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墙壁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18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墙壁插座,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外表面连接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面板上下两侧的导向条、两个对称设置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包括位于两个导向条之间的U形盖、连接于U形盖上下两端且卡入导向条的卡条、与U形盖连接的侧板,两个U形盖相向一侧中部均设置有半圆孔,所述半圆孔处设置有半圆形的海绵片。直插头插入后,两个防护盖相向滑移至封闭插座本体,直插头导线穿过半圆孔且受到海绵片的贴合,因此防护盖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且防护盖不会对插头导线造成压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墙壁插座
本技术涉及插座
,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墙壁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插座。生活中插座十分常见,用于供各种电器插头插入而提供电能。插座种类繁多,根据插头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三孔插座、两孔插座,墙壁插座、插座板等。其中墙壁插座大部分结构隐蔽于墙体内部,美观且不占用空间。公告号为CN2090881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墙壁插座,包括插面,所述插面扣接卡住在底座的中板上,其特征是:所述插面顶部铰接有上盖,所述插面上表面两侧及下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可与所述上盖的侧盖扣合;所述上盖包括顶盖、前侧盖和左右侧盖,所述顶盖呈弧形,往所述前侧盖方向,所述顶盖与左右侧盖底部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前侧盖上设置有电线孔,所述顶盖内侧设置有上挡板。上述墙壁插座顶部铰接有上盖,可防止水溅入插孔,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上盖下部具有供导线通过的电线孔,因此弯插头插入状态下,上盖不会对导线造成压迫,避免导线与插头连接处受压断裂的麻烦。但是对于直插头而言,上盖仍会对导线造成压迫,致使导线容易断裂,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墙壁插座,防护盖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且防护盖不会对插头导线造成压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墙壁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外表面连接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面板上下两侧的导向条、两个对称设置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包括位于两个导向条之间的U形盖、连接于U形盖上下两端且卡入导向条的卡条、与U形盖连接的侧板,两个U形盖相向一侧中部均设置有半圆孔,所述半圆孔处设置有半圆形的海绵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盖沿导向条横向滑移,直插头插入后,两个防护盖相向滑移至封闭插座本体,直插头导线穿过半圆孔且受到海绵片的贴合,因此防护盖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且防护盖不会对插头导线造成压迫。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盖远离侧板的一端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凸块,所述导向条背离面板的一侧中部连接有阻挡凸块的定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防护盖的滑移范围进行限制,保证两个防护盖相向滑移至紧贴时半圆孔正对插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条背离面板的一侧两端连接有阻挡凸块的防脱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拔出插头时,相背拉动两个防护盖,直至凸块与防脱块紧贴后便无法继续移动,因此防护盖不会脱离导向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上侧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沿竖向滑动穿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下端连接有供定位块和凸块卡入的U形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防护盖相向移动至紧贴后,固定条下移,定位块和凸块一同卡入U形框,因此两个防护盖受到限制而无法移动,保证其防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条上端连接有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两个防护盖拉开后,固定条下滑至脱离固定座的麻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盖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海绵片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连接有多个穿过海绵片弧形边沿的卡杆,所述U形盖设置有供卡杆卡入的卡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下弧形板至卡杆与卡孔分离后,海绵片便可以拆下清洗干燥或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杆相对U形盖内侧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U形盖内侧往外推挤卡杆,便能轻松将弧形板拆下。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防护盖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且防护盖不会对插头导线造成压迫。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于防护组件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于防护组件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防护盖、弧形板、海绵片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插座本体;11、面板;2、防护组件;21、导向条;22、防护盖;221、U形盖;2211、半圆孔;2212、卡孔;222、卡条;223、侧板;224、凸块;23、海绵片;24、定位块;25、防脱块;26、弧形板;27、卡杆;3、固定座;4、固定条;5、U形框;6、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防水墙壁插座,如图1、图2所示,包括插座本体1,插座本体1包括面板11、位于面板11中部的三孔插孔,适用于三孔直插头。面板11外表面连接有防护组件2,可供直插头导线穿过,使得水无法溅至插孔处,且防护组件2不会对导线造成压迫。如图1、图2所示,防护组件2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面板11上下两侧的导向条21、两个滑动连接于导向条21处的防护盖22。导向条21长度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截面呈L形,两个防护盖22对称设置。防护盖22包括位于两个导向条21之间的U形盖221、固定连接于U形盖221上下两端且卡入导向条21的卡条222、与U形盖221固定连接的侧板223,侧板223位于U形盖221背离另一防护盖22的一侧。因此防护盖22仅朝向面板11的一侧以及朝鲜另一防护盖22的一侧具有开口。两个防护盖22可沿导向条21相向或相背滑移,相向滑移至紧贴时插孔便受到封闭,进而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如图2、图3所示,两个U形盖221相向一侧中部均设置有半圆孔2211,半圆孔2211处设置有半圆形的海绵片23。U形盖221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海绵片23的弧形板26,弧形板26朝向U形盖221的一侧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穿过海绵片23弧形边沿的卡杆27,U形盖221设置有与卡杆27过盈配合的卡孔2212,卡杆27相对U形盖221内侧凸出。直插头导线穿过半圆孔2211且受到海绵片23的贴合,因此防护盖22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安装时,先将海绵片23穿过卡杆27而与弧形板26贴合,再将卡杆27穿过卡孔2212,便能使得海绵片23夹紧固定于弧形板26和U形盖221之间,并封闭半圆孔2211。卡杆27与卡孔2212内壁之间存在挤压摩擦力作用而使海绵片23受到的固定效果较好。拆卸时,由U形盖221内侧往外用力推挤卡杆27,使得弧形板26和U形盖221之间的间距增大,再拉拔弧形板26,便能将其拆下。如图1、图2所示,U形盖221远离侧板223的一端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224,凸块224与导向条21背离面板11的一侧贴合。导向条21背离面板11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4、两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25。定位块24和防脱块25对凸块224的位置进行限制,进而对防护盖22的滑移范围进行限制。两个防护盖22相向滑移至紧贴时凸块224与定位块24贴合,半圆孔2211正对插孔。需要拔出插头时,相背拉动两个防护盖22,直至凸块224与防脱块25紧贴后便无法继续移动,因此防护盖22不会脱离导向条21。如图1、图2所示,面板11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固定座3沿竖向滑动穿设有固定条4,固定条4下端固定连接有U形框5。两个防护盖22相向滑移至紧贴时,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墙壁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所述插座本体(1)包括面板(11),所述面板(11)外表面连接有防护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面板(11)上下两侧的导向条(21)、两个对称设置的防护盖(22),所述防护盖(22)包括位于两个导向条(21)之间的U形盖(221)、连接于U形盖(221)上下两端且卡入导向条(21)的卡条(222)、与U形盖(221)连接的侧板(223),两个U形盖(221)相向一侧中部均设置有半圆孔(2211),所述半圆孔(2211)处设置有半圆形的海绵片(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墙壁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所述插座本体(1)包括面板(11),所述面板(11)外表面连接有防护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面板(11)上下两侧的导向条(21)、两个对称设置的防护盖(22),所述防护盖(22)包括位于两个导向条(21)之间的U形盖(221)、连接于U形盖(221)上下两端且卡入导向条(21)的卡条(222)、与U形盖(221)连接的侧板(223),两个U形盖(221)相向一侧中部均设置有半圆孔(2211),所述半圆孔(2211)处设置有半圆形的海绵片(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墙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盖(221)远离侧板(223)的一端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凸块(224),所述导向条(21)背离面板(11)的一侧中部连接有阻挡凸块(224)的定位块(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墙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滨郑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诺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