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古潜水位预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层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8763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古潜水位预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层位的方法,采集风化壳的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和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计算风化壳全岩中Ce含量的变化即δCe以及可以表征赤铁矿‑针铁矿的相对含量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在480‑530nm波段(P500)的吸收峰位置,风化壳中δCe由正急剧转变为负以及P500显著降低的分界线即为风化壳的古潜水位,则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矿层位分布在古潜水位之下。进一步提高风化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富矿层位的圈定矿体和评估矿床储量的精度,满足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找矿勘查工作对稀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古潜水位预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层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稀土矿勘查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古潜水位预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层位的方法。
技术介绍
稀土元素由于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特种材料、冶金、能源和农业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近年来,由于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使得稀土成为了一种关键战略资源。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稀土的需求逐年增大,导致国际市场上稀土(尤其是重稀土)价格持续攀升。受到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的驱使,世界各国近年来都十分重视稀土矿床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我国南方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省)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我国重要的稀土资源类型之一,提供了全球逾四分之三的重稀土产品。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大量发育在以花岗岩为主的岩石风化壳中。这些地区岩石的风化壳厚达10-30米,为该类稀土矿床的形成和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岩石风化壳中的稀土元素是富含稀土的基岩(花岗岩、火山岩)经过强烈风化作用之后,伴随矿物分解而析出、吸附在风化壳的次生矿物上。如果岩石风化壳中的稀土含量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古潜水位预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层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风化壳的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计算化壳全岩中Ce含量的变化即δCe,风化壳中δCe由正急剧转变为负的分界线即为风化壳的古潜水位;检测风化壳的样品中赤铁矿-针铁矿含量比值,赤铁矿-针铁矿含量比值急剧降低的位置即为风化壳的古潜水位;综合得到古潜水位,则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矿层位分布在古潜水位之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古潜水位预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层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风化壳的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计算化壳全岩中Ce含量的变化即δCe,风化壳中δCe由正急剧转变为负的分界线即为风化壳的古潜水位;检测风化壳的样品中赤铁矿-针铁矿含量比值,赤铁矿-针铁矿含量比值急剧降低的位置即为风化壳的古潜水位;综合得到古潜水位,则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矿层位分布在古潜水位之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黄健秦效荣何宏平梁晓亮马灵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