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8789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效液相色谱或、和薄层色谱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标准样品的制备;目标样品的制备;或、和通过薄层色谱分析标准样品;通过薄层色谱分析目标样品;或、和通过高效液色谱分析标准样品;通过高效液色谱分析目标样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两种色谱单独、或、联合用于化学工艺过程检测,目标样品包括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的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分析领域,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高效液相色谱或、和薄层色谱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调控化学制品的质量,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得到应用,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往往通过薄层色谱进行定性、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予以定量。薄层色谱法是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根据比移值(Rf)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移值(Rf)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高效液相色谱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02-01)发表了《木瓜中有机酸和鞣质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江茶龙,谢晓梅,张玲,吕美红,侴桂新),其中记载:采用硅胶G板和聚酰胺薄膜分离鉴别木瓜中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或、和薄层色谱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n包括如下步骤:标准样品的制备;目标样品的制备;或、和通过薄层色谱分析标准样品;通过薄层色谱分析目标样品;或、和通过高效液色谱分析标准样品;通过高效液色谱分析目标样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5 CN 20191067650671.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或、和薄层色谱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标准样品的制备;目标样品的制备;或、和通过薄层色谱分析标准样品;通过薄层色谱分析目标样品;或、和通过高效液色谱分析标准样品;通过高效液色谱分析目标样品。


2.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或、和薄层色谱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两种色谱联合用于化学工艺过程检测,标准样品的制备;目标样品的制备;或、和通过薄层色谱分析标准样品;或、和通过薄层色谱分析目标样品;或、和通过高效液色谱分析标准样品;通过高效液色谱分析目标样品;以及组合。


3.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或、和薄层色谱的分析应用,其特征在于:
目标样品包括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4.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或、和薄层色谱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两种色谱联合用于化学工艺过程检测,目标样品包括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中有机酸优选: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
含氮杂环化合物优选六元含氮杂环化合物;
含氮杂环化合物优选吩嗪类化合物、哒嗪类化合物、吡嗪类化合物、哌嗪类化合物;
含氮杂环化合物优选维生素B1、维生素B6、盐酸川芎嗪。


5.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或、和薄层色谱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冰醋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在丹参素峰计算不低于1500;测定法:精密称取丹参素对照品,加75%甲醇溶液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约含丹参素钠90ug的溶液(1mg丹参素钠相当于0.90mg丹参素),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丹参提取液1ml至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标准:丹参提取液每1ml含丹参素量,不得少于7.0mg;
第一步:生物材料粗溶液的制备:
将生物材料用重量比8~10的水提取两次,所得水提液进行浓缩,浓缩至生物材料量的5-6倍量体积;加入氢氧化钙混悬液,调节pH值至9.5-10.0,稳定后静置1小时,加入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5.0-5.5,稳定后静置8小时以上,固液分离,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
第一次醇沉:往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60%-65%,冷藏,静置12小时以上,固液分离,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
第二次醇沉:往第一次醇沉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70%-75%,冷藏,静置12小时以上,固液分离,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
加水溶解:往第二次醇沉的浓缩液中加入浓缩液10~20倍量体积水,煮沸溶解,降温至1-5℃,静置12小时以上,固液分离,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
将加水溶解的清液浓缩液转移降温至1-5℃,静置1小时以上,固液分离,清液即为生物材料粗溶液;
第二步:生物材料溶液的制备:
将生物粗材料溶液用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2.5,静置1小时以上,固液分离,得清液;
清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9.0-9.5,煮沸溶解60分钟,冷却至50-60℃;
用盐酸溶液调pH值至5.0-5.5;加热升温到115至117℃,进行热处理30分钟以上,冷却降温至2-5℃;
用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2.5,静置1小时以上,固液分离,得清液;
清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5.0-5.5;
加入此时溶液体积0.4%的活性炭,煮沸30分钟,将温度降至50-60℃,固液分离,得生物材料溶液;
第三步:生物材料和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混合溶液的制备:
取葡萄糖用注射用水加热溶解,滤过,滤液与含氮杂环化合物、甘油、上述生物材料溶液混合均匀,调pH值,加入注射用水,使得药液密度为1.022g/cm3,即得生物材料和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混合溶液,
上述滤液中还可以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和抗氧化剂溶解混合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无菌生物材料和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混合溶液的制备,
其特征在于,可选择的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的分析方法:
生物材料优选为:迷迭香、丹参、鼠尾草;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选为: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
含氮杂环化合物选为:维生素B1、维生素B6、盐酸川芎嗪;
金属离子络合剂选为、依地酸二钠;
抗氧化剂优选为:亚硫酸氢钠、维生素E、维生素C。


7.一种生物材料溶液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可选择的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的分析方法:
第一步:生物材料粗溶液的制备:
将生物材料用重量比8~10的水提取两次,所得水提液进行浓缩,浓缩至生物材料量的5-6倍量体积;
加入氢氧化钙混悬液,调节pH值至9.5-10.0,稳定后静置1小时,加入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5.0-5.5,稳定后静置8小时以上,固液分离,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
第一次醇沉:往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60%-65%,冷藏,静置12小时以上,固液分离,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
第二次醇沉:往第一次醇沉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70%-75%,冷藏,静置12小时以上,固液分离,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15;
加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华徐学著郭坤玲刘喜成邓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