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826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中,电池参数检测电路可以对电池进行电压测量以及外部温度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与检测模块可实现电池电流测量,同时设置有电池内部温度检测接口,可对电池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同时通过控制模块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对放电电路控制,实现电池放电。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通信电路,从而实现CAN通信,且拥有主动散热,保证了装置的长时间正常工作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参数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21世纪以来,人们期待汽车更加清洁、环保,于是电动汽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较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无污染、噪音小、加速性能优异,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青睐。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电池管理系统对于电池必不可少。但是在蓄电池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老化问题和故障,因为没有电池参数实时检测,不能及时发现电池的异常状况,从而导致电池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没有电池实时检测装置而导致电池无法使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包括长方体外壳,所述长方体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壳盖和底座;所述壳盖与底座之间依次设置有风扇、散热铝板、放电电路板和检测电路板;所述底座为长方形,其边缘设置有凸起,其两平行边上设置有带螺丝孔的第一安装耳和第二安装耳,其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其内部面上设置有第一金属柱和第二金属柱;所述检测电路板固定在底座上且分别与第一金属柱和第二金属柱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板为长方形,其一角设置有缺口,其邻近缺口的一边上设置有通讯接口、复位按钮和指示灯,所述通讯接口所在边的对边上设置有信号接口和保险丝,所述检测电路板上设置有4个通孔;所述放电电路板上设置有4个通孔且每个通孔上设置有双通隔离螺柱,每个所述双通隔离螺柱与检测电路板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放电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平行连接的放电接线板,所述放电接线板上设置有第一放电接线柱和第二放电接线柱;所述散热铝板上设置有4个通孔,所述散热铝板上的通孔与放电电路板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风扇包括一面为正方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风扇上的通孔与散热铝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壳盖上与底座对应的一面上设置有与风扇对应的若干通孔,所述壳盖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与信号接口和保险丝配合的不规则开口以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放电接线柱和第二放电接线柱配合的第一接线柱孔和第二接线柱孔,所述不规则开口所在面的平行面上设置有与通讯接口配合的开口以及分别与复位键和指示灯配合的按键通孔和指示灯通孔,所述风扇、散热铝板、放电电路板和检测电路板通过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参数检测电路可以对电池进行电压测量以及外部温度测量。(2)本专利技术的控制与检测模块可实现电池电流测量,同时设置有电池内部温度检测接口,可对电池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同时通过控制模块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对放电电路控制,实现电池放电。(3)本专利技术设置有通信电路,从而实现CAN通信,且拥有主动散热,保证了装置的长时间正常工作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检测装置的第一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检测装置的第二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池检测装置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池参数检测模块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与检测模块电路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风扇控制模块电路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CAN通信模块电路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模数转换模块电路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模块电路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源电路模块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放电电路电路图;其中:1-壳盖、2-通孔、3-第一接线柱孔、4-第二接线柱孔、5-不规则开口、6-风扇、7-散热铝板、8-放电电路板、9-第一放电接线柱、10-第二放电接线柱、11-放电接线板、12-检测电路板、13-通讯接口、14-复位键、15-指示灯、16-信号接口、17-保险丝、18-底座、19-第一安装耳、20-第二安装耳、21-第一金属柱、22-第二金属柱、23-开口、24-按键通孔、25-指示灯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应该清楚,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包括长方体外壳,所述长方体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壳盖1和底座18;所述壳盖1与底座18之间依次设置有风扇6、散热铝板7、放电电路板8和检测电路板12。所述底座18为长方形,其边缘设置有凸起,其两平行边上设置有带螺丝孔的第一安装耳19和第二安装耳20,其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其内部面上设置有第一金属柱21和第二金属柱22;所述检测电路板12固定在底座18上且分别与第一金属柱21和第二金属柱22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板12为长方形,其一角设置有缺口,其邻近缺口的一边上设置有通讯接口13、复位按钮14和指示灯15,所述通讯接口13所在边的对边上设置有信号接口16和保险丝17,所述检测电路板12设置有4个通孔;所述放电电路板8上设置有4个通孔且每个通孔上设置有双通隔离螺柱,每个所述双通隔离螺柱与检测电路板12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放电电路板8上还设置有平行连接的放电接线板11,所述放电接线板11上设置有第一放电接线柱9和第二放电接线柱10;所述散热铝板7上设置有4个通孔,所述散热铝板7上的通孔与放电电路板8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风扇6包括一面为正方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风扇6上的通孔与散热铝板7上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壳盖1上与底座18对应的一面上设置有与风扇对应的若干通孔2,所述壳盖1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与信号接口16和保险丝17配合的不规则开口5以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放电接线柱9和第二放电接线柱10配合的第一接线柱孔3和第二接线柱孔4,所述不规则开口5所在面的平行面上设置有与通讯接口13配合的开口23以及分别与复位键14和指示灯15配合的按键通孔24和指示灯通孔25,所述风扇6、散热铝板7、放电电路板8和检测电路板1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板12上设置有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池参数检测模块、模数转换模块、风扇控制模块、CAN通信模块、控制模块、电源电路模块以及控制与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池参数检测模块、风扇控制模块、模数转换模块、电源电路模块、CAN通信模块和控制与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控制与检测模块分别与模数转换模块和电源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分别与电池参数检测模块和电源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池参数检测模块与电源电路模块连接,所述风扇控制模块与电源电路模块连接,所述CAN通信模块与电源电路模块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电池参数检测模块包括接线端子J1,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相互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池的正极、保险管F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5