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SAR解缠相位生成数字表面模型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251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3
一种基于InSAR解缠相位生成数字表面模型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InSAR获取的图像数据,生成干涉相位图;确定干涉相位图中每个像素点的解缠相位;根据解缠相位,计算InSAR的两副天线的斜距平方差;根据InSAR的两副接收天线所构成的空间基线,计算基线倾角;根据基线倾角以及每个像素点的解缠相位,计算机载InSAR的天线波束的对地俯角;根据斜距平方差以及对地俯角,计算干涉相位图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二维平面坐标与高程值;基于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二维平面坐标与高程值,生成数字表面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中不含迭代过程,通过一次计算就能生成数字表面模型,更加简单高效,且计算过程中无需初始近似值,使得生成的数字表面模型更为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InSAR解缠相位生成数字表面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遥感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InSAR解缠相位生成数字表面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得到表达地面高程的数字表面模型(DSM,DigitalSurfaceModel),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双天线InSA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获取两副图像,再经过干涉相位生成、条纹滤波和相位解缠得到图像上每个像素点的解缠相位,然后根据InSAR干涉原理对解缠相位进行高程反演,得到原始InSAR坐标(斜距和方位)下的高程,最后进行地理编码的处理,将原始InSAR的方位斜距坐标转换为国家通用的地理坐标系下表示的高程,从而得到DSM。例如,有研究提出在获取非模糊干涉相位基础上,利用两个斜距方程和一个多普勒方程给出地面点的3维坐标值,然后进行地理编码,从而获取地面数字高程,但由于两个斜距方程是非线性方程,因此不能直接计算,而只能通过迭代计算将原始InSAR坐标DSM的转换为国家地理坐标。还有的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InSAR解缠相位生成数字表面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InSAR获取的图像数据,生成干涉相位图;/n确定所述干涉相位图中每个像素点的解缠相位;/n根据所述解缠相位,计算所述InSAR的两副天线的斜距平方差;/n根据所述InSAR的两副接收天线所构成的空间基线,计算基线倾角;/n根据所述基线倾角以及所述每个像素点的解缠相位,计算所述InSAR的天线波束的对地俯角;/n根据所述斜距平方差以及所述对地俯角,计算所述干涉相位图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二维平面坐标与高程值;/n基于所述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二维平面坐标与高程值,生成数字表面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nSAR解缠相位生成数字表面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InSAR获取的图像数据,生成干涉相位图;
确定所述干涉相位图中每个像素点的解缠相位;
根据所述解缠相位,计算所述InSAR的两副天线的斜距平方差;
根据所述InSAR的两副接收天线所构成的空间基线,计算基线倾角;
根据所述基线倾角以及所述每个像素点的解缠相位,计算所述InSAR的天线波束的对地俯角;
根据所述斜距平方差以及所述对地俯角,计算所述干涉相位图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二维平面坐标与高程值;
基于所述每个像素点对应的二维平面坐标与高程值,生成数字表面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斜距平方差:



其中,D为所述斜距平方差,R0为近地点斜距,j为像素点在InSAR数据中的斜距方向的序号,M为斜距分辨率,π为圆周率,λ为InSAR的波长,φ为所述解缠相位,Bx、By、Bz分别为两副接收天线所构成的空间基线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y轴及z轴方向上的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基线倾角:



其中,α为所述基线倾角,Bx、By、Bz分别为两副接收天线所构成的空间基线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y轴及z轴方向上的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天线波束的对地俯角:



其中,θ为所述天线波束的对地俯角,α为所述基线倾角,π为圆周率,λ为InSAR的波长,φ为所述解缠相位,Bx、By、Bz分别为InSAR两副接收天线所构成的空间基线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y轴及z轴方向上的分量。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磊尤红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