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70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包括铲体和薄膜,所述铲体包括铲身和手柄,所述铲身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曲面形状;所述薄膜包括粘附层、弹性层、防腐耐磨层,所述薄膜通过粘附层粘贴在铲身上,所述粘附层包括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由硅酮胶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成,所述第二胶粘层由压敏胶制成,所述弹性层由玻璃纤维制成,所述防腐耐磨层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完成一次采样后,可将薄膜从铲身中撕开,重新粘贴新的薄膜在铲身上,有效防止采样工具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
本技术涉及土壤采样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
技术介绍
自“土十条”发布以来,我国大力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修复工作,国家生态环境部及各地纷纷出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技术导则或技术规定,以指导和规范各企业、单位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修复实施过程。土壤环境监测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修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而监测土壤污染状况主要靠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分析来实现。《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201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行)》(环办土壤函(2017)67号)等以及一些地市出台的技术规范均对土壤采样过程作了详细的技术要求说明,要求采样过程中严格防止交叉污染,其中包括:样品采集工具应根据不同监测项目进行选择,如挥发性有机物监测项目应采用非扰动采样器,非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监测项目可选用不锈钢铲或表面镀特氟龙薄膜的采样铲,重金属监测项目可采用塑料铲或竹铲;采集每个样品之间需要更换或清洗采样工具,一般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或纯净水清洗采样工具,必要时需辅以化学洗涤;保持样品瓶口清洁以防密封不严等。实际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由于场地条件如缺水等限制,加上清洗耗费大量时间、且可能清洗不干净,难以保证采样过程中样品不被交叉污染。为了减轻采样人员的工作量、简化采样操作,更有效避免土壤样品的交叉污染,保证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特针对土壤采样过程中可能产生交叉污染的环节,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更简便实用的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可防止土壤样品交叉污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包括铲体和薄膜,所述铲体包括铲身和手柄,所述铲身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曲面形状;所述薄膜包括粘附层、弹性层、防腐耐磨层,所述薄膜通过粘附层粘贴在铲身上,所述粘附层包括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由硅酮胶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成,所述第二胶粘层由压敏胶制成,所述弹性层设置在第二胶粘层上,所述防腐耐磨层设置在弹性层上,所述弹性层由玻璃纤维制成,所述防腐耐磨层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完成一次采样后,可将薄膜从铲身中撕开,重新粘贴新的薄膜在铲身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敏胶为有机硅压敏胶。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铲身长为100~120mm,上端宽度为80~90mm,下端宽度为60~55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铲身的下端具有弧形,采样时,所述铲身的下端先插入土壤。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铲身由不锈钢制成,所述手柄由实木制成。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柄和铲身通过不锈钢接头形成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柄长为100~120mm,直径为25~30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粘附层的厚度为0.01~0.06mm、所述弹性层的厚度为0.01~0.05mm、所述防腐耐磨层的厚度为0.01~0.05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薄膜的厚度为0.03~0.16mm。