引脚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外壳,所述长方体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壳盖(1)和底座(18);所述壳盖(1)与底座(18)之间依次设置有风扇(6)、散热铝板(7)、放电电路板(8)和检测电路板(12);/n所述底座(18)为长方形,其边缘设置有凸起,其两平行边上设置有带螺丝孔的第一安装耳(19)和第二安装耳(20),其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其内部面上设置有第一金属柱(21)和第二金属柱(22);所述检测电路板(12)固定在底座(18)上且分别与第一金属柱(21)和第二金属柱(22)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板(12)为长方形,其一角设置有缺口,其邻近缺口的一边上设置有通讯接口(13)、复位按钮(14)和指示灯(15),所述通讯接口(13)所在边的对边上设置有信号接口(16)和保险丝(17),所述检测电路板(12)上设置有4个通孔;所述放电电路板(8)上设置有4个通孔且每个通孔上设置有双通隔离螺柱,每个所述双通隔离螺柱与检测电路板(12)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放电电路板(8)上还设置有平行连接的放电接线板(11),所述放电接线板(11)上设置有第一放电接线柱(9)和第二放电接线柱(10);所述散热铝板(7)上设置有4个通孔,所述散热铝板(7)上的通孔与放电电路板(8)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风扇(6)包括一面为正方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风扇(6)上的通孔与散热铝板(7)上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壳盖(1)上与底座(18)对应的一面上设置有与风扇对应的若干通孔(2),所述壳盖(1)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与信号接口(16)和保险丝(17)配合的不规则开口(5)以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放电接线柱(9)和第二放电接线柱(10)配合的第一接线柱孔(3)和第二接线柱孔(4),所述不规则开口(5)所在面的平行面上设置有与通讯接口(13)配合的开口(23)以及分别与复位键(14)和指示灯(15)配合的按键通孔(24)和指示灯通孔(25),所述风扇(6)、散热铝板(7)、放电电路板(8)和检测电路板(12)通过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外壳,所述长方体外壳包括相互配合的壳盖(1)和底座(18);所述壳盖(1)与底座(18)之间依次设置有风扇(6)、散热铝板(7)、放电电路板(8)和检测电路板(12);
所述底座(18)为长方形,其边缘设置有凸起,其两平行边上设置有带螺丝孔的第一安装耳(19)和第二安装耳(20),其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其内部面上设置有第一金属柱(21)和第二金属柱(22);所述检测电路板(12)固定在底座(18)上且分别与第一金属柱(21)和第二金属柱(22)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板(12)为长方形,其一角设置有缺口,其邻近缺口的一边上设置有通讯接口(13)、复位按钮(14)和指示灯(15),所述通讯接口(13)所在边的对边上设置有信号接口(16)和保险丝(17),所述检测电路板(12)上设置有4个通孔;所述放电电路板(8)上设置有4个通孔且每个通孔上设置有双通隔离螺柱,每个所述双通隔离螺柱与检测电路板(12)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放电电路板(8)上还设置有平行连接的放电接线板(11),所述放电接线板(11)上设置有第一放电接线柱(9)和第二放电接线柱(10);所述散热铝板(7)上设置有4个通孔,所述散热铝板(7)上的通孔与放电电路板(8)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风扇(6)包括一面为正方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风扇(6)上的通孔与散热铝板(7)上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壳盖(1)上与底座(18)对应的一面上设置有与风扇对应的若干通孔(2),所述壳盖(1)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与信号接口(16)和保险丝(17)配合的不规则开口(5)以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放电接线柱(9)和第二放电接线柱(10)配合的第一接线柱孔(3)和第二接线柱孔(4),所述不规则开口(5)所在面的平行面上设置有与通讯接口(13)配合的开口(23)以及分别与复位键(14)和指示灯(15)配合的按键通孔(24)和指示灯通孔(25),所述风扇(6)、散热铝板(7)、放电电路板(8)和检测电路板(12)通过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板(12)上设置有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池参数检测模块、模数转换模块、风扇控制模块、CAN通信模块、控制模块、电源电路模块以及控制与检测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池参数检测模块、模数转换模块、风扇控制模块、控制与检测模块、CAN通信模块和电源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控制与检测模块分别与模数转换模块和电源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分别与电池参数检测模块和电源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池参数检测模块与电源电路模块连接,所述风扇控制模块与电源电路模块连接,所述CAN通信模块与电源电路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参数检测模块包括接线端子J1,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相互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池的正极、保险管F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5引脚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6引脚分别与电池的负极、电容C2的一端、接地电容C23、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7引脚与型号为XH-T107B3950/10K的热敏电阻的一端和电阻R30的一端、接地电容C21和电阻R31的一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8引脚与热敏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9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相互连接且分别与电池的负极、二极管D5的正极、单引脚接线端子J3和接线端子J6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接地;所述保险管F1的另一端与单引脚接线端子J2、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型号为EL3H7(D)(TA)-G的光耦U1中二极管的正极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U1中二极管的负极与接线端子J6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1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控制模块中控制芯片U10的PB7引脚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U1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3.3V电压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的另一端和型号为EL3H7(D)(TA)-G的光耦U2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光耦U2中二极管的负极与接线端子J6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光耦U2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控制芯片U10的PB6引脚和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U2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3.3V电压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型号为nSMD025-30V的保险管F2与+5V电压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放大器U12A的反向输入端、放大器U12A的输出端和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12A和放大器U12B属于型号为LM358的第一双运算放大芯片;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和模数转换模块中型号为ADS1220IPW的模数转换芯片U6的AIN0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和模数转换芯片U6的AIN1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0的另一边与3.3V电压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24和控制芯片U10的PA3引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与检测模块包括接线端子J6,所述接线端子J6的第1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51、电阻R46的一端和电阻R4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