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松专利>正文

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97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包括盒体、人脸识别装置、摄像头和防护门,所述盒体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装置,且人脸识别装置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下端与调节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块上,所述调节板的下端与充电电池的上端电性连接,所述托板的下端通过卡块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盒体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USB接口。该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便于安装与拆卸电池,同时也便于对电池进行充电,以及便于主动开关连接人脸识别装置,便于使用,也便于对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禁
,具体为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的提高,门禁的作用也随之提高,通过指纹和人脸等智能的识别,方便对人的身份进行安全识别,从而便于保护家居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影响使用。目前常用的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不便于安装与拆卸电池,同时也不便于对电池进行充电,以及不便于自动开关连接人脸识别装置,不便于使用,也不便于对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保护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常用的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不便于安装与拆卸电池,同时也不便于对电池进行充电,以及不便于自动开关连接人脸识别装置,不便于使用,也不便于对人脸识别装置进行保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包括盒体、人脸识别装置、摄像头和防护门,所述盒体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人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包括盒体(1)、人脸识别装置(2)、摄像头(3)和防护门(16),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装置(2),且人脸识别装置(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3),所述人脸识别装置(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4),且固定壳(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下端固定有凸块(6),且凸块(6)贯穿在固定壳(4)的内部,所述凸块(6)的下端与调节板(7)的上表面相接触,且调节板(7)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通过转轴(19)转动连接在安装块(9)上,且转轴(19)的单体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11),所述调节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包括盒体(1)、人脸识别装置(2)、摄像头(3)和防护门(16),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装置(2),且人脸识别装置(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3),所述人脸识别装置(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4),且固定壳(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下端固定有凸块(6),且凸块(6)贯穿在固定壳(4)的内部,所述凸块(6)的下端与调节板(7)的上表面相接触,且调节板(7)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通过转轴(19)转动连接在安装块(9)上,且转轴(19)的单体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11),所述调节板(7)的下端与充电电池(8)的上端电性连接,且充电电池(8)的下端与托板(12)卡合连接,所述托板(12)的下端通过卡块(21)连接在连接板(14)上,且连接板(14)固定连接在盒体(1)的内部下端,所述盒体(1)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USB接口(15),且USB接口(15)与连接板(14)之间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6)的纵截面呈“T”字形结构,且凸块(6)通过弹簧(5)在固定壳(4)的内部构成升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的智能家居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7)呈“U”字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李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