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将薄膜粘贴在铲身上,还便于将薄膜从铲身上撕去,其不会在铲身上留下痕迹,不影响下一次粘贴薄膜。此外,本技术薄膜通过弹性层和防腐耐磨层的配合,以使薄膜具有良好的弹性、防腐性和耐磨性,当薄膜粘贴在铲身上时,可以保证铲身不受污染,不影响下一次的采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采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包括铲体和薄膜4,所述铲体包括铲身1和手柄2,所述铲身1由不锈钢制成,所述手柄2由实木制成。具体的,所述手柄2和铲身1通过不锈钢接头3形成连接。为了便于较省力地采集土壤样品以及避免装样过程中样品洒落,所述铲身1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曲面形状。优选的,所述铲身长为100~120mm,上端宽度为80~90mm,下端宽度为60~55mm。所述手柄长为100~120mm,直径为25~30mm,经打磨光滑,具有人体工学设计。为了便于采集土壤样品,所述铲身的下端具有弧形,采样时,所述铲身的下端先插入土壤。优选的,所述铲身下端弧形边缘经打磨稍微锋利。参见图2,本技术的薄膜4包括粘附层41、弹性层42和防腐耐磨层43,所述薄膜4通过粘附层41粘贴在铲身1上,所述粘附层41包括第一胶粘层411和第二胶粘层412,所述弹性层42设置在第二胶粘层412上,所述防腐耐磨层43设置在弹性层42上。具体的,所述第一胶粘层411由硅酮胶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成,所述第二胶粘层412由压敏胶制成,所述弹性层42由玻璃纤维制成,所述防腐耐磨层43由聚四氟乙烯制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弹性层42和防腐耐磨层43时,玻璃纤维和聚四氟乙烯会发生部分融合。硅酮胶的粘接力强,拉伸强度大,同时又具有耐候性、抗振性、防潮、抗臭气和适应冷热变化大的特点。优选的,所述压敏胶为有机硅压敏胶。有机硅压敏胶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药品、耐水、耐油、耐溶剂、耐高温、耐低温、耐热降解、耐氧化降解等性能,而且能与多种难粘的材料如未经表面处理的聚烯烃(BOPP、PET、PE等)氟塑料、聚酰亚胺以及聚碳酸酯等胶接。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不含甲醛,不含异氰酸酯,具有无溶剂、无毒无味、低VOC释放等突出的环保特性,对环境和人体亲和。本技术通过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将薄膜粘贴在铲身上,还便于将薄膜从铲身上撕去,其不会在铲身上留下痕迹,不影响下一次粘贴薄膜。此外,本技术薄膜通过弹性层和防腐耐磨层的配合,以使薄膜具有良好的弹性、防腐性和耐磨性,当薄膜粘贴在铲身上时,可以保证铲身不受污染,不影响下一次的采样。采用本技术采样工具的采样方法如下:(1)穿戴一次性腈纶手套,将薄膜包覆粘贴在清洁的不锈钢铲身上,手握木制手柄将岩芯表面或者土壤表层的土壤刮削去除,同时也应剔除石块等杂质;(2)根据样品监测项目类型(如氟化物、重金属类、石油烃等)选择合适的样品瓶,采集岩芯内部或土壤表面以下的土壤样品装于样品瓶中,注意保持采样瓶口螺纹清洁,直至样品瓶装满填实,使用具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垫的瓶盖盖紧样品瓶,做好记录、贴好标签放于低温保温箱中;(3)撕去不锈钢手铲上包覆的薄膜,更换手套,取新的薄膜包覆粘贴在不锈钢铲身上,进行下一个样品采集;采样期间应保证不锈钢铲身的清洁。为了保证薄膜不影响采样过程,同时能保持铲身清洁,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铲体和薄膜,所述铲体包括铲身和手柄,所述铲身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曲面形状;/n所述薄膜包括粘附层、弹性层、防腐耐磨层,所述薄膜通过粘附层粘贴在铲身上,所述粘附层包括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由硅酮胶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成,所述第二胶粘层由压敏胶制成,所述弹性层设置在第二胶粘层上,所述防腐耐磨层设置在弹性层上,所述弹性层由玻璃纤维制成,所述防腐耐磨层由聚四氟乙烯制成;/n完成一次采样后,可将薄膜从铲身中撕开,重新粘贴新的薄膜在铲身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铲体和薄膜,所述铲体包括铲身和手柄,所述铲身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曲面形状;
所述薄膜包括粘附层、弹性层、防腐耐磨层,所述薄膜通过粘附层粘贴在铲身上,所述粘附层包括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由硅酮胶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制成,所述第二胶粘层由压敏胶制成,所述弹性层设置在第二胶粘层上,所述防腐耐磨层设置在弹性层上,所述弹性层由玻璃纤维制成,所述防腐耐磨层由聚四氟乙烯制成;
完成一次采样后,可将薄膜从铲身中撕开,重新粘贴新的薄膜在铲身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为有机硅压敏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交叉污染的土壤采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铲身长为100~120mm,上端宽度为80~90mm,下端宽度为60~55mm。


4.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瑛徐华丽卓逢慕容煜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