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调校系统和调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87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调校系统和调焦装置,光学调校系统包括调焦装置、检测装置和承载装置。检测装置位于调焦装置的一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相机模块。承载装置承载相机模块且可移动地设置于调焦装置与检测装置的下方。调焦装置包括驱动组件、转动座和调焦件。转动座包括轴向上相对的顶端与底端和位于顶端与底端间的容置空间。驱动组件与转动座连接且靠近其底端。调焦件设置在转动座的顶端,调焦件的外表面为平整面,调焦件具有固定穿孔,固定穿孔位在外表面上并且与容置空间连通。容置空间容置相机模块,固定穿孔固定相机模块的镜头,驱动组件带动转动座转动,同时带动调焦件连动,调焦件带动镜头转动,使镜头与相机模块的传感器远离或靠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调校系统和调焦装置
本申请涉及光学镜头调校的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极近距离对焦的光学调校系统和调焦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镜头的光学模块在出厂前需要预先进行焦距调整的制程。现有的焦距调整的制程是利用图像检测器将图案投射到光学模块的镜头,并通过镜头收光后由镜头下方的光学传感器产生影像数据,而镜头通过螺纹与光学模块的壳体螺合,调焦机构具有板状的调焦件,调焦件通过设置在其中心的调焦孔使镜头旋转而且通过螺纹的结构使镜头接近或远离光学传感器,直到图像检测器的图案清晰地成像在光学传感器上,使得光学传感器产生成像品质良好的影像数据。但是现有的调焦机构的整体或至少一部分是设置在镜头的上方,也就是位于镜头与图像检测器之间,只有调焦件向下握持镜头旋转,因此图像检测器与镜头间的距离由于调焦机构的存在而无法太接近。对于必须进行极近距离对焦的镜头而言,例如图像检测器与镜头的距离在1毫米以下的情况,由于图像检测器会与调焦机构产生干涉,因此现有的调焦机构无法实现焦距调整的制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调校系统和调焦装置,解决目前现有调焦机构会干涉图像检测器而无法实现极近距离对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调焦装置,其包括驱动组件、转动座和调焦件。转动座包括在其轴向上相对的顶端与底端以及位于所述顶端与所述底端之间的容置空间。驱动组件与转动座连接且靠近转动座的底端。调焦件设置在转动座的顶端,调焦件的外表面为平整面,调焦件具有固定穿孔,固定穿孔位在外表面上并且与容置空间连通。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相机模块,固定穿孔用于固定相机模块的镜头,驱动组件带动转动座转动,转动座带动调焦件连动,调焦件用于带动镜头转动,使镜头与相机模块的传感器远离或靠近。提供一种光学调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调焦装置、检测装置和承载装置。检测装置位于所述调焦装置的一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相机模块。承载装置可移动地设置于调焦装置与检测装置的下方,并且用于承载相机模块。本申请的调焦装置通过将调焦件设置在转动座的顶端,而驱动组件设置在靠近转动座的底端,而相机模块能够容置在转动座的顶端与底端的容置空间中。当调焦装置在实施焦距调整的制程时,驱动组件用于连接转动座的机构会相对靠近转动座的底端而低於转动座的顶端,因此图像检测器可以移动到极接近由调焦件固定的镜头也不会与调焦装置的驱动组件及转动座产生干涉,从而实现极近距离调焦的制程。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学调校系统的立体图,相机模块移动至位置校正器;图2是图1的光学调校系统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焦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调焦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4的调焦装置的剖视图;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学调校系统的另一立体图,相机模块移动至调焦装置;图8是图7的光学调校系统的俯视图;图9是沿图8的B-B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其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光学调校系统的立体图(相机模块移动至位置校正器)、图1的光学调校系统的俯视图和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调校系统1000包括调焦装置100、检测装置300和承载装置200。检测装置300位于调焦装置100的一侧,检测装置300用于检测相机模块。承载装置200可移动地设置于调焦装置100与检测装置300的下方,并且用于承载相机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调校系统1000具有框架F、第一轨道R1、第二轨道R2与第三轨道R3,框架F具有底板B,第一轨道R1设置在底板B的中央,第一轨道沿R1沿底板B延伸,第二轨道R2靠近第一轨道R1的末端,第二轨道R2从底板B直立延伸,第三轨道R3设置在底板B的边缘处,第三轨道R3与第一轨道R1平行且高于第一轨道R1,第二轨道R2垂直于第一轨道R1与第三轨道R3。承载装置20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轨道R1,调焦装置10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轨道R2,且检测装置30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三轨道R3。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调校系统1000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00、第二驱动机构500和第三驱动机构600。