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68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斜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机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且固定于所述机架内的测斜仪、收放线模块、绕线模块、换向模块和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通过轴承与测试管连接,所述测斜仪位于所述测试管的内部,且所述测斜仪可在所述清洗模块、所述测试管的内部上下移动,所述收放线模块用于实现导线的自动收放,所述绕线模块用于将收起的线排列整齐,所述换向模块用于侧孔正反两面的测斜数据采集,通过收放线模块、绕线模块、换向模块和清洗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测斜仪的全自动、高效率作业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测斜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不使用测斜仪,就无法判断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偏移量和岩土层下方是否发生断裂、断层。在土体发生位移时,建筑物如果仍在修建,当建筑物重量超过土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时,就会发生塌方、建筑倾斜、地下管道破裂等危险。随着我国基建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测斜及测斜手段仪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成本高,(2)效率低,(3)检测误差大,(4)受环境影响大,(5)数据安全性差,(6)数据状态无法实时反馈。因此,设计一种全自动高效率的测斜装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斜装置,能够实现测斜仪的全自动、高效率作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控制模块和机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且固定于所述机架内的测斜仪、收放线模块、绕线模块、换向模块和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通过轴承与测试管连接,所述测斜仪位于所述测试管的内部,且所述测斜仪可在所述清洗模块、所述测试管的内部上下移动,所述绕线模块位于所述机架的内部上方,所述换向模块位于所述机架的内部下方,所述收放线模块位于所述换向模块的一侧,所述换向模块位于所述清洗模块的下方;所述收放线模块用于实现导线的自动收放,所述绕线模块用于将收起的线排列整齐,所述换向模块用于测孔正反两面的测斜数据采集,所述清洗模块用于测斜仪的清洗。进一步地,收放线模块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减速器、安装架、排线器、集线轮、绕线套筒和转轴组件,所述减速器位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侧边,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减速器均位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绕线套筒的周边设有滑台组件和排线器,所述绕线套筒的侧边设有集线轮和传动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同步轮和围绕所述同步轮转动的同步带;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轴承座和转轴;所述滑台组件包括滑台架和滑台坐,所述滑台坐可以在所述滑台架上滑动。进一步地,绕线模块包括测线轮、导线轮、安装板、压力梁、安装架、编码器、称重传感器和压力安装板,所述测线轮和所述导线轮均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侧边,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安装架的两边各设有一个压力梁,两个所述压力梁的中间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的下方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过所述压力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轮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导线轮均位于所述测线轮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换向模块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换向定位块、换向动架、回转职称外圈、换向架安装板和换向架导向头,所述换向架安装板的侧边连接换向电机安装架的一端,所述换向电机安装架的另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换向动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模块包括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包括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上下连通的外套管和设于所述外套管内部的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均为圆柱形,且表面均开设有若干圆孔;当处于非清洗状态时,所述外套管的圆孔与所述内套管的圆孔不连通;当处于清洗状态时,所述外套管的圆孔与所述内套管的圆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模块还包括清洗套,所述清洗套的内部两侧纵向且相对设有入水槽和出水槽,所述入水槽和所述出水槽均设有若干流水孔。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单元的上表面设有通孔和注水孔,所述注水孔与所述外套管的顶部连接;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转向单元的中心,用于放置活塞,所述活塞是由磁铁材料制成的;所述转向单元的下表面还设有出水孔。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电池组。