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壁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08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壁开关,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面板、多个并排设置的开关按钮,所述面板处连接有多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滑动连接有驱动件;所述连接架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面板上下两端的连接条、连接于两个连接条之间且正对开关按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部沿竖向设置有长条孔;所述驱动件包括位于连接板朝向开关按钮一侧的驱动板、位于连接板背离开关按钮一侧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朝向驱动板的一侧连接有穿过长条孔的卡块,所述驱动板设置有供卡块插入的卡孔,所述推动板和驱动板之间连接有穿过长条孔的连接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开关按钮不易被意外按下的优点,有效避免电气设备意外打开或关门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壁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墙壁开关。
技术介绍
墙壁开关是指安装在墙壁上使用的电器开关,用于接通和断开电路,以控制照明灯等电气设备开关。根据启动方式的不同,常见的墙壁开关有:按钮开关、声控开关、触摸开关、翘板开关等,其中翘板开关在家庭生活中最为常见。公告号为CN2078835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墙壁开关,其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按钮;标识体,所述标识体与所述开关按钮对应,用于识别对应的开关按钮所控制的负载;所述标识体设于所述墙壁开关的一安装位上,并通过至少一个金属卡扣锁定。本技术提供的墙壁开关,每个开关按钮都对应设有标识体,这样用户在使用时便可一目了然,对开关按钮的选择更加精准。上述墙壁开关为多联翘板开关,其使用过程中常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人们没有注意到墙壁开关的位置而意外靠到墙壁上,导致开关按下,使所对应的电气设备意外打开或关闭,存在诸多不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壁开关,开关按钮不易被意外按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壁开关,包括面板、多个并排设置的开关按钮,所述面板处连接有多个对应每一开关按钮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滑动连接有驱动件;所述连接架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面板上下两端的连接条、连接于两个连接条之间且正对开关按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部沿竖向设置有长条孔;所述驱动件包括位于连接板朝向开关按钮一侧的驱动板、位于连接板背离开关按钮一侧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朝向驱动板的一侧连接有穿过长条孔的卡块,所述驱动板设置有供卡块插入的卡孔,所述推动板和驱动板之间连接有穿过长条孔的连接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可沿连接架上下滑动,驱动板滑移至挤压开关按钮翘起一端后,开关按钮便能按下。将船型开关转为滑动开关,连接架对开关按钮进行保护,使得开关按钮不易被意外按下,仅能通过驱动件上下滑移而被按下,有效避免电气设备意外打开或关门的麻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板和推动板均设置有供连接弹簧卡入的让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连接弹簧占用的空间,使连接板无需设计过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条孔上端内壁连接有用于阻挡卡块下移的上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驱动件的位置进行限制,使驱动件上移至按下开关按钮后便不易活动,进而加强对开关按钮的保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条孔下端内壁连接有用于阻挡卡块上移的下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驱动件的位置进行限制,使驱动件下移至按下开关按钮后便不易活动,进而加强对开关按钮的保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板一侧滑动连接有插条、另一侧设置有供插条卡入的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驱动件可通过插条和插槽的配合连为一体,进而共同上下活动,从而一同按下多个开关按钮,可实现如多个照明灯一同打开或关闭的需求,避免一一按下的麻烦,功能多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板设置有供插条容置的容纳腔,所述推动板背离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滑腔,所述推动板连接有伸出滑腔的滑块,所述滑块可于滑腔内横向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推动滑块滑移,便能带动插条伸入插槽或与插槽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架还包括与连接条连接的胶粘板,所述胶粘板与面板胶粘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结构简单且不会对原有墙壁开关生产线造成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连接架和驱动件的设置,将船型开关转为滑动开关,使得开关按钮不易被意外按下,仅能通过驱动件上下滑移而被按下,有效避免电气设备意外打开或关门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连接架和驱动件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面板;2、开关按钮;3、连接架;31、连接条;32、连接板;321、长条孔;33、胶粘板;4、驱动件;41、驱动板;411、卡孔;42、推动板;421、卡块;422、插槽;423、容纳腔;424、滑腔;43、连接弹簧;44、插条;45、滑块;5、让位槽;6、上限位块;7、下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墙壁开关,如图1所示,包括环形的面板1、两个并排安装于面板1内部的开关按钮2,开关按钮2为翘板型,按下开关按钮2后所对应的电气设备便能打开或关闭。