与3.3V电压连接,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52和控制芯片U10的PA0引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6的第2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41、电阻R56的一端和电阻R55的一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6的第3引脚分别与电阻R68的一端、电阻R67的一端、型号为TL432的稳压管U11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6的第4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35、电容C36的一端、电阻R48的一端和电阻R50的一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6的第5引脚分别与电容C3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7、电阻R49的另一端和电阻R5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9的另一端、放大器U12B的输出端和放大器U12B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6的第6引脚分别与型号为SS8550的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接地电阻R44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6的第7引脚接地,所述接线端子J6的第8引脚分别与型号为SS8550的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接地电阻R25连接;
所述电阻R55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10的PA4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56的另一端分别与型号为LMV321的放大器U9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9的第1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42、接地电容C43和电阻R57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9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放大器U9的第5引脚分别与3.3V电压和接地电容C65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44和电阻R5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0的PB4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68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50、放大器U12A的正向输出端和放大器U12B的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双运算放大芯片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第一双运算放大芯片的第8引脚与+5V电压连接,所述稳压管U11的第3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6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5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5的正极与+5V电压连接;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一端和模数转换芯片U6的AIN2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51分别与电容C39的另一端和模数转换芯片U6的AIN3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9的一端和电阻R45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与+13V电压和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与型号为2N7002的场效应管Q8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8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8的栅极分别与接地电容C38、接地电阻R52和型号为MMBD7000的二极管D1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11的第1引脚与接地电阻R53连接,所述二极管D11的第3引脚与电容C4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0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54与控制芯片U10的PB0引脚连接;
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7的一端和电阻R28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电阻R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13V电压和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型号为2N7002的场效应管Q5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5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分别与接地电容C22、接地电阻R32和型号为MMBD7000的二极管D6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第1引脚与接地电阻R33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第3引脚与电容C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4与控制芯片U10的PB1引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控制模块包括接线端子J5,所述接线端子J5的第1引脚分别与型号为1N4148的二极管D9的正极、型号为LMV321的放大器U15的第2引脚和型号为EL3H7(D)(TA)-G的光耦U8的三极管发射极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5的第2引脚与电阻R74的一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5的第3引脚分别与型号为SS8550的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二级管D9的负极连接,所述光耦U8的三极管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2的一端和电阻R4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光耦U8的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光耦U8的二极管负极通过电阻R41连接至控制芯片U10的PA15引脚,所述电阻R74的另一端分别与放大器U15的第3引脚和电容C6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6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15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15的第1引脚分别与电阻R75的一端和电阻R7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5的一端与放大器U15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76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15的第2引脚模拟接地,所述放大器U15的第5引脚分别与电容C67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7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15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15的第4引脚通过电阻R73连接至光耦U14的二极管负极,所述光耦U14的二极管正极连接至电感L2的一端,所述光耦U14的三极管集电极与3.3V电压连接,所述光耦U14的三极管发射极分别与接地电阻R72和控制芯片U10的PB9引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AN通信模块包括型号为ISO1050DUB的CAN总线隔离芯片U7,所述CAN总线隔离芯片U7的Vcc1引脚分别与3.3电压、接地电容C31和接地电容C32连接,所述CAN总线隔离芯片U7的RXD引脚与控制芯片U10的PA11引脚连接,所述CAN总线隔离芯片U7的TXD引脚与控制芯片U10的PA12引脚连接,所述CAN总线隔离芯片U7的GND1引脚接地,所述CAN总线隔离芯片U7的Vcc2引脚分别与电感L2的一端、接地电容C33和接地电容C34连接,所述CAN总线隔离芯片U7的CANH引脚与型号为SMW3225S102HTE的共模电感T1一侧的一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T1一侧的另一端分别与型号为JK-SMD0603-005的保险管F4的一端、型号为SM6T6V8CA的TVS二极管D10的一端和TVS二极管D11的一端连接,所述保险管F4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J4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CAN总线隔离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立杨志强王晓辉张思义夏忠臣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