Vbus配置R1和R2的阻值,其中,V1为第一PV电池组串PV1的实时检测电压,10V≤V1≤20V,R1为第一分压电阻,R2为第一检测电阻,Vbus为母线电解电容C3的电压,Vpv为第一PV电池组串PV1的最大电压,且Vbus=Vpv。进一步地,所述母线电解电容C3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母线电解电容C3的负极分别与第一IGBT功率元件Q1的源极、第二IGBT功率元件Q2的源极电连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通过在升压电路中并联检测电阻,采用在输入级加入电压采集和电压比较的方式,通过检测PV电池组串的输出电压,判断PV电池组串是否反接,在PV电池板发生反接时产生警报。避免因PV电池组串反接导致发电量损失的问题,也无需单独为升压电路中的PV电池组串配置电流传感器,进一步降低了光伏发电设备的生产成本,适用于组串式逆变器的多个升压电路中的光伏电池组串进行反接检测。2、通过在输入级和输出级之间添加检测回路,增加了升压电路外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特征,能够判断出非工作状态下的升压电路和PV电池板反接状态下的差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当第一PV电池组串正接时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当第一升压电路未接入第一PV电池组串时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当第一PV电池组串有一个PV电池板反接时的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当第一PV电池组串两个PV电池板均反接时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包括对光伏逆变器中的第一PV电池组串PV1进行反接检测的第一升压电路,第一升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一检测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母线电解电容C3以及第一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元件Q1。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部、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母线电解电容C3的第一端部依次串接后与第一PV电池组串PV1的两端电连接形成回路,第一分压电阻R1、第一电容C1依次并联在第一PV电池组串PV1的两端,第一IGBT功率元件Q1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第一IGBT功率元件Q1的源极与母线电解电容C3的第二端部电连接,第一检测电阻R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一检测电阻R2的第二端部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对光伏逆变器中的第二PV电池组串PV2进行反接检测的第二升压电路,第二升压电路包括第二分压电阻R3、第二检测电阻R4、第二电容C2、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二IGBT功率元件Q2。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部、第二IGBT功率元件Q2的漏极依次串接后与第二PV电池组串PV2的两端电连接形成回路,第二分压电阻R3、第二电容C2依次并联在第二PV电池组串PV2的两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IGBT功率元件Q2的漏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第二检测电阻R4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部电连接,第二检测电阻R4的第二端部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第二IGBT功率元件Q2的源极与母线电解电容C3的第二端部电连接。如图1所示,将检测电阻R2与R4并联到两个升压电路的输入正端和母线电解电容C3的正端,当任意一路PV电池组串连接正确且正常发电时,母线电解电容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包括对第一PV电池组串PV1进行反接检测的第一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一检测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母线电解电容C3以及第一IGBT功率元件Q1;/n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部、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母线电解电容C3的第一端部依次串接后与第一PV电池组串PV1的两端电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第一电容C1依次并联在第一PV电池组串PV1的两端,所述第一IGBT功率元件Q1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IGBT功率元件Q1的源极与母线电解电容C3的第二端部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阻R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阻R2的第二端部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包括对第一PV电池组串PV1进行反接检测的第一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1、第一检测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母线电解电容C3以及第一IGBT功率元件Q1;
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部、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母线电解电容C3的第一端部依次串接后与第一PV电池组串PV1的两端电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第一电容C1依次并联在第一PV电池组串PV1的两端,所述第一IGBT功率元件Q1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IGBT功率元件Q1的源极与母线电解电容C3的第二端部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阻R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阻R2的第二端部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电池板反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第二PV电池组串PV2进行反接检测的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二升压电路包括第二分压电阻R3、第二检测电阻R4、第二电容C2、第二电感L2、第二二极管D2以及第二IGBT功率元件Q2;
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部、第二IGBT功率元件Q2的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鸣许颇
申请(专利权)人: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