面板1处设置有两个与开关按钮2对应的连接架3,连接架3上滑动连接有驱动件4,通过驱动件4的滑移带动开关按钮2按下,使墙壁开关由翘板式转为滑动式,避免开关按钮2意外被按下的麻烦。如图2、图3所示,连接架3包括两个分别胶粘连接于面板1上下两端的胶粘板33,两个胶粘板33相向一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面板1的连接条31,两个连接条31远离面板1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的宽度等于开关按钮2的宽度,且连接板32平行于面板1且正对开关按钮2,进而阻挡人们意外按下开关按钮2。连接板32中部沿竖向设置有长条孔321,驱动件4可沿长条孔321上下滑移。如图2、图3所示,驱动件4包括位于连接板32朝向开关按钮2一侧的驱动板41、位于连接板32背离开关按钮2一侧的推动板42,推动板42朝向驱动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穿过长条孔321的卡块421,驱动板41设置有供卡块421插入的卡孔411。通过卡块421与长条孔321的导向配合,驱动件4能且仅能上下滑移。推动板42和驱动板4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弹簧43,两个连接弹簧43穿过长条孔321且分别位于卡块421上下两侧,提高推动板42和驱动件4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驱动板41和推动板42相向一侧均设置有供连接弹簧43卡入的让位槽5,减小连接弹簧43占用的空间,使连接板32无需设计过厚。驱动板41的厚度大于开关按钮2翘起一端至连接板32的距离,驱动件4位于开关按钮2未翘起一端,其滑移至另一端时,驱动板41挤压开关按钮2翘起一端按下,完成开或关。如图2、图3所示,长条孔321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卡块421下移的上限位块6、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阻挡卡块421上移的下限位块7,上限位块6和下限位块7均呈半球状。驱动件4滑移至下端时,驱动板41与下方的连接条31贴合,下限位块7抵在卡块421两端上侧面。驱动件4滑移至上端时,驱动板41与上方的连接条31贴合,上限位块6抵在卡块421两端下侧面。用力推动驱动件4,卡块421便能穿过上限位块6或下限位块7。对驱动件4的位置进行限制,进而加强对开关按钮2的保护效果。如图1、图3所示,推动板42一侧中部设置有容纳腔423、另一侧中部设置有对应于容纳腔423的插槽422。容纳腔423内放置有插条44,插条44远离容纳腔423开口的一端且背离连接板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45,容纳腔423连通有供滑块45穿出推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壁开关,包括面板(1)、多个并排设置的开关按钮(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处连接有多个对应每一开关按钮(2)的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上滑动连接有驱动件(4);/n所述连接架(3)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面板(1)上下两端的连接条(31)、连接于两个连接条(31)之间且正对开关按钮(2)的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中部沿竖向设置有长条孔(321);/n所述驱动件(4)包括位于连接板(32)朝向开关按钮(2)一侧的驱动板(41)、位于连接板(32)背离开关按钮(2)一侧的推动板(42),所述推动板(42)朝向驱动板(41)的一侧连接有穿过长条孔(321)的卡块(421),所述驱动板(41)设置有供卡块(421)插入的卡孔(411),所述推动板(42)和驱动板(41)之间连接有穿过长条孔(321)的连接弹簧(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壁开关,包括面板(1)、多个并排设置的开关按钮(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处连接有多个对应每一开关按钮(2)的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上滑动连接有驱动件(4);
所述连接架(3)包括两个分别连接于面板(1)上下两端的连接条(31)、连接于两个连接条(31)之间且正对开关按钮(2)的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中部沿竖向设置有长条孔(321);
所述驱动件(4)包括位于连接板(32)朝向开关按钮(2)一侧的驱动板(41)、位于连接板(32)背离开关按钮(2)一侧的推动板(42),所述推动板(42)朝向驱动板(41)的一侧连接有穿过长条孔(321)的卡块(421),所述驱动板(41)设置有供卡块(421)插入的卡孔(411),所述推动板(42)和驱动板(41)之间连接有穿过长条孔(321)的连接弹簧(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41)和推动板(42)均设置有供连接弹簧(43)卡入的让位槽(5)。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滨郑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诺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