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湿气输送管道内顶部局部腐蚀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758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内腐蚀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湿气输送管道内顶部局部腐蚀测试装置:上部开口并盖有密封盖体的箱体;安装在密封盖体上且伸入箱体内的阵列电极,阵列电极上设置有微通道孔,阵列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微通道孔、微量进液泵、第一密封容器依次连接;设置于箱体侧壁上的嵌入式观察窗,其与箱体内的阵列电极对准;包裹在箱体的外围的水浴夹套,该夹套与循环恒温水装置连接,第一密封容器位于循环恒温水装置中;液滴收集器,设置于箱体内阵列电极正下方;液滴收集器与放置在分析天平上的第二密封容器连通;与箱体连通的气压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模拟湿天然气管道的动态凝结液滴工况,并对液滴下的局部腐蚀行为开展电化学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湿气输送管道内顶部局部腐蚀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内腐蚀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湿气输送管道内顶部局部腐蚀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湿气输送过程中,由于管道内外温差的存在,水蒸气将在管道内壁上半部分凝结形成液滴,当与天然气伴生存在的腐蚀性气体(如CO2、H2S等)溶于液滴则将造成管道腐蚀,即顶部腐蚀。由于顶部腐蚀常表现为一种局部腐蚀破坏,而添加缓蚀剂的方法常常无法到达管道顶部并实现有效的防护,使得顶部腐蚀成为湿气管道的重要安全威胁。顶部腐蚀本质上是一种动态凝结液滴下的管道腐蚀破坏,研究确定局部腐蚀的萌生、发展机制及主导因素的影响规律对顶部腐蚀的控制与防护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表明,冷凝率、温度、CO2分压、H2S分压、HAc浓度和甲醇/乙二醇浓度等都对顶部腐蚀行为与机制有重要影响。其中,冷凝率是最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此前的研究中,人们主要通过控制温差实现对冷凝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湿气输送管道内顶部局部腐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其具有腔室,所述箱体的上部开口并盖有密封盖体;/n阵列电极,其安装在所述密封盖体上且伸入箱体上,所述阵列电极上设置有微通道孔,所述阵列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所述微通道孔、微量进液泵、第一密封容器依次连接;/n嵌入式观察窗,其设置于所述箱体侧壁上,且与箱体内的阵列电极对准;/n水浴夹套,其包裹在箱体的外围,水浴夹套与循环恒温水装置之间形成循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容器位于循环恒温水装置中;/n液滴收集器,设置于箱体内阵列电极正下方;所述液滴收集器与放置在分析天平上的第二密封容器连通;以及/n气压控制装置,其与箱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湿气输送管道内顶部局部腐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具有腔室,所述箱体的上部开口并盖有密封盖体;
阵列电极,其安装在所述密封盖体上且伸入箱体上,所述阵列电极上设置有微通道孔,所述阵列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所述微通道孔、微量进液泵、第一密封容器依次连接;
嵌入式观察窗,其设置于所述箱体侧壁上,且与箱体内的阵列电极对准;
水浴夹套,其包裹在箱体的外围,水浴夹套与循环恒温水装置之间形成循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容器位于循环恒温水装置中;
液滴收集器,设置于箱体内阵列电极正下方;所述液滴收集器与放置在分析天平上的第二密封容器连通;以及
气压控制装置,其与箱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湿气输送管道内顶部局部腐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携式显微镜,其设置在嵌入式观察窗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湿气输送管道内顶部局部腐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体上开设有电极安装孔,所述阵列电极安装在所述电极安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湿气输送管道内顶部局部腐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温湿度探头安装孔,其中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湿气输送管道内顶部局部腐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装置包括:出气管、气瓶、气体干燥罐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箱体连通,出气管的另一端分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气体干燥罐的进口、气瓶的出气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刘刚陈雷路程唐晓李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