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测斜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机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且固定于所述机架内的测斜仪、收放线模块、绕线模块、换向模块和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通过轴承与测试管连接,所述测试管的内部设有测斜仪,且所述测斜仪可在所述清洗模块、所述测试管的内部上下移动,所述收放线模块用于实现导线的自动收放,所述绕线模块用于将收起的线排列整齐,所述换向模块用于侧孔正反两面的测斜数据采集,所述清洗模块用于测斜仪的清洗,通过收放线模块、绕线模块、换向模块和清洗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测斜仪的全自动、高效率作业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测斜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收放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绕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换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测斜仪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测斜仪和清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清洗套的剖视图。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1、第一伺服电机;2、减速器;3、安装架;4、同步轮;5、滑台架;6、滑台坐;7、排线器;8、集线轮;9、绕线套筒;10、同步轮;11、同步带;12、轴承座;13、转轴;14、测线轮;15、导线轮;16、安装板;17、压力梁;18、安装架;19、编码器;20、称重传感器;21、压力安装板;22、换向定位块;23、换向动架;24、第二伺服电机;25、回转职称外圈;26、小齿轮;27、换向电机安装架;28、换向架安装板;29、换向架导向头;30、测试管;31、轴承;32、测斜仪;33、滑轮;34、套管组件;35、清洗套;36、入水槽;37、出水槽;38、流水孔;39、通孔;40、注水孔;41、出水孔;42、转向单元;43、机架;44、收放线模块;45、绕线模块;46、清洗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包括控制模块和机架43,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且固定于机架43内的测斜仪32、收放线模块44、绕线模块45、换向模块和清洗模块46,清洗模块46通过轴承31与测试管30连接,测斜仪32位于测试管30的内部,并且,测斜仪32可以在清洗模块46、测试管30的内部上下移动。绕线模块45位于机架43的内部上方,换向模块位于机架43的内部下方,收放线模块44位于换向模块的一侧,换向模块位于清洗模块46的下方。其中,收放线模块44用于实现导线的自动收放,绕线模块45用于将收起的线排列整齐,换向模块用于测孔正反两面的测斜数据采集,清洗模块46用于测斜仪32的清洗。本专利技术通过一套智能的自动化检测平台,将测斜探头自动送入测孔中,达到自动放线测量的效果,自动判断探头是否到底,自动进行转向检测,然后自动把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智能化统计分析,可达到加强数据保密性及数据实时更新的效果,而检测数据及状态的同时还能通过远程监控,达到无人值守,自动检测,智能预报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收放线模块44的功能是完成导线的自动收放。具体的,收放线模块44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机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且固定于所述机架内的测斜仪、收放线模块、绕线模块、换向模块和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通过轴承与测试管连接,所述测斜仪位于所述测试管的内部,且所述测斜仪可在所述清洗模块、所述测试管的内部上下移动,所述绕线模块位于所述机架的内部上方,所述换向模块位于所述机架的内部下方,所述收放线模块位于所述换向模块的一侧,所述换向模块位于所述清洗模块的下方;/n所述收放线模块用于实现导线的自动收放,所述绕线模块用于将收起的线排列整齐,所述换向模块用于测孔正反两面的测斜数据采集,所述清洗模块用于测斜仪的清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机架,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且固定于所述机架内的测斜仪、收放线模块、绕线模块、换向模块和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通过轴承与测试管连接,所述测斜仪位于所述测试管的内部,且所述测斜仪可在所述清洗模块、所述测试管的内部上下移动,所述绕线模块位于所述机架的内部上方,所述换向模块位于所述机架的内部下方,所述收放线模块位于所述换向模块的一侧,所述换向模块位于所述清洗模块的下方;
所述收放线模块用于实现导线的自动收放,所述绕线模块用于将收起的线排列整齐,所述换向模块用于测孔正反两面的测斜数据采集,所述清洗模块用于测斜仪的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收放线模块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减速器、安装架、排线器、集线轮、绕线套筒和转轴组件,所述减速器位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侧边,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减速器均位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绕线套筒的周边设有滑台组件和排线器,所述绕线套筒的侧边设有集线轮和传动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同步轮和围绕所述同步轮转动的同步带;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轴承座和转轴;
所述滑台组件包括滑台架和滑台坐,所述滑台坐可以在所述滑台架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斜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模块包括测线轮、导线轮、安装板、压力梁、安装架、编码器、称重传感器和压力安装板,所述测线轮和所述导线轮均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侧边,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安装架的两边各设有一个压力梁,两个所述压力梁的中间设有编码器,所述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健廖彦程刘金德陈展壮曾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