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识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运维
,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输电线路经常受到外力破坏,例如大型机械物入侵、过高生长的树木、违规施工、风筝等漂浮物悬挂,威胁线路的运行安全和设备安全,造成重大安全隐患。许多输电线路工程需要穿越群山峻岭地带,在这些地区独特的地形山貌和自然气候条件下,输电线路遇风很容易发生摆动并与线路周围树木或山体坡面频繁接触,引起输电线路短路放电造成丛林火灾。外力破坏造成输电线路跳闸的案例逐年增加,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输电线路外力破坏主要有毁坏线路设备、偷盗线路器材、或不清楚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直接威胁到电力设施安全,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倒塔、断线,对线路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电网公司采用的在线监测是通过计算机主站图像识别进行诊断,数据传输数量大、存在延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以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识别系统,将分析处理任务迁移到前端设备上,在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前提下,对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端设备,用于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包括摄像头、人工智能处理模块、加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主控模块,所述摄像头与人工智能处理模块数据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分别与人工智能处理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数据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数据连接;/n后台服务器,包括图像分析服务器,用于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识别结果;/n报警设备,用于在输电线路受到外力破坏时发出警报;/n主站系统,用于显示识别结果,并可以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控制指令;/n所述人工智能处理模块搭载图像识别算法,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疑似存在外力破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端设备,用于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包括摄像头、人工智能处理模块、加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主控模块,所述摄像头与人工智能处理模块数据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分别与人工智能处理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数据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数据连接;
后台服务器,包括图像分析服务器,用于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识别结果;
报警设备,用于在输电线路受到外力破坏时发出警报;
主站系统,用于显示识别结果,并可以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人工智能处理模块搭载图像识别算法,对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疑似存在外力破坏行为的图像信息,所述加密模块对疑似存在外力破坏的图像信息进行加密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图像分析服务器,图像分析服务器进行处理后生成识别结果并将识别结果分别发送给主站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识别结果发送给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识别结果发送报警信号给报警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服务器还包括存储服务器,所述存储服务器与图像分析服务器数据连接,用于存储识别结果,并将识别结果发送给主控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备还包括电源以及后备电池,所述电源以及后备电池为摄像头、人工智能处理模块、加密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保璇,王康坚,余盛达,王美虹,郑在涛,沈文科,陈林,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昌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