承载装置200设置在第一轨道R1并与第一驱动机构400连接,而且承载装置200由第一驱动机构400驱动而沿著第一轨道R1朝第一方向水平移动,调焦装置100设置在第二轨道R2并与第二驱动机构500连接,且调焦装置100由第二驱动机构500驱动而沿著第二轨道R2朝第二方向升降移动,检测装置300设置在第三轨道R3并与第三驱动机构600连接,而且检测装置300由第三驱动机构600驱动而沿著第三轨道R3朝第一方向移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400包括两个驱动单元410、420,驱动单元410使承载装置200沿第一轨道R1朝第一方向移动,驱动单元420使承载装置200沿第三方向水平移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可以是彼此正交。驱动单元410、420可以是伺服电机、汽缸或其组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500可以是伺服电机。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600包括两个驱动单元610、620,其中一个驱动单元610使检测装置300沿第二轨道R2朝第一方向移动,另一个驱动单元620使检测装置300沿著检测装置300的直立轨道沿第二方向移动。驱动单元610、620可以是伺服电机、汽缸或其组合。在一实施例中,驱动单元610是伺服电机,而驱动单元620是汽缸,但不限于此。相机模块包括镜头和光学传感器,镜头通过螺纹的结构与壳体旋转组接,光学传感器设置在镜头下方,镜头通过螺纹的结构能够在壳体中移动而接近或远离光学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模块由承载装置200承载,而沿第一轨道R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承载装置200可以是可移载的治具。检测装置300包括图像检测器310与位置校正器320,图像检测器310与位置校正器320可以沿著第三轨道R3移动,且图像检测器310与位置校正器320可以受驱动单元620驱动而沿第二方向升降。如图1及图2所示,承载装置200承载著相机模块沿第一轨道R1移动至检测装置300的位置校正器320,位置校正器320用于对镜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与镜头的角度进行校正。例如位置校正器320可具有校正用摄像模块,摄像模块可拍摄承载装置200上的相机模块并对拍摄得到的影像进行分析,以进行镜头位置与镜头角度的校正。在对相机模块的镜头和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完成校正后,接著承载装置200承载著相机模块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焦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动座(20),包括在其轴向上相对的顶端(20A)与底端(20B)以及位于所述顶端(20A)与所述底端(20B)之间的容置空间;/n驱动组件(10),与所述转动座(20)连接且靠近所述底端(20B);/n调焦件(30),设置于所述转动座(20)的所述顶端(20A),所述调焦件(30)的外表面为平整面,所述调焦件(30)具有固定穿孔(31),所述固定穿孔(31)位于所述外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n其中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相机模块(C),所述固定穿孔(31)用于固定所述相机模块(C)的镜头(L),所述驱动组件(10)带动所述转动座(20)转动,所述转动座(20)带动所述调焦件(30)连动,所述调焦件(30)用于带动所述镜头(L)转动,使所述镜头(L)与所述相机模块(C)的传感器远离或靠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焦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座(20),包括在其轴向上相对的顶端(20A)与底端(20B)以及位于所述顶端(20A)与所述底端(20B)之间的容置空间;
驱动组件(10),与所述转动座(20)连接且靠近所述底端(20B);
调焦件(30),设置于所述转动座(20)的所述顶端(20A),所述调焦件(30)的外表面为平整面,所述调焦件(30)具有固定穿孔(31),所述固定穿孔(31)位于所述外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其中所述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相机模块(C),所述固定穿孔(31)用于固定所述相机模块(C)的镜头(L),所述驱动组件(10)带动所述转动座(20)转动,所述转动座(20)带动所述调焦件(30)连动,所述调焦件(30)用于带动所述镜头(L)转动,使所述镜头(L)与所述相机模块(C)的传感器远离或靠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0)包括转动环体(21),所述转动环体(21)的内表面具有固定凸部(22),所述调焦件(30)设置于所述固定凸部(2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导柱(40),多个所述导柱(40)设置于所述固定凸部(22)上,每个所述导柱(4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调焦件(30)的所述外表面正交,所述调焦件(30)滑动设置于多个所述导柱(40)上,并且沿着多个所述导柱(40)相对于所述转动座(20)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件(30)包括连接环体(32)和调焦板(33),所述调焦板(33)设置于所述连接环体(32)的一端,所述连接环体(32)的另一端具有朝外延伸并位于所述固定凸部(22)上的连接凸部(34),所述连接凸部(34)滑动设置于多个所述导柱(40),所述调焦板(33)的外表面位于所述转动座(20)的外侧,所述固定穿孔(31)位于所述调焦板(33)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盖板(50),所述环形盖板(50)设置于所述转动座(20)的所述顶端(20A),并且位于所述调焦件(30)的所述外表面的周围,所述环形盖板(50)覆盖多个所述导柱(40),多个所述导柱(40)远离所述固定凸部(22)的一端与所述环形盖板(50)连接,所述连接凸部(34)位于所述环形盖板(50)与所述固定凸部(22)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弹性件(